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9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697篇
电工技术   127篇
综合类   1767篇
化学工业   8705篇
金属工艺   560篇
机械仪表   141篇
建筑科学   604篇
矿业工程   338篇
能源动力   239篇
轻工业   2654篇
水利工程   218篇
石油天然气   747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1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28篇
冶金工业   487篇
原子能技术   130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89篇
  2022年   1173篇
  2021年   1070篇
  2020年   754篇
  2019年   767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094篇
  2013年   889篇
  2012年   1029篇
  2011年   1132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1026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16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886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五株放线菌和硝酸氧化的云南昭通褐煤进行菌-煤匹配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优势菌绿孢链霉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绿孢链霉菌降解硝酸氧化昭通褐煤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权重为:煤样粒度煤浆浓度接种量培养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样粒度-1 003+500μm,煤浆浓度0.200 0 g/20 m L,接种量1.8 m L/20 m L,培养时间20 d,转化率42.56%。红外分析表明,煤中的有机大分子已被绿孢链霉菌降解成小分子。滤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GC-MS总离子色谱图证明了降解液中含有丰富的小分子有机物,且大多为脂肪烃、酯、醛、酮、胺及芳香族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992.
《应用化工》2017,(12):2362-2365
以混合泥浆法制备TiO_2/漂珠光催化材料,掺入纳米级氧化镧,形成La改性TiO_2/粉煤灰漂珠光催化材料,进行XRD、XPS、FTIR表征分析,用于降解罗丹明B。结果表明,在La掺杂量0.5%时,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最佳,催化剂用量3 g/L,降解5 h后降解率达到91%。La在反应中不与TiO_2/漂珠光催化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只是以物理包裹的方式存在。La和Ti原子半径相似,会在TiO_2晶体中取代Ti的位置,造成TiO_2晶体畸形,形成晶格缺陷,增大光催化性能。同时La的掺入使得TiO_2的吸收边红移,产生可见光响应,提高TiO_2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93.
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利用盐酸对木质素进行催化降解,得到降解木质素(DLG),然后将降解木质素与环氧氯丙烷(ECH)进行反应合成木质素基环氧树脂(LGEP)。利用SEM、TGA和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盐酸-丙酮法测定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环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木质素降解后粒径减小,羟基含量明显增加,热稳定性提高,且通过降解木质素有效合成了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ECH)/m(DLG)=3.5∶1,m(Na OH)/m(DLG)=1∶1,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90℃;最佳条件下,环氧值最高为3.76 mmol/g。环氧树脂固化后的性能测试表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0%时,环氧树脂的黏接剪切强度最高为9.6 MPa。  相似文献   
994.
参考GB/T 27857-2011有机物厌氧降解试验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厌氧环境,采用蒽酮法和TOC法分别研究了醇醚糖苷(AEG)的初级和最终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即使AEG的起始质量浓度达到100 mg/L,其初级厌氧生物降解率仍然能够达到90%以上;当起始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其最终厌氧生物降解率为88.5%。最后采用气-质联用仪对AEG的厌氧生物降解机理进行探讨发现:AEG首先经历糖苷醚键断裂,生成葡萄糖和AEO;之后AEO从末端EO链开始降解形成醇,最后转化为CO_2、CH_4和水等。  相似文献   
995.
伴随着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含有罗丹明B(RhB)的染料废水未经处理便被排出.因RhB较难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文通过置换插层-煅烧法制备出g-C3 N4/高岭石复合材料,在恒温模拟太阳光催化系统下,研究了复合材料对RhB的光催化性能,并探讨其催化机理.结果表明,随g-C3 N4含量递增的复合光催化材料1g-C3 N4/K、2g-C3 N4/K、3g-C3 N4/K、4g-C3 N4/K和5g-C3 N4/K的催化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4g-C3 N4/K催化效果最好,光照6 h对RhB的降解率可达73%.进一步研究提出g-C3 N4/高岭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机理为光照激发复合光催化剂,产生具有较强氧化还原能力光生载流子空穴对,其可与RhB发生反应,使之氧化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或被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制备的高岭石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使得复合材料在染料溶液中有较好的分散性,有利于光催化过程的进行,有效实现了对RhB的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分析聚硫密封剂的化学成分、硫化机制以及硫化后橡胶的分子结构,优选出相对最佳的亲电试剂与聚硫橡胶溶剂进行复配;然后分别探讨了复合溶剂对不同密封剂溶解性能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溶剂的溶解效率与溶解时间的关系,分析出溶解过程中橡胶的力学性能与溶解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了降解剂的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二巯基苯并噻唑络合物溶剂与碳正离子亲电试剂进行复配,可制得室温快速降解聚硫橡胶的降解剂;该降解剂可迅速作用于聚硫橡胶的交联点,使交联点化学键发生断裂;当w(降解剂)=7%(相对于二巯基苯并噻唑络合物溶剂质量而言)时,其对聚硫密封剂的降解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活性炭纤维负载锰氧化物(MnO_x/ACF)联合真空紫外(VUV)降解偏二甲肼(UDMH)的性能,对相同条件下MnO_x/ACF、VUV–ACF和VUV–MnO_x/ACF 3种工艺的UDMH废水净化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UV–MnO_x/ACF联合工艺降解UDMH废水效果最好,其UDMH降解率10 min达到92.1%,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降解率在反应30 min以后快速增长,90 min后分别达到85.7%和82.4%;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水标准。  相似文献   
998.
以冬瓜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出含TiO2炭气凝胶(WTCA),研究了其对罗丹明B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考察了水中常见无机盐离子对其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和荧光光谱仪(FL)等对样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Raman和EDS分析表明复合气凝胶中含有锐钛矿TiO2和碳元素;SEM和TEM分析表明TiO2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具有多级孔洞结构的炭气凝胶的骨架表面;含TiO2炭气凝胶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TiO2,当负载量达30%时,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降解率达96.11%)。此外,无机盐阴离子对复合气凝胶的光催化效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32- > SO42- > Cl- > NO3-),而无机盐阳离子Na+、K+、Ca2+和Mg2+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9.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无模板溶剂热法合成了Ti O_2中空微球,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_2物理吸附-脱附(BET)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水考察了样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结果表明,Ti O_2中空微球为锐钛矿相,是由细小的纳米晶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中空结构的Ti O_2微球,微球的直径为0.4~0.5μm,样品的比表面积为60 m~2/g。在8 W紫外灯照射下,将Ti O_2中空微球加到初始溶度为15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在光照80 min后甲基橙降解率达到95%,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目前,仅对某单一污染物的研究已经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复合污染的情况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复合污染的修复难度。土壤和地下水是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主要富集场所,同时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依托,一旦被污染将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毒性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修复方法,并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