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743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0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3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许志国  张永华 《辽宁化工》2007,36(4):257-259
全氟聚醚具有耐热、抗氧化、抗腐蚀、粘流性良好、不燃烧、可与塑料、弹性体、金属相容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苛刻环境下润滑剂的首选,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机械、电气、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介绍了全氟聚醚的特性,并对其制备途径一全氟环氧化物的阴离子聚合法和全氟烯烃直接光氧化法和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2.
将氯碱工业用过的废离子交换膜放入乙醇水溶液中,在250℃和10MPa条件下溶解4h,固液分离后,得到,浓度为7.2%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PFSI)溶液。并分别利用高沸点溶剂(HBPS)——二甲基亚砜(DMSO)、乙二醇(EO)、吡硌烷酮(NMP)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置换其中的低沸点溶剂,采用浇铸法制备了再铸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通过测定再铸膜(RCM)的交换容量、电导率、抗拉强度和X射线衍射谱图等研究了浇铸温度、浇铸时间和HBPS种类等条件对RCM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RCM的最佳成膜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40℃和2h,温度高于180℃,部分PFSI开始分解,电导率和离子交换容量有所下降,时间低于2h,HBPS不能完全从RCM中挥发,RCM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低。HBPS的种类和加入比例影响RCM的结晶程度和晶粒大小,HBPS加入量过少,在HBPS挥发完之前,PFSI没有足够的时间结晶,稳定性差,最好的HBPS是二甲基亚砜和吡硌烷酮,RCM与Nafion112具有相近的燃料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23.
《有机硅氟资讯》2005,(5):28-28
4月23日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传来消息,由杜邦发起的一项针对特富龙材料中全氟辛酸铵的独立科学研究近日发布研究结果。结论标明:采用杜邦材料的消费品不是人体中全氟辛酸铵的来源。使用采用杜邦材料的消费品是安全的。不过,杜邦公司承诺,在2006年底之前,将在特富龙等消费产品生产过程中减90%全氟辛酸铵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4.
简要介绍了氟化学的发展历史,结合绿色化学和绿色合成技术,介绍了氟化学、全氟溶剂、氟两相体系和氟代催化剂的概念,特性,对氟两相体系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
《化工中间体导刊》2005,(6):M009-M009
全氟碘烷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氟中间体,是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织物整理剂和其他含氟精细化学品的主要原料,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织物整理作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产品倍受国内外关注,具有极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因此全氟碘烷化合物作为基础原料具有良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6.
全氟碘烷烃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前言在40年代末获得了第一批CF3I和C2F6I全氟碘烷烃(ИПФА),目的是利用它们来合成有机汞化合物。从此开始了对全氟碘烷烃进行大规模的研究。ИПФА在合成有机和  相似文献   
27.
张庆华  吴周安  钟军  黄钢 《浙江化工》2007,38(8):30-32,3
研究了色谱柱柱温对柱流失、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低柱温技术显著降低了柱流失造成的背景,有利于痕量组分的分析;低柱温技术还明显提高了色谱柱分离效率,有利于在复杂成分样品中低沸点物质的测定。研究了在测定痕量全氟异丁烯中采用ECD检测器与相匹配的色谱柱问题,发现采用交联聚甲基硅氧烷类色谱柱比较适宜。利用本技术测定废水、环境气体中的痕量全氟异丁烯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决小直径热塑性塑料薄壁管热弯成型过程中易发生凹陷变形及成型后回弹问题,以外径12mm、壁厚1mm的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 90°弯管为例,通过研究一次热成型温度、穿芯工艺、弯曲半径及二次热处理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弯管成型角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热弯成型工艺。该工艺流程为:FEP管坯经直径9.5mm的聚四氟乙烯软轴穿芯后,以一定的弯曲半径限位定型并加热至240℃,保温30min;空冷至170℃,再水冷至常温,于装夹状态下去芯处理;二次加热至90℃,并保温30min后水冷至常温。通过该工艺成型的FEP弯管具有较高的成型精度,且无凹陷、无褶皱、并在70℃的模拟工况下应用30min无回弹。经分析FEP成型管性能,成型时的两次加热均未对其力学和电气应用性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本文综述了电力绝缘用SF6替代物的开发方法、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其开发方法包括替代物的设计与确认(物性、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的评价等)、合成、产业化等内容。目前,开发出的SF6替代物包括SF6混合气体、饱和卤代烃、氢氟烯烃、全氟酮和全氟腈,其中七氟异丁腈的绝缘性能优异,是SF6最佳的替代物。同时文中综述了现有七氟异丁腈的合成路线,其中以碳酰氟和六氟丙烯为起始原料催化反应合成七氟异丁腈的路线,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的优点。以过去发展历程和现在发现现状为基础,展望了SF6替代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在于全面开发七氟异丁腈的应用配套设备,下一代SF6替代物及其绿色、高效的产业化路线。  相似文献   
30.
《有机硅氟资讯》2007,(12):20-22
含氟表面活性剂(简称:FS)是近些年来逐步商品化的一种特殊性能的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表面活性剂不同之处,FS主要以全氟烷基或全氟烯基或部份氟化了的烷基等作为表面活性剂中的疏水基部份,然后再按需要引入适当的连接基及亲水基团,根据亲水基团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得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二性型等不同系列的FS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