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5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828篇
电工技术   60篇
综合类   624篇
化学工业   7990篇
金属工艺   255篇
机械仪表   607篇
建筑科学   174篇
矿业工程   125篇
能源动力   366篇
轻工业   42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7043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5篇
冶金工业   95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113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634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521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1060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917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738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835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群芳 《甘肃化工》1996,(2):11-15,24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反应原理、预硫化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硫化剂选用及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3060双碳”目标约束下,预计2050年中国以风能、水电、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可再生电力占比将超过60%,直接利用可再生电力制备化学品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基于可再生电力驱动等离子体技术的能源转化是最具可能性的潜在途径之一,多种气体放电形式的低温等离子体能源转化技术颇受关注。概述了脉冲火花放电等离子体在固氮、CO2转化、CH4裂解、高碳烃裂解等多种能源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和技术难题,探讨了快脉冲放电中引导气体击穿机制、气体快速加热机制、通道膨胀效应、链式自由基化学反应等物理化学过程,并提出了利用等离子体诊断手段(条纹相机、场致激光二次谐波,激光诱导荧光、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等)和耦合模拟仿真方法(PIC-MCC、流体、反应动力学模型)揭示高能电子、发光图像、空间电场、关键自由基和振动态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4.
某炼油厂2.2 Mt/a渣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出口流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且循环氢流量较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压力降波动大,装置处理量提升困难。对引起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根本原因为混合氢与热高分气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内漏,装置正常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平稳操作,并密切关注螺纹锁紧环换热器螺栓预紧力的变化情况,为解决同类装置生产过程中遇见的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对某公司苯乙烯抽提装置的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单元操作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考察了氢油比、空速等参数对苯乙炔加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油比的增大,苯乙烯损失率升高,而苯乙烯聚合是造成其损失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随着循环量增加(空速增大),苯乙烯损失率下降。进而,考察了苯乙炔脱除效果对苯乙烯产品颜色的影响,发现加氢单元产品中苯乙炔质量分数超过100μg/g时,苯乙烯产品的色号大于10;苯乙炔影响产品颜色的原因在于,其参与了苯乙烯的聚合过程生成双烯类化合物,从而影响了苯乙烯产品的色号。  相似文献   
96.
用4种不同的Y分子筛对氧化铝载体进行调变,采用浸渍法制备CoMo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一系列表征,考察不同Y分子筛调变氧化铝载体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Y分子筛调变的催化剂结构性质发生了变化,酸量和酸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改变,B酸酸量增加,减弱了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多的CoMoS(Ⅱ)活性相,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其中,经HY和YI分子筛调变的催化剂(Cat-A和Cat-C)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在反应温度260℃、反应压力2 MPa、氢油体积比200、体积空速2 h-1的条件下,Cat-A和Cat-C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模型化合物的脱除率分别为98.67%和99.57%。  相似文献   
97.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以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添加化学反应和反应热,对实验室带有陶瓷膜管分散器的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脱硫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反应床层不同部位的硫化物含量分布和温度分布状况。从反应床层的入口到出口,催化柴油的硫化物含量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趋缓。在压力6.5 MPa、混氢量0.84%(m)、空速2 h~(-1)、进口温度633 K的条件下,位于床层高度0.15 m处出现最高温度点643.8 K,径向温差最大2.1 K,表明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脱硫反应器催化剂装填合适的高径比为4~6。工艺条件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温度上升、混氢量增加、空速减小脱硫率提高,与实验数据吻合程度较好,说明模拟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模型和控制方程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8.
采用量子化学法研究了模型化合物正己烷裂解过程,并计算其动力学参数。依据自由基理论,建立由216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正己烷裂解反应自由基模型,用CBS-QB3法计算链引发和终止反应动力学参数,用MPW1B95/6-311+G(2d,2p)法计算链增长反应动力学参数。根据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忽略相对不重要的反应,将模型简化为160个基元反应。模拟计算表明,在相同的裂解条件下,简化模型模拟结果与完整模型模拟结果一致,各组分相差不大于0.1%wt;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主要产物收率预测较好,与实验值相差小于0.7%wt,可正确地预测正己烷裂解产物的组成和各组分含量沿反应管长度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烃裂解过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烯烃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脉冲微反条件下C5~C8烯烃裂解产物分布,建立烯烃裂解反应网络,通过参数估计方法确定反应网络动力学常数、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碳数的增加,C5~C8烯烃单分子裂解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温度600℃时C5~C8正构烯烃裂解生成丙烯,其反应速率常数的比值为1:8.18:38.48:27.98,最快生成丙烯的是1-庚烯.反应温度相同,1-烯烃的主要裂解反应速率是碳数相同的2-甲基-2-烯烃的1.1~1.6倍.C5烯烃裂解为单、双分子裂化并存的反应体系,但双分子裂解反应速率远大于单分子裂解,双分子反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和一种新型阻燃剂含磷笼型低聚硅倍半氧烷(DOPO-POSS),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的方式与聚碳酸酯(PC)共混制得质量分数4%DOPO-POSS和6%OPS的阻燃复合物。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复合物的裂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分别对残炭的凝聚相结构与元素组分进行分析。Py-GC/MS分析结果表明,总的质谱图显示PC/DOPO-POSS和PC/OPS复合物在热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小分子气体产物,有效地促进了炭层的膨胀;OPS在气相裂解中释放出大量的苯和气态Si O2,并有少量CO2气体释放;DOPO-POSS裂解过程中释放出多种小分子气体,其中DOPO含量最高,达到26%。FT-IR对凝聚相炭层结构测试表明,PC/OPS和PC/DOPO-POSS复合物的内部炭层结构相似,由无机炭结构组成;在外部炭层结构中,PC/OPS复合物含有大量-O-Si-O-结构,并伴随有少量的芳香烃炭结构和Si-C结构;PC/DOPO-POSS复合物主要由-P(=O)-O-Si-结构和少量Si-O结构组成。SEM-EDS测试结果表明,PC/DOPO-POSS复合物炭层成分中C元素含量最高,O元素含量次之,Si和P元素含量最少;PC/OPS复合物炭层成分中,Si和O元素含量最大,占到92.5%,C元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