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5篇
  免费   183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电工技术   40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25篇
化学工业   8909篇
金属工艺   333篇
机械仪表   680篇
建筑科学   2261篇
矿业工程   1251篇
能源动力   123篇
轻工业   4112篇
水利工程   387篇
石油天然气   1576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5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8篇
冶金工业   273篇
原子能技术   51篇
自动化技术   144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613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1353篇
  2013年   997篇
  2012年   1265篇
  2011年   1211篇
  2010年   1016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1069篇
  2007年   876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975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85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可得然胶是一种发酵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凝胶特性。通过在小麦粉中加入可得然胶,测定面团的粉质、拉伸特性、糊化特性及面条的质构、蒸煮损失等指标,研究可得然胶对面团与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得然胶对于面团特性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由于它只有在加热时才能充分地形成凝胶,所以改良程度不是很明显;对小麦粉的糊化特性没有改良作用;对面条的品质具有较明显的改良作用,它可以明显地降低面条的蒸煮断条率与弯曲断条率,对面条的硬度、弹性、咀嚼性与剪切强度等质构指标有较明显的改良作用;可得然胶适合在面条生产中应用,最佳使用量应为小麦粉用量的0.2%。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实现kappa-卡拉胶在肉类制品、乳制品、甜点和果冻等食品工业领域以及药用无缝胶囊、烟用爆珠等领域的精准应用。方法:采用数显式黏度计对在不同水合温度、不同卡拉胶用量以及不同氯化钾用量下制备的kappa-卡拉胶胶液的黏度进行测定。结果:① 水合温度对kappa-卡拉胶胶液的黏度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水合温度的升高(固定水合时间1 h),kappa-卡拉胶胶液黏度下降。总体而言,kappa-卡拉胶用量越高,其黏度下降幅度越大。② kappa-卡拉胶胶液黏度随胶用量的增大而呈指数规律增加。③ 在低kappa-卡拉胶用量下,在试验所选用的KCl用量范围内,KCl用量对样品黏度的影响不大,但在高kappa-卡拉胶用量下,随着氯化钾用量的增大,样品的黏度有所增大。结论:水合温度、胶用量对kappa-卡拉胶的胶液黏度具有重要影响,氯化钾用量对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究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作用机理,将不同添加量(0%、1%、2%、3%、4%、5%)的亚麻籽胶与大豆分离蛋白复配以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成膜液的流变特性和粒径,以及复合膜的横截面微观结构、二级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麻籽胶添加量的成膜液均为非牛顿流体,成膜液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  相似文献   
994.
亚麻籽胶的胶凝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变学法测定了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熔化点,并采用质构仪、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影响亚麻籽胶凝胶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亚麻籽胶具有胶凝性,它能形成一种热可逆的冷致凝胶,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低于其凝胶的熔化点,且亚麻籽胶溶液的胶凝点及其凝胶的熔化点均随冷却的起始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亚麻籽胶浓度、溶解温度、pH、NaCl、CaCl2及复合磷酸盐能影响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pH6~9的范围内,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NaCl和复合磷酸盐可以降低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低浓度(〈0.3%)的CaCl2可以增强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而高质量分数(〉0.3%)的CaCl2能降低亚麻籽胶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995.
沙蒿籽胶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沙蒿籽胶的静态流变学特性和动态流变学特性。静态流变学表明:沙蒿籽胶溶液是触变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且随剪切速率变化的影响符合Herschel-Bulkey模型;温度、pH值等对沙蒿籽胶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较小;盐的加入能改变沙蒿籽胶溶液的粘度。动态流变学特性表明:沙蒿籽胶溶液显示弱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996.
通过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反胶团体系中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浓度、苯取pH值、萃取离子强度、反萃取pH值、反萃取离子强度5个因素对L-精氨酸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pH值和反萃取pH值对L-精氨酸的反胶团萃取起着显著作用,各因素作用的主次顺序为萃取pH值>反萃取pH值>萃取离子强度>反萃取离子强度>AOT浓度,即萃取pH值对反胶团萃取L-精氨酸影响最大.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萃取pH 7.0,反萃取pH 13.0,萃取离子强度0.2mol/L,反萃取离子强度1.5mol/L,AOT浓度60.0mmol/L,L-精氨酸的萃取率65%左右.  相似文献   
997.
ZL21滤棒成型机组生产水溶性加胶棒时,由于水溶性胶具有含水率高、粘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造成甩胶轮甩出的水溶胶穿透性差且不均匀、水溶性胶变干后粘结在泵体上导致泵体频繁损坏、铜质的上胶及回胶管路遇水易产生铜锈、烘烤后滤棒易弯曲变形等问题.为此对ZL21成型机组及烘箱进行了6项改造:甩胶电机转速由原来的1400 r/min改为2800 r/min,甩胶轮由单排甩胶孔改为3排甩胶孔;上胶泵由齿轮泵改为蠕动泵,上胶及回胶管路改为增塑网管,加装过滤网和弧形开松杆,优化烘箱参数.改造后应用结果表明,实现了水溶性加胶棒在ZL21成型机组上的正常生产,设备有效作业率达到90%以上,产品质量满足了工艺质量要求,平均质量合格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998.
韦兰胶生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验室保藏的韦兰胶生产茵中筛选出作为育种的出发菌株,用紫外诱变得到系列突变体,经平板、摇瓶发酵_及传代实验,筛选出韦兰胶生产菌株NC-2,并对其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了正交优化实验,得到最优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3g/L,K2HPO4·7H2O5g/L,MgSO4·7H2O 4g/L,FeSO4·7H2O Img/L,CaCl2 0.5g/L,产量达到15.20g/L,在出发茵株的基础上提高102.67%.  相似文献   
999.
结冷胶水溶液的流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结冷胶水溶液的流变特性及浓度、温度、pH、钙离子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冷胶水溶液在0.01%~0.04%的范围时呈假塑性流体特性;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钙离子浓度的结冷胶水溶液粘度也呈相应变化;在pH为4~10的范围内,溶液粘度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注胶肉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首先通过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含有不同浓度梯度卡拉胶的猪里脊肉高光谱图像,然后提取图像中的光谱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探究光谱信息与不同掺假比例卡拉胶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全波段光谱(900~1700 nm)所构建的PLS校正集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1.74%,预测模型RMSE为3.16%。表明基于全波段所建立的PLS模型具有较优的预测性能。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筛选获得11个特征波长,并优化全波长PLS模型,将预测集样品带入,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SPA算法结合PLS建模方法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更优,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9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3.51%,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2.66。试验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实现对注胶猪肉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