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电工技术   51篇
综合类   175篇
化学工业   1489篇
金属工艺   131篇
机械仪表   220篇
建筑科学   174篇
矿业工程   79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604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144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9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文章比较了微孔膜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保健酒除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不适合保健酒的除浊,而且可能影响保健酒中的有效成分;微孔膜过滤法能有效除浊,且对有效成分、风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小,保健酒的静置时间也会影响除浊效果。保健酒粗滤后静置4周,然后用孔径为0.45μm醋酸纤维素膜过滤,除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讨论了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微孔塑料性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BR(80/20质量比)100份,DCP09份,AC35份,复合发泡助剂3份,活性CaCO325份,共混温度110℃,发泡成型温度170℃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微孔塑料。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LDPE/BR胶料混合均匀,微孔塑料孔眼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73.
《江苏陶瓷》2006,39(2):10
由于多孔材料已经在过滤、通风、材料装卸、吸附剂、结构材料以及传感器等众多领域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功能,其制备方法已经成为多孔材料研究的热点课题。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Manjooran等人在其发表在《陶瓷学报》上的研究性文章中称,利用单细胞真菌在陶瓷中制成了微米级范围的孔径,并对这种纳米结构的多孔陶瓷材料进行了性能研究与测试。  相似文献   
74.
影响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纺织样品是否预处理与采用的预处理方式,抽滤中采用玻璃砂芯坩埚的微孔直径大小,烘干后样品质量的测量方式,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从以上三方面入手,通过比对测试进行分析讨论,就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测试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微气泡的质量决定了其在水质工程、矿物浮选工艺等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在投入使用前应对其粒径分布进行测试评价。借助美国Microtrac公司S3500型激光粒度仪,对国内某公司研制的"微孔管剪切+旋流筛分"组合微气泡发生系统成功实施了激光散射在线测试评价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所产生微气泡粒径集中在50~100μm之间;对基于微孔介质的微气泡产生技术而言,微孔管选择较小孔径的材料有利于得到高质量的微气泡;筛分过程能够有效去除大气泡,进而影响实际输出气泡的整体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76.
从食用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1个产脂肪酶较多的酵母菌株,测得其脂肪酶活力为8.30 U/m L.用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1.50%蛋白胨、1.20%葡萄糖、10.00%橄榄油乳化液、0.5%酵母膏、KH2PO40.65%、K2HPO40.20%、Mg S04·7H2O 0.02%;最佳产酶培养条件为:温度30℃,发酵的初始p H 7.5,接种菌量为2.0%,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20 h后测定脂肪酶酶活力达到33.19 U/m L,是优化前的4倍.在菌株培养20 h时采用微孔滤膜过滤二次培养,结果表明在培养24 h时菌数达到最大;培养28 h后脂肪酶活力达到峰值86.08 U/m L,较未采用微孔滤膜过滤二次培养提高160%,为初始脂肪酶活力的10.4倍,达到浓缩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77.
78.
微孔硅酸钙柔性隔热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导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硅酸钙柔性隔热材料由以硬硅钙石针状微小晶体构成的微孔硅酸钙球形颗粒和硅酸铝纤维复合而成,其中大部分硅酸铝纤维首先形成柔软的纸型材料,微孔硅酸钙颗粒和其余硅酸铝纤维沉积其上,填充在硅酸铝纤维之间的大孔隙中。由于微孔硅酸钙颗粒被硅酸铝纤维分割,互相之间不能通过氢键直接相连,从而无法形成普通微孔硅酸钙材料所具有的刚性结构,只能借助硅酸铝纤维构成柔性结构。具有大量0.1~1μm直径孔隙的微孔硅酸钙颗粒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材料内空气的对流传热,同时,实验发现减少大孔隙和适当增加材料的致密度可以降低辐射传热,从而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这种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为0.25~0.32g/cm^3,热面温度1000℃下的表观导热系数可低至O.08W/(m·K)。  相似文献   
79.
利用塑料微孔发泡技术生产负压给水管的条件,除具有微泡孔外还需要是开孔,以达到透水的目的。为了能满足研制不同透水率的负压给水管,文章阐述了建立负压给水管微孔数学模型和微孔塑料负压给水管生产模型,以指导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80.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共聚单体,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两亲性改性剂PP-g-(NVP-co-PEGMA);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制得的改性剂进行表征,研究了PEGMA单体用量对熔融接枝聚合PVP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熔融共混和拉伸成孔工艺制备了聚丙烯亲水微孔膜。利用接触角、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和水通量测试对改性剂及膜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亲水性支链成功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少量PEGMA的加入提高了NVP的接枝率,相比NVP作为唯一单体的情况提高了5.66%;改性PP微孔膜的热稳定性能提高,亲水性也得到很大改善,起始接触角从96.0°下降到57.5°。膜的平均孔径在0.15μm左右,孔径分布相对均匀,孔隙率为32.7%。改性后的PP膜水通量随时间的延长下降缓慢,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