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54篇 |
免费 | 793篇 |
国内免费 | 36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75篇 |
综合类 | 837篇 |
化学工业 | 2942篇 |
金属工艺 | 775篇 |
机械仪表 | 833篇 |
建筑科学 | 1372篇 |
矿业工程 | 707篇 |
能源动力 | 179篇 |
轻工业 | 3075篇 |
水利工程 | 528篇 |
石油天然气 | 1130篇 |
武器工业 | 96篇 |
无线电 | 11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61篇 |
冶金工业 | 832篇 |
原子能技术 | 76篇 |
自动化技术 | 10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86篇 |
2023年 | 307篇 |
2022年 | 363篇 |
2021年 | 388篇 |
2020年 | 385篇 |
2019年 | 329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271篇 |
2016年 | 299篇 |
2015年 | 437篇 |
2014年 | 821篇 |
2013年 | 619篇 |
2012年 | 810篇 |
2011年 | 759篇 |
2010年 | 743篇 |
2009年 | 876篇 |
2008年 | 2057篇 |
2007年 | 1250篇 |
2006年 | 795篇 |
2005年 | 1074篇 |
2004年 | 759篇 |
2003年 | 637篇 |
2002年 | 511篇 |
2001年 | 446篇 |
2000年 | 365篇 |
1999年 | 208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152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8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nO-B2O3-PO5 系无铅磷酸盐封接玻璃,研究了组成对玻璃结构、特征温度、热膨胀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和P2O5为玻璃网络形成体,ZnO含量较低时可以参与到玻璃网络结构中,提高玻璃的稳定性;玻璃转变点Tg、熔制温度Tm、封接温度Ts、软化点Td都随P2O5/B2O3减小而增加;B2O3/ZnO是影响玻璃熔制温度的主要因素;ZnO含量对玻璃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大。ZnO-B2O3-PO5 系玻璃在中性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2.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MoSi2/SiCp复合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形成规律及其主要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试样进行搭接预热和在熔覆粉末中添加助熔剂CaF2是提高熔覆层质量的主要途径.采用多道搭接预热熔覆工艺和预置涂层法可以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具有完全冶金结合的原位自生SiC颗粒增韧的硅化钼陶瓷复合涂层,涂层组织主要由Mo(Si,Al)2、SiC、α-Al、Mo5Si3等相组成.熔覆层显微硬度较基体材料的显微硬度有大幅度提高,涂层显微硬度最大可达850HV0.2. 相似文献
93.
以MoS2、TiC、Ni粉为原料,在20钢基材表面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减摩耐磨复合涂层.采用SEM和XRD对复合涂层的组织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部分未熔的TiC颗粒、Mo2C、γ镍基固溶体和多种两元、三元硫化物TiS、NiS、Ni3Ti4S8等组成.用FALEX-6摩擦磨损实验机对MoS2/TiC/Ni复合涂层、MoS2/Ni激光熔覆层以及45钢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对三种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进行了SEM观察.实验表明:MoS2/Ni激光熔覆层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但磨损失重最大;MoS2/TiC/Ni复合涂层在载荷17.8N、转速200r/min条件下,磨损40分钟,其磨损失重仅为45钢的1/6. 相似文献
94.
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第1条国产化的中宽带钢冷连轧生产线,即唐山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900mm冷连轧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组成及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900mm 4机架六辊轧机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及自动控制系统。该生产线投产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5.
96.
两相区热处理对TC21钛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固溶、固溶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对TC21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确定了两相区热处理得到的显微组织,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TC21钛合金在两相区热处理的相组成。同时探讨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冷却方式以及时效处理对这种合金显微组织和相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两相区进行热处理,均得到双态组织;相组成主要是α相、β相,并在TC21合金中发现含有少量金属化合物,如α2-Ti3Al相、B2相、Zr3Al、Si2Mo等;固溶温度影响了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固溶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延长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影响;冷却速度影响声转变基体组织;时效也对β转变基体组织和次生α相有影响。 相似文献
97.
沈阳大气环境下纯铜的初期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年的遮雨和未遮雨大气暴露实验,研究了在沈阳大气环境下纯铜的初期腐蚀行为.不同暴露环境下,纯铜的大气腐蚀速率、腐蚀产物组成及其保护性都存在差异.未遮雨暴露条件下,纯铜的大气腐蚀速率较高,尤其在降雨较多的暴露期间,雨水冲刷使纯铜经历了更长的润湿周期,从而显著加速了纯铜的大气腐蚀.不同暴露条件下,纯铜表面形成的大气腐蚀产物主要为Cu2O.遮雨条件下,腐蚀产物的组成还有Cu4SO4(OH)6·H2O和Cu4SO4(OH)6;而未遮雨条件下,雨水的冲刷、溶解作用延缓了Cu4SO4(OH)6·H2O的形成,因而在6个月时腐蚀产物仅为Cu2O;随着暴露周期的延长,12个月后逐渐有Cu4SO4(OH)6·H2O形成.未遮雨暴露的纯铜表面形成了致密的厚腐蚀产物膜,有效地抑制了大气腐蚀的阴极反应,具有更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济钢冷轧厂连续酸洗线(CPL)的NMW-C1375FS自动闪光对焊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特点、结构组成、功能流程、闪光焊接原理和电气控制系统.重点对闪光焊接原理,特别是矩形波电压方式的优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9.
覆盖件拉延模型工艺补充部分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拉延工艺设计是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对该类零件进行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时的前序工作,因此一个完整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软件应该包括覆盖件拉延模型设计模块,以便于将通过CAD软件输入的产品模型向适用于CAE分析的拉延模型转化.拉延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冲压方向调整、压料面和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以及拉延筋布置等工作.本文分析了拉延件常用工艺补充部分的形状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自主开发的CAE软件系统Sheetform中,以参数化方式进行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并利用凹模开口线和零件边界线的位置对应关系自动求解工艺补充特征截面线和构造工艺补充组成曲面的算法,研究了曲面生成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整个设计过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简化了CAE分析中的模具型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0.
该文对鲁奇管壳式甲醇合成塔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氢氮比为3.6时,甲醇产量最大;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比值越大,甲醇产量越大;但当此比值大于5之后,其影响则减弱。气体组成对床层热点温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