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4篇
  免费   2382篇
  国内免费   1312篇
电工技术   349篇
综合类   1386篇
化学工业   2764篇
金属工艺   6374篇
机械仪表   907篇
建筑科学   1418篇
矿业工程   607篇
能源动力   159篇
轻工业   1068篇
水利工程   296篇
石油天然气   1300篇
武器工业   197篇
无线电   8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69篇
冶金工业   1501篇
原子能技术   175篇
自动化技术   213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333篇
  2022年   1331篇
  2021年   1286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1007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764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769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136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155篇
  2007年   996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七种铁基非晶态合金,结果表明铝含量高的合金的正电子湮没参数大于铝含量低的合金,意味着铝的存在会造成铁基非晶态合金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很可能是较多的类空位缺陷出现。  相似文献   
42.
非均质储层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但普遍存在,而且是影响注水开发油藏水驱效率和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利用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横向、纵向及平面共6种非均质模型在不同注采方式下微观水驱油机理。针对不同非均质模型和注采方式下剩余油分布特点,研究了改变注采方向和驱替压力对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改变注采方向后,横向和平面非均质模型采收率分别提高了2.89%和5.42%;对于纵向非均质模型,首次低注高采改变为高注低采后提高采收率3.72%,反之提高了1.26%。提高驱替压力后,横向及纵向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分别提高了35.65%和31.26%,平面非均质模型只提高了8.10%。  相似文献   
43.
40Cr钢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能表面处理技术在40Cr钢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体结构特征的表面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穆斯堡尔谱仪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过高能表面处理后,样品表面层晶粒细化为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1nm。表面纳米层表面处渗碳体发生溶解。  相似文献   
44.
基于高抗热震性能的陶瓷刀具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有的抗热震断裂和抗热震损伤的评价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材料中微裂纹的长度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了对陶瓷刀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的微观结构设计。根据此理论对现有材料的抗热震性能的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的测量结果相符,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
郭广文  马惠霞 《冶金分析》2004,24(Z2):550-553
以不同种类的铸铁作为试验材料,用激光脉冲法和比较法测量了铸铁300~1300K的热物理参数(α,CP,λ).从热物理学和金属物理学角度研究了铸铁热物性与微观组织、石墨状况和化学成分关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6.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容量命中率低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微观结构,金属层和介层厚度,以及工序因素分析,探讨了引起MLCC容量分散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工序中应控制的因素,为MLCC生产过程控制,提高容量命中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Al-Cu双金属复合结构的扩散连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扩散连方法进行了Al-Cu双金属复合结构的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焊接工艺,材料组合以及母材状态情况Al合金与Cu的连接性,观察了接头区域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表明,固相扩散连接是一种适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连接区域形成Al-Cu金属间化合物,达到Al和Cu的有效连接,材料组合,母材原始状态以及连接工艺参数对Al合金与Cu的扩散连接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表面镀Ni工艺不但能够有效阻止Al和Cu之间形成脆性相,而且Al和Ni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扩散连接,改善了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48.
利用燃烧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TiB2-Cu基复合材料,为了改善TiB2陶瓷和Cu基体的润湿性,将金属Ni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到TiB2-Cu复合材料。通过XRD,SEM,EPMA和TEM等检测手段对金属Ni的添加对TiB2-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Ni复合材料的金属粘结相的面间距比不含Ni时Cu的面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Ni加入后,TiB2-Cu-Ni复合材料的组织较TiB2-Cu复合材料更加致密,但陶瓷颗粒尺寸却大于TiB2-Cu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Ni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率和冷却速度,使得部分TiB2陶瓷颗粒有足够的时间长成棒状,同时造成TiB2陶瓷颗粒间形成更多的烧结颈;Ni的加入也改善了陶瓷与金属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使陶瓷相与金属粘结相的界面结合牢固,看不到TiB2-Cu复合材料中界面脱开的现象。金属Ni的添加有利于改善TiB2-Cu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而利于复合材料的致密化。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应用相态模拟方法预测凝析气井地面低温分离效果的实用方法。研究以低温流体相态模拟实验为基础,对长庆气田上古气藏气井低温分离后,低温流体的相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采用相态模拟方法评价凝析油脱除效果准确、可靠。对指导低温分离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及上古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凝析气藏低温分离工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