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65篇
化学工业   781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67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4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为了探讨桑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桑叶70%乙醇提取物的4个萃取部位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抑菌活性强的萃取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桑叶70%乙醇提取物4个萃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抑菌活性最强,其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石油醚萃取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植物醇(24.87%)、环二十八烷(18.00%)、棕榈酸(10.20%)、α-亚麻酸(9.06%)、亚麻酸乙酯(7.92%)、硬脂酸(7.14%),另外还含有少量α-生育酚和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寻求新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抑菌圈直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等为指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7种食品腐败细菌作为供试菌,研究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均>20mm,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效果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25,6.25mg/mL,蜡样芽孢杆菌1.562,3.125mg/mL,大肠杆菌25,25mg/mL,变形杆菌12.5,25mg/mL,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和MBC值均为12.5mg/mL。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率随抑菌作用时间的延长,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抑菌能力大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与苯甲酸钠相同,稍差于山梨酸钾。结论: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成天然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123.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是一种超天然的纤维,是类似功能性的纳米陶瓷粉体,而非纳米陶瓷粉体的一种物质,具用优良的舒适功能,还具用抑菌抗菌、防紫外线、远红外和负氧离子发射四种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24.
采用交叉划线法、径向划线法、琼脂扩散法及液体共培养法评价各益生菌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4 株具代表性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从20?株益生菌中筛选出同时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及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将筛选出的益生菌添加到羟丙基纤维素、丙三醇及魔芋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制备生物活性抑菌膜,并对抑菌膜中益生菌的存活情况及抑菌膜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交叉划线法及径向划线法实验结果一致: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株,特别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对4?株目标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琼脂扩散法实验表明: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培养液、上清液和菌悬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液体共培养法实验表明:乳酸菌L. paracasei CICC 20241先于致病菌接种时表现出更高的生长活性和拮抗活性。此外,本实验制备的抑菌膜是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良好载体,适宜该菌株的生长存活并对目标致病菌表现出持续的抗菌活性,对于开发鲜食食品的包装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5.
橄榄总黄酮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橄榄总黄酮对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种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橄榄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mg/mL;对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mg/mL;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625mg/mL。  相似文献   
126.
目的:为生产低糖、高水分含量番薯果脯;方法:研究果脯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及细菌总数和霉菌数在保温试验中的变化,并采用不同黏均分子量的壳聚糖降低果脯的水分活度;结果:果脯中霉菌数是影响产品保质期的主要微生物指标,壳聚糖的黏均分子量越低,降低水分活度的幅度越大;结论:通过添加0.5%、9kD黏均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水分含量为20%、总糖为26%时,番薯果脯常温放置保值期达到12个月.  相似文献   
127.
采用高效乳化技术开发水溶性分子态山梨酸,建立水溶性分子态山梨酸生产工艺,研究了乳化剂乳化温度、均质速度,以及乳化剂种类对水溶性分子态山梨酸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其对几种常见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研究其抑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乳化剂、均质速度为15000r/min、乳化温度为40℃,所制备的水溶性山梨酸中山梨酸的含量为18.2%,所制备的水溶性山梨酸抑菌能力是山梨酸钾的10倍.  相似文献   
128.
为探寻杨梅叶中有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以抑菌率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对杨梅叶的醇提物依次采用多级有机溶剂分步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分离手段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在分离的每一阶段对分离所得各个组分进行活性定量评估,并追踪活性强的组分,最后将所得组分经HPLC检测,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组分。  相似文献   
129.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应用及抑菌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抑菌物质,天然绿色,是理想的抑菌防腐资源。我国食品行业正朝着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追求,都使得天然防腐剂的需求不断提升。该文综述了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在动物性、水产、植物性和面制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抑菌机理,以期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型食品防腐剂的特性和用途,特别讨论了尼泊金酯钠的产品特性、使用安全性、抑菌活性和复配增效效果,探讨了尼泊金酯钠的抑菌机理,并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进行了比较。同时阐述了尼泊金酯钠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前景和生产研究开发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