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65篇
化学工业   276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99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30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砂泥岩地层广泛发育的沉积盆地中,泥岩在成岩作用各个阶段析出不同的无机、有机组分,这些组分随压实作用进入邻层砂岩后,打破了砂岩内部本身的化学平衡,参与到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中,不仅会溶蚀不稳定组分(长石、岩屑等)形成次生孔隙,还会形成碳酸盐胶结和自生矿物沉淀阻塞孔隙。因此,在对砂岩成岩过程及孔隙演化的研究中,不能忽视对邻层泥岩成岩演化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中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沛苍  吴新 《广东化工》2010,37(7):108-109
文章应用LC-10AT液相色谱仪测定荔枝中的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丁二酸)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线性、重复性好的优点,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丁二酸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5%~98.8%、95.2%~106.8%、96.8%~103.1%、90.6%~105.7%,RSD分别为1.6%~3.5%、1.2%~5.1%、3.1%~4.2%、3.2%~5.5%。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一种玉米化工醇副产物树脂C中有用组分的分离新工艺,经二、三元混合醇分离、山梨醇分离、有机酸分离等步骤得到有用组分。确定二、三元混合醇分离优化工艺为:蒸馏温度290℃、蒸馏时间40 min,二、三元混合醇收率为29.46%;山梨醇分离优化工艺为:加水量250 mL、蒸馏时间50 min,山梨醇收率为14.30%;有机酸分离优化工艺为:1 mol.L-1盐酸加量250 mL、蒸馏时间40 min,甲酸和乙酸的收率分别为3.82%和9.28%。树脂C中有效组分的总收率为56.86%。  相似文献   
7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160-168
为了提高白酒副产物黄浆水的利用价值,观察酯化前后的风味变化,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以洋河浓香型白酒黄浆水为原料,添加酒精、催化剂对有机酸进行酯化。比较了2种催化剂:红曲粉和H+交换树脂的催化性能;采用红曲粉为催化剂,对酯化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酯化前后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相同条件下红曲粉对总酯增加量高于H+交换树脂;洋河酒黄浆水优化酯化条件为:无水乙醇13%(体积分数),红曲粉8%(质量分数),温度31℃,酯化时间28 d,此条件下总酯增幅较高且较为经济,总酯质量浓度由1. 49 g/L增加到9. 72 g/L;酯化后白酒相关风味物质(如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均有较大提高,与洋河天之蓝白酒相比,关键风味酯类种类相似,比例接近。通过优化条件,黄浆水总酯得到有效提高,风味结构更加接近市售白酒,为黄浆水的应用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75.
啤酒酵母发酵产有机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啤酒酵母细胞的胞外、胞内6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培养的酿酒酵母代谢产酸时,细胞胞外、胞内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胞外有机酸含量远大于胞内含量;酵母细胞对有机酸代谢存在着精确保守性和经济效能性,在发酵后期阶段(〉84h),大部分有机酸含量逐步降低;发酵终点时,胞外、胞内乳酸、苹果酸含量较高。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通风发酵过程中的啤酒酵母细胞的胞外、胞内6种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跟踪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培养的酿酒酵母代谢产酸时,细胞胞外、胞内有机酸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胞外有机酸含量远大于胞内含量;酵母细胞对有机酸代谢存在着精确保守性和经济效能性,在发酵后期阶段(〉84h),大部分有机酸含量逐步降低;发酵终点时,胞外、胞内乳酸、苹果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6.
为了获得口感及风味更佳的糟辣椒产品,本试验对传统糟辣椒的制作配方及工艺进行改进,以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各项理化指标为考察指标,分别检测了传统工艺制作的传统糟辣椒、新工艺配方制作的风味糟辣椒中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与传统糟辣椒相比,风味糟辣椒还原糖含量增加了2. 978 0 g/kg,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加了0. 03 g/kg,总有机酸含量增加了1. 247 1 g/kg,对酸感有明显改善的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在风味糟辣椒中含量均升高,改善了传统糟辣椒酸感刺激、有涩味的口感,使风味糟辣椒的酸味更加柔和爽口,滋味评分升高;其次,风味糟辣椒多检出了12种风味化合物,对风味贡献率高的醇类、酯类物质种类、含量均增大,使得风味糟辣椒香气更浓郁,风味及感官评分均显著增大。新工艺配方制作的风味糟辣椒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可为云贵地区的糟辣椒行业发展起到提质增效的参考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7.
猪、禽对日粮中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利用率很低,研究表明柠檬酸等有机酸可以改善猪、禽日粮植酸磷的利用率,以柠檬酸为例综述了有机酸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8.
酵母菌发酵降低山楂汁有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楂汁用酵母菌在溶氧25%~35%、20℃条件下进行84h发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山楂汁中总酸为17.10g/L,其中柠檬酸含量为14.07g/L,苹果酸含量为1.24g/L。山楂汁发酵后总酸下降到3.52g/L,其中柠檬酸全部降解,苹果酸降解了86.6%,其它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柠檬酸降解速度在发酵的72h内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苹果酸降解则发生在48~72h  相似文献   
79.
测定了河南烤烟(40级)各等级烟叶的水浸液总酸度、水浸液pH值、总挥发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等级烟叶总酸度集中在12%~16%之间,水浸液pH值集中在5.20~5.36之间,总挥发酸含量集中在0.37%~0.77%之间。进一步分析了上述测定结果与烟叶部位、颜色、等级的关系,找出了规律性,为研究有机酸对烟草品质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以自根、贝达、3309C、5BB为砧木,以阳光玫瑰葡萄为原料酿造白兰地,研究四种砧木阳光玫瑰葡萄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有机酸及香气成分的影响,探讨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白兰地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糖分含量呈先下降后保持稳定的趋势,酒精度呈先上升后保持稳定的趋势,自根砧木阳光玫瑰葡萄发酵液中残糖含量最高,为7.8%,3309C、贝达、5BB阳光玫瑰葡萄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均为7.0%。自根、贝达、3309C、5BB砧木葡萄果实有机酸总量分别为1.45 g/100 mL、1.09 g/100 mL、1.05 g/100 mL、0.99 g/100 mL。自根、贝达、3309C、5BB砧木葡萄发酵及蒸馏过程中共分别检出18种、26种、24种、10种香气成分,其中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酯类及醛类。综合评价,贝达砧木较其他砧木的阳光玫瑰白兰地品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