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5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90篇
化学工业   1634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25篇
矿业工程   52篇
能源动力   55篇
轻工业   654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7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木质素磺酸钠(SLS)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溶液中对AZ31镁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298 K时SLS可有效抑制AZ31在Na Cl介质中的腐蚀。当SLS为4.0 g·L~(-1)时,缓蚀率可达到最大。提高浓度后,其缓蚀率会下降。SLS是阴极型缓蚀剂,并且SLS在AZ31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由吸附自由能?G~0及Arrhenius活化能E_a可知,SLS在AZ31镁合金表面是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2.
李志刚 《化学试剂》2022,44(1):147-152
氟具有强的吸电子性、亲脂性,将含氟的取代基引入药物中能显著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包括极性、亲脂性、代谢稳定性等,因此向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基是近期有机合成及医药领域的热点,开发利用经济、高效、绿色的三氟甲基试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三氟甲烷亚磺酸钠为三氟甲基源,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不饱和腙类化合物的三氟甲基化。结果表明,三氟甲烷亚磺酸钠作为三氟甲基源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反应条件温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并提供了向不饱和腙类化合物引入三氟甲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3.
申琪  薛雨源  杨涛伟  张妍  李胜任 《化工进展》2022,41(5):2672-2685
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荧光的主要来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荧光材料,但木质素的荧光机理和调控机制不明确,制约了其荧光特性的高值利用。本文从木质素荧光团化学结构的筛选和木质素荧光团间聚集耦合态的研究两方面出发,系统地综述了木质素荧光的研究现状,并分别对其研究思路和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凝练。分析表明,首先,由于木质素的自吸收效应和荧光淬灭剂的存在,仅从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两方面筛选与真实木质素荧光相近的模型物作为其荧光团的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木质素荧光团间存在相互作用,单独分析木质素荧光团的化学结构意义有限,木质素真实发光基团是这些荧光团间的聚集耦合态;再次,在木质素微结构聚集行为研究和聚集诱导发光理论的基础上,已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木质素胶团间和胶团内两种基本聚集行为对其荧光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今后的研究应完善木质素聚集荧光行为的关联模型,并从微观分子层面深入揭示木质素荧光团间的耦合机制;最后,木质素荧光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光物理性质研究,更是一个由木质素化学结构解析、木质素微结构调控、木质素激发态能量转移等多方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课题,揭示木质素荧光机制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进而会对木质素其他方向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天然聚合物如磺化木质素、丹宁早就作为阻垢剂使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在比较低级处理的系统也能达到要求。但缺点是天然产物的规格不稳定,原料来源也比较分散,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并且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浓缩倍数较高的冷却水系统中不能单独用其做阻垢剂。  相似文献   
95.
娄瑞  刘钰  田杰  张亚男 《化工进展》2022,41(6):3170-3177
基于绿色低共熔溶剂(DES)高效分离麦草生物质组分以制备纳米木质素(LNP),本文采用化学活化法并进一步热解炭化制备纳米木质素基多孔炭(LNPC)。借助SEM、Raman、BET-物理吸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锌系活化剂及热解炭化温度(600℃、700℃、800℃)对LNPC的结构特征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LNP直接热解炭化后纳米碳粒子的极易团聚,经锌化物活化后所制备的LNPC表现出更好的分散性和多级孔道形貌结构。尤其,以ZnCO3活化后制备的LNPC-ZnCO3-800具有更突出的性能,较高石墨化程度(ID/IG为0.68)、较高BET比表面积(679m2/g)、高介孔率(86.7%)、均匀纳米碳粒子构成的介孔结构。此外,以LNPC-ZnCO3-800制备的工作电极,在0.5A/g时的比电容可达179F/g,与直接热解炭化的LNPC-800(64F/g)相比,其比电容的容量提高了180%。  相似文献   
96.
为加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以木质素和铁盐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木质素生物炭载铁催化剂。考察铁源前体类型、铁负载量、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破络Ni-乙二胺四乙酸(EDTA)性能和铁活性组分浸出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热解温度下催化剂孔隙结构、表面元素及晶体结构等表征分析,系统阐述热解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铁源前体类型直接决定催化剂表面元素组成、极性及Fe活性组分分布情况,以硝酸铁为铁源前体时催化剂性能最佳。负载铁活性物种有助于增加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升温速率可以改变生物炭孔隙结构,热解温度则决定生物炭碳质结构的形成及对Fe活性组分的固载能力。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Fe活性组分逐渐向催化剂内部迁移,600℃时Fe浸出量始终低于1.0mg/L,催化氧化过程由均相Fenton反应为主向非均相反应转变;与此同时,催化剂表面O、N、S活性位点减少,其共同作用致使催化剂失活和Ni-EDTA破络效果降低。上述结果为以木质素生物炭为催化剂载体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7.
以聚丙烯酰胺(HPAM)为主剂,采用两步碱催化法合成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交联剂,羟甲基木质素磺酸钠(HSL)作添加剂,制备HPAM弱凝胶。探讨HPAM浓度、交联剂用量、HSL用量、成胶温度、体系pH对成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成胶条件为:HPAM浓度0.3%,交联剂用量0.4%,HSL用量0.03%,pH为6~9,温度70~110℃。该体系所形成的弱凝胶具有网格密集、大小均一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盐及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98.
以N,N-双(2-羟乙基)-2-氨基乙磺酸钠(BES-N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原位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再将丙烯酰胺(AM)引入SWPU中乳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BES-Na磺酸型聚氨酯复合水凝胶(SWPUH)。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SWPUH的结构,研究了BES-Na含量对SWPUH水凝胶的溶胀性能、p H敏感性、离子强度敏感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WPUH6溶胀比最大,为33. 12,且较SWPUH1平衡溶胀比提升了50. 20%; SWPUH水凝胶还具有多重敏感性,BES-Na的加入能改善水凝胶的酸碱稳定性,且在不同离子强度溶液中,仍然具有较高的溶胀性能。另外,SWPUH水凝胶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中SWPUH6水凝胶压缩强度达到最大3. 42 MPa,较SWPUH1压缩强度提升了约4. 5倍,拉伸强度最大值为0. 33 MPa,断裂伸长率最大达到了774%,相比SWPUH1分别提升了175%和59. 3%。  相似文献   
99.
制备了还原型介孔Ni基催化剂,探究了金属助剂对愈创木酚和木质素催化加氢精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催化剂Co的加入,有利于载体表面金属Ni组分的分散。非晶态ZS-Co催化剂在180℃,4 MPa H_2,正庚烷为溶剂的反应条件下,愈创木酚的转化率达到73.9%,其中脂肪族含氧衍生物的选择性为89.4%,原料中甲氧基和苯环加氢程度较高。乙醇中羟基与原料中含氧官能团在金属活性位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非晶态催化剂可以促进木质素降解产物的催化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100.
以木质素、过氧化氢和甲醛为原料,亚硫酸氢钠为磺化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了磺甲基化木质素(SML),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氧化氢用量和甲醛用量对产物磺化度的影响。通过电导滴定和元素分析法测定了产物的磺化度,并测定了产物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磺化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制备SML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磺化时间7 h,甲醛和过氧化氢用量各为木质素质量的36%,在此条件下,产物的S含量由原来的3.02%增加到7.01%,得到了水溶性良好的SML,并且能够明显的降低煤水界面的接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