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氢醌单苄醚为原料合成不对称氢醌双醚化合物对十二烷氧基苯基聚氧乙烯醚链,并利用其与缺电子联吡啶大环化合物自组装成准轮烷,利用1HNMR化学位移变化跟踪醚链化合物在形成准轮烷前后的化学位移变化,从而为合成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调控功能的分子振荡元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谈谈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添加氢醌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嘉亮 《化工之友》2007,(11):47-47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中规定,氢醌在祛斑类化妆品中是被禁止使用的。本文针对美白祛斑类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讨论了氢醌的检验方法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对美白祛斑类产品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用HP -1 70 1大口径中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同时分析香波和祛斑类化妆品中苯酚和氢醌的GC/FID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苯酚和氢醌的检出限分别为 3 0ng和 4 0ng ,定量下限分别为 3 0ng和 75ng ,均优于国家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有关指标。它是检测苯酚和氢醌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妆品国际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氢醌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建立测定化妆品中氢醌含量的计量学数学模型,考察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置信区间为95%,包含因子k=2,样品中氢醌含量为1.31%,标准扩展不确定度为0.04%;讨论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待测样品浓度、样品定容体积,针对实验操作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5.
富里酸-氢醌体系光电化学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里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具有电子授受能力的物质。富里酸-氢醌体系与SnO2玻璃电极构成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可逆的光电化学效应,研究探索了这些条件,并指出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氢醌、叔丁基氢醌、2,5-二叔丁基氢醌的含量.以Lichrospher125-4;RP-18e(5μm)为分离柱,甲醇+水(pH=4)=65+35(V/V)为流动相,在278nm进行紫外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6min内完成.标准曲线在0.005g/mL~0.5mg/mL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5%~102.2%.变异系数为0.90%~2.49%(n=6).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非常适合于日常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9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β-熊果苷降解产物氢醌,考察温度、含量、pH、放置时间以及表皮葡萄球菌、表皮细胞等因素对β-熊果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β-熊果苷水溶液在pH=5,温度为40 ℃时相对比较稳定,pH=3时相对不稳定,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β-熊果苷分解产生的氢醌越多。同时研究发现将表皮葡萄球菌在不同含量的β-熊果苷培养液中培养24 h,β-熊果苷均未分解生成氢醌,说明表皮葡萄球菌不会导致β-熊果苷分解产生氢醌。将表皮细胞放在不同含量的β-熊果苷培养液中培养24 h,有氢醌生成,说明表皮细胞会促进β-熊果苷的分解。进一步研究发现,β-熊果苷原料在不同温度、湿度下均很稳定。在β-熊果苷中加入维生素C、珍珠粉,β-熊果苷的稳定性会下降。  相似文献   
98.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已有很多研究。用叶绿素作为色素光敏剂来开发利用太阳能,国外在七十年代以来已进行了不少工作。Tang,C.W.,等制成金属-叶绿素a-金属夹心电池研究其光电特性,但设备昂贵,工艺复杂。Miyasaka.T.,等用L.B膜技术制成单层和多层叶绿素a电极,并  相似文献   
99.
本文采用泡沫塑料吸附,氢醌还原滴定测定矿石中金的含量,并用于生产测试。  相似文献   
100.
以自组装法合成的聚苯胺为前驱体,将其碳化活化后得到活性碳纳米管,分别研究了活性碳纳米管在H2SO4和氢醌(hydroquinone,HQ)/H2SO4电解质溶液里的超级电容器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方法对材料的形貌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分别研究了超级电容器在1mol/L H2SO4、0.4mol/L HQ/H2SO4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扫描速率为2mV/s时,碳纳米管电极在H2SO4和HQ/H2SO4电解液中的比电容分别为188和380F/g。研究表明,在HQ/H2SO4电解质溶液中可以为超级电容器提供氧化还原赝电容,其比电容量提高了192F/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