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微波合成纳米碳化钛粉体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波合成了纳米碳化钛粉体,并从理论上探讨了一氧化碳气体压力及合成温度对合成率及晶粒大小的影响。合成的碳化钛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用微波合成碳化钛粉体,当一氧化碳气氛压力较低时,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出合成率高、晶粒细小、团聚较少的碳化钛钠米粉体。  相似文献   
52.
=氧化碳作为一种无毒、临界温度低、价格低廉的绿色溶剂,在超临界流体萃取领域应用最为 普遍.乙醇作为共溶剂的加入可改善超临界二氧化碳溶剂化能力,极大拓宽其应用范围.研究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对于含醇物质中醇类的提取以及用醇作共溶剂体系的萃取都非常重要。论文建立了石英毛细管结合显微镜录像溶解度测定系统,在温度为77.6~183.8℃范圉内,剥得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为0,085~0.485 mg/mg,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而呈指数增加,并通过实验数据拟舍得到乙醇在超,临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方程为S一0.023 1 eo 016T.  相似文献   
53.
孙时中 《食品科学》2000,21(12):128-131
基因工程产品生产已经能达到商品生产规模。应该说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牌的成就。从一些发表过的关于化石记载的信息来看,虽然地球上一直有水存在,但大气成份中很少含氧,不过地球上很早就存在有机物,直到有机物进化为植物时才生产出氧,并在大气中不断积累成为一种成份,于是就产生了平流层的臭氧层。自从有了臭氧层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生命变得容易而繁荣,然后进化出鱼、两栖动物以及生根的植物、恐龙,最后人类出现。当前的生命科学已经深深投入到微生物学的研究,包括钻研到细胞、细胞的组成成分、RNA和DNA,以及相关的蛋白质类等。通过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出色成就,人类正在享受更好的生活和健康,人类的平均生命期已经延长。  相似文献   
54.
<正> 为了有效地监测火区下邻近煤层回采工作面中的一氧化碳,大同矿务局和煤研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制了 KJ2021型火下采面 CO 自动监测报警装置,该装置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均压灭火自动监测和调节”中的一项。该装置是单片机控制的遥控遥信系统,用于实现对火下采煤工作面风流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和超限报警,管理人员可借以实时、全面地了解采面一氧化碳涌出情  相似文献   
55.
研制了CO系列有机硅柔软剂,并对其一般性能进行了表征;用其对全棉色织物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进行柔软整理,并与进口柔软剂作了比较,表明CO系列柔软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各项因素及静混器的特点。结合工厂设计了碳酸饮料的混气流程。实验表明,静混器与喷射混合器配合,可改善汽水混合效果,增加二氧化碳溶解量;在水温<10℃时,CO2的溶解量可达2.8倍以上(手动灌装),若与等压灌装相连,溶解量可达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57.
一氧化碳对乙烯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玉华 《广东化工》2011,38(7):232-234
文章论述乙烯联合装置中一氧化碳(CO)的产生过程和控制方法、Co对乙烯装置、汽油加氢装置、聚内烯装置和全密度聚乙烯的影响、Co在乙烯联合装置的脱除方法以及Co变化对碳二加氢系统、甲烷化系统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