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8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45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首先从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本质;然后从基础资料的品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及反演参数的选择,地层格架模型建立和外推控制三个方面,分析、探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最后认为,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并提出了提高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能力应重视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62.
硬岩隧道快速掘进的钻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秦岭隧道掘进为例 ,研究了实现硬岩特长隧道月进尺 3 0 0m以上快速掘进的钻爆技术。研究认为 ,选择与岩石匹配良好的炸药、优化掏槽方案、提高钻孔精度、用机制炮泥堵塞 ,是实现硬岩隧道快速、高效钻爆法掘进的主要对策。试验结果表明 ,采取上述措施后 ,炸药单耗降低了约 3 0 % ,每循环的炮孔数减少了 2 4% ,钻爆成本节减了近 2 0 % ,掘进速度保持在 3 0 0m/月以上  相似文献   
63.
MQZ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其南部为受坡折带控制的缓坡带,是各类水下扇体发育的有利地带。坡折带下的低位扇由于离源岩近、次生裂隙发育和疏导条件优越,易形成岩性油藏。通过对MQZ地区岩性油藏的勘探实践,总结出进行岩性油藏勘探的三要素: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是寻找岩性圈闭的基础,层序地层学是寻找岩性圈闭的理论指导,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寻找岩性圈闭的手段。   相似文献   
64.
顺托果勒北区块东河砂岩薄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河砂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受多期地质运动的影响,东河砂岩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比较困难。顺托果勒北区块勘探程度低,没有钻井,没有三维资料,二维测网密度低。根据构造演化史分析,顺托果勒北区块应与相邻的哈得逊油田有相同的构造演化特点,油气成藏特征也应基本相似。为此,利用周边地区的测井资料在顺托果勒北区块进行了波阻抗反演,利用反演结果对东河砂岩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划分了东河砂岩发育的有利区域。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对东河砂岩地层厚度与调谐频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最佳调谐频率,并通过区域频谱成像处理资料沿层进行了能量追踪,对东河砂岩厚度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范围进行了解释。在顺托果勒北区块,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对东河砂岩储层进行了预测。结合构造解释结果,优选出一个面积和厚度较大的圈闭,部署了顺托果勒北区块第1口探井,并在深度5483m钻遇厚度为40m的东河砂岩。  相似文献   
65.
针对东濮凹陷前8地区油气藏勘探程度高,断块小、埋藏深、储层薄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①在目的层附近提取子波,调整井旁地震层位和测井分层,制作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②对地震层位进行加密,追踪出砂层组,然后利用这些层位和断层数据体建立地震框架地质模型;③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数据体进行波阻抗反演,建立砂岩厚度与波阻抗的统计关系,将地震属性转换为储层参数。将储层预测成果应用于井位部署,实际钻探结果与储层预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6.
应用AVO属性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波阻抗反演处理和解释以叠后偏移数据为依据,但这类叠加数据不能满足波阻抗反演的假设条件。本文利用AVO分析属性数据提取纵波剖面和横波剖面,然后分别进行波阻抗反演。文中讨论了如何做好波阻抗低频分量处理、反褶积因子求取及波阻抗高频分量计算等关键步骤的处理。此项技术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水平的视分辨率处理方法,它是以模型为基础,以井为出发点,地震资料作为控制,在模型响应与实际地震剖面最佳拟合的情况下,内插及外推出高精度的波阻抗剖面。其计算过程相当于一个微分过程,不会降低分辨率。  相似文献   
68.
JZ25-1油田发育古潜山变质岩油气藏,裂缝储层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是裂缝储层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有效地预测孔隙度及裂缝发育带是勘探开发该类油气藏的关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测井、地震资料,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对JZ25-1油田变质岩储层进行预测。通过建立横波波阻抗与裂缝储层孔隙度的关系,确定研究区裂缝储层的识别标准,进而分析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潜山地层发育风化壳、裂缝破碎带、相对致密带以及上、下2套储层,其中上储层发育于风化壳顶部,下储层发育于裂缝破碎带,下储层的裂缝相对较为发育,为研究区主力裂缝储层。研究区裂缝储层分布特征在平面上表现为沿主要断裂呈北东向块状展布,且主要分布于潜山构造高部位;剖面上表现为储层连续性相对较差,具有不明显的近层状特征。裂缝储层发育带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南部孔隙度大于6.5%的局部构造高部位以及断裂发育带附近应为下部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69.
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难以有效预测和描述QHD29-2区块储层和流体的展布范围,为此,采用了基于Russell近似的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该反演技术直接从流体弹性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中提取对流体类型较敏感的流体因子f和剪切模量μ,使弹性阻抗与流 体因子相关联,最终反演结果兼顾常规弹性阻抗反演的高抗噪性以及利用流体因子进行流体识别的直观性,有效地减少了常规流体因子间接计算 的误差累积。利用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进行QHD29-2区块东营组三段流体检测,进一步提高了该区块含油气储层物性横向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
地震多属性综合分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魏艳  尹成  丁峰  鲍祥生 《石油物探》2007,46(1):42-47
由于地震属性与储层特征对应关系复杂,利用地震单一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往往存在多解性。然而随着地震属性研究的深入,地震属性的数量和分类也更为细化,因此地震多属性的优化组合与综合分析成为必然。为此总结了多属性综合分析的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其主要步骤为:①不同种类的属性提取和分析;②属性的预处理,即剔除异常值并进行滤波等处理;③结合钻井、采油资料寻找和筛选敏感属性;④利用K—L变换来对优选出的地震属性进行降维处理;⑤利用线性、非线性等综合分析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将该分析技术应用于CN工区某一储层的含油气性预测中,然后利用波阻抗反演结果对研究成果进行相互验证,发现综合分析结果有效地减少了预测目标的多解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