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3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2015—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甲型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市东城区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样本,RT-PCR法检测核酸,阳性样本接种至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流感亚型。选取30株甲型H1N1pdm09亚型分离株,RT-PCR法扩增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序列,并测序。应用DNASTAR 5.0软件将HA、NA序列进行拼接,MEGA 6.0软件建立系统进化树,并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共检测样本7 533份,甲型H1N1pdm09亚型231份,阳性率为23.24%。30株甲型H1N1pdm09亚型分离株与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42%~99.53%和97.40%~99.32%;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1%~99.74%和97.72%~99.80%。HA基因共有16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改变,NA基因共有10个位点发...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的演变传播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流感病毒是引起人类流感的传染性病毒.1918年流感风暴席卷全球,至今仍为挥之不去的梦魇.本文综述了流感病毒的演变,在世界的传播路线和流感病毒"劫持"人体细胞的新机制,以及抗流感病毒新药和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的应用和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制成功将为预防和治疗流感开拓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表达并纯化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NS1蛋白。方法用RT-PCR法从人甲型流感病毒株A/PR/8/34(H1N1)中扩增NS1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TXB1,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XB1/NS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形式和表达量。经几丁质柱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TXB1/NS1序列完整,插入的基因片段全长690bp。以1.0mmol/LIPTG37℃诱导4h,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破菌上清及沉淀中均有目的蛋白表达。纯化的NS1蛋白纯度达95%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000。结论已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NS1蛋白,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从质粒pMD19T-simple-NA中扩增NA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Ad-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NA,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A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CsC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NA抗体滴度。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Ⅰ酶切鉴定表明带有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已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NA基因在Vero细胞中成功转录和表达;重组腺病毒可刺激小鼠产生抗NA抗体,初免后4周,抗体水平达最高,为1∶100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甲型H1N1流感病毒NA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其可刺激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流感疫苗血凝素(Haemagglutinin,HA)含量的替代方法 ,并进行验证,以解决大流行流感发生初期疫苗原液中HA定量的难题。方法优化糖苷酶处理条件,将流感疫苗原液经糖苷酶处理后,以还原SDS-PAGE方法分离样品,以灰度扫描法确定HA蛋白百分比,结合样品总蛋白数值,计算样品中HA含量。以该方法和传统的单向免疫扩散(SRID)法分别测定7批流感疫苗原液中H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优化的糖苷酶处理条件为:总蛋白400μg/ml,PNGaseF加入比例为1:50。样品经糖苷酶处理后,以还原SDS-PAGE法可以清晰区分各蛋白条带,经测序后确定HA两个亚基,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一致。该方法测定7批流感疫苗原液中HA含量的结果与SRID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率在87.90%~122.20%之间。结论初步建立了测定流感疫苗中HA含量的替代方法 ,在WHO参考品供应不到位时,可用于大流感发生时疫苗原液中HA之定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172-175
目的:探讨大青龙汤颗粒剂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药效及对脂多糖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方法: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狗肾细胞(MDCK),以细胞病变效应法(CPE)与噻唑蓝比色法(MTT)相结合,探讨大青龙汤颗粒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对病毒吸附、穿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对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以脂多糖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分别测定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肛温,绘制体温曲线,对解热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大青龙颗粒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直接杀伤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2.40 g·L-1,治疗指数(TI)为1.8。利巴韦林注射液的IC50为0.45 g·L-1,TI为1.0。模型组在造模后1 h即升温,5 h到达峰值,持续8 h。与模型组比较,大青龙汤颗粒剂高、低剂量组在造模后4~8 h有显著性差异。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大青龙汤颗粒剂高、低剂量组在1~3 h降温作用稍弱,第4小时、第5小时即与之相当,而第6小时至第8小时优于阿司匹林。大青龙汤颗粒剂高、低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低剂量组效果稍优于高剂量组。结论:大青龙颗粒剂在细胞水平表现出一定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作用形式为直接灭活,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其抑制流感病毒生物合成及阻断吸附、穿入细胞的作用不明显。其对脂多糖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显著,且药效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原核表达H7N9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球状区,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根据H7N9流感病毒HA晶体结构,设计含有2对和3对二硫键的球状区结构域HA1S(62-284 aa)和HA1L(57-289 aa),扩增后连接至pET-21b(+)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b(+)-HA1S和pET-21b(+)-HA1L,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经复性和柱层析纯化获得球状区蛋白。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别以CpG X1、Al(OH)_3和CpG X1+Al(OH)_3为佐剂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中和抗体水平,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两个目的蛋白能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经稀释复性和柱层析纯化后均为单体,HPLC检测纯度均大于95%。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CpG X1或Al(OH)_3不能增强免疫应答,同时使用CpG X1+Al(OH)_3能将IgG抗体水平提高3倍左右。体外假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抗体水平均较低。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了H7N9 HA1S和HA1L两个蛋白,纯化后的蛋白为均一稳定的单体,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发快速生产H7N9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彬 《微型计算机》2005,(21):127-127
在现代办公和学习生活中,我们每天平均要接触键盘40000次以上。而键盘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细菌在键盘中的污染指数甚至是洗手间的14倍!例如流感病毒可以在键盘中存活时间为150分钟。此外.用户的不当操作会让键盘“坏死”.包括大力击打键盘,不小心让奶茶、面包等粘性食物“渗透”到键盘内部导致接触不良等等。因此日常清洁维护键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禽流感似乎在全球愈演愈烈,使人类处于其危害的阴影之中。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大量存在着禽流感病毒,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增加了感染禽流感的机会。主要介绍了禽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教授蔌原正敏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可抑制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低分子化合物“ARK”。它能抑制与病毒增殖相关的酶的活性.从而能同时抑制多种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