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21篇 |
化学工业 | 68篇 |
金属工艺 | 33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14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0篇 |
冶金工业 | 9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测试评价了6种印花织物的结构性能,包括表面形貌、透气性、浸润性、湿态贴体粘附性以及涂层的耐洗牢度和耐磨性,分析了出汗后印花织物的持续凉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印花涂层呈现出颗粒状且印花并未完全覆盖纤维,因而印花对织物的透气性几乎没有影响;织物的接触角表明印花涂层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经过印花后织物的芯吸高度增加且湿态贴体粘附性下降,印花涂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耐水洗牢度,拍摄的红外热成像表明经过印花后织物的持续凉感效果得到了加强,300 s后印花织物表面的温度降低了1℃~2℃,这是由于出汗后一部分汗液会沿着印花部分的缝隙渗透到织物表面蒸发,产生凉感,而另一部分汗液则会以小水滴的形式存在于印花部分进而给织物带来凉感。 相似文献
82.
83.
为了提高中间包用浇注料的耐蚀性和抗渣浸润性,通过增加基质的氧化铝含量,提高了耐蚀性;通过减小气孔孔径,抑制了钢水区的浸润,降低了由结构剥落造成的剥落损毁,并在实际使用中确认了改进产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粉石英表面改性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简述了粉石英的基本特性及其作为填料进行表面改性的必要性,论述了粉石英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干法处理制得的改性粉石英,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其粘度和浸润性得到明显改善,与有机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亲和性,对增加填充量、提高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通过水热法在铜表面成功制备了一层具有纳米机构的超亲水薄膜,其表面的接触角可达到6°。随后用氟硅烷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使表面由超亲水变成了超疏水,接触角达到了156°,滚动角小于10°。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等技术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表征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铜表面的片状结构为氧化铜。扫描电镜对铜表面形貌观察显示,温度、反应时间对表面的形貌影响比较大。片状结构之间的空隙和低表面的修饰是导致超疏水性能的主要原因。将铜超疏水表面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底一段时间,取出后对其接触角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超疏水性能消失,接触角变小。 相似文献
86.
基于胶接蜂窝夹层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出通过改善工艺参数来提高树脂对蜂窝夹层结构浸润性的方法。简要分析了蜂窝结构浸润现象的机理,通过试验观测研究了热压工艺参数对蜂窝夹层结构浸润效果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能够有效改进树脂对蜂窝夹层的浸润效果,其中升温速率对浸润性能的改善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87.
材料表面的细菌粘附常引起食品腐败或植入性感染,有时甚至会引发疾病,而控制细菌在材料表面的初始粘附能够减少这些安全隐患。作者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表面浸润性的材料,并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常见致病菌共同培养,系统地研究了材料表面浸润性对细菌粘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材料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其抗细菌粘附能力显著提升。另外,表面带负电材料的抗菌能力更强。这些结果能够帮助理解细菌在材料表面粘附的内在机理,同时有助于抗菌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相似文献
88.
89.
《Planning》2014,(8):35-40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6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33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0例患者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回肠膀胱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尿失禁例数高于回肠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的其他并发症及晚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愿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当的术式,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