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开纤方法,用该方法可获得更好的开纤效果,使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薄型化,均匀化,更快的树脂浸润性,可满足高阶覆铜板不断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液滴撞击到固体壁面是一种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以及各个行业领域中的物理现象。采用化学刻蚀方法制造不同浸润性壁面,随后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图像处理方法对单个润滑油液滴撞击倾斜壁面开展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壁面浸润性,倾斜角度及撞击速度对液滴铺展行为及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撞壁后的动态行为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剧烈形变阶段,大约为碰撞壁面后的前20 ms,液滴主要经历了迅速铺展然后回缩的过程,此阶段中浸润性对达到最大铺展长度所需的时间无明显影响,但随着浸润性变差,液滴铺展程度下降;随后为稳定铺展的第二阶段,液滴进行较为缓慢的二次铺展,浸润性变差会抑制液滴的铺展,倾斜角的增大促进铺展发生,两者的关系决定了铺展能否发生以及铺展的速率。  相似文献   
93.
仿生超滑表面由于能抗各种液体甚至动植物黏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具有材料普适性强、加工精度高、可控性强等特点,在制备和调控特殊浸润性表面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从仿生制造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飞秒激光微加工在构建和控制超疏水表面、水下超疏油表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和不足;概述了超滑表面的制备原则及飞秒激光制备超滑表面的工艺方法,系统地总结了飞秒激光制备的各类超滑表面,及其对多种液体和气泡的操控;介绍了超滑表面的一些典型应用;最后总结和讨论了飞秒激光制备超滑表面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4.
利用热处理的方法,对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进行了改性处理。利用氮气吸附、酸碱滴定、动态接触角测定仪(DCA)等方法对改性前后样品的孔结构、表面酸碱官能团及浸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改性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PSAC的表面的酸性官能团逐渐减少,碱性官能团逐渐增加,且改性气氛对表面官能团有较大的影响。经热处理改性后,沥青基球状活性炭的浸润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5.
裴明德  王波  张丽霞  汤云辉  严辉 《功能材料》2013,(20):2940-2944
通过水热法在铜表面成功制备了一层具有纳米机构的超亲水薄膜,其表面的接触角可达到6°。随后用氟硅烷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使表面由超亲水变成了超疏水,接触角达到了156°,滚动角小于10°。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等技术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表征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铜表面的片状结构为氧化铜。扫描电镜对铜表面形貌观察显示,温度、反应时间对表面的形貌影响比较大。片状结构之间的空隙和低表面的修饰是导致超疏水性能的主要原因。将铜超疏水表面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底一段时间,取出后对其接触角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超疏水性能消失,接触角变小。  相似文献   
96.
《合成纤维工业》2016,(6):30-33
比较了国产芳纶Ⅲ与芳纶1414以及进口Twaron纤维的表面性能;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芳纶Ⅲ的表面进行改性,研究了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工艺条件以及处理前后芳纶Ⅲ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国产芳纶Ⅲ的表面存在不均匀的浅沟槽,比芳纶1414和Twaron纤维表面粗糙,其表面浸润性较差,但却优于芳纶1414和Twaron纤维;空气等离子体处理芳纶Ⅲ的最佳条件为放电功率65 W,空气放电气压2 000 Pa,处理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处理的芳纶Ⅲ表面接触角由未处理时的55.8°降至41.5°,纤维的浸润性能得到改善,而其力学性能和大分子结构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7.
基于胶接蜂窝夹层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出通过改善工艺参数来提高树脂对蜂窝夹层结构浸润性的方法。简要分析了蜂窝结构浸润现象的机理,通过试验观测研究了热压工艺参数对蜂窝夹层结构浸润效果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能够有效改进树脂对蜂窝夹层的浸润效果,其中升温速率对浸润性能的改善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98.
材料表面的细菌粘附常引起食品腐败或植入性感染,有时甚至会引发疾病,而控制细菌在材料表面的初始粘附能够减少这些安全隐患。作者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表面浸润性的材料,并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常见致病菌共同培养,系统地研究了材料表面浸润性对细菌粘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材料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其抗细菌粘附能力显著提升。另外,表面带负电材料的抗菌能力更强。这些结果能够帮助理解细菌在材料表面粘附的内在机理,同时有助于抗菌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析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自2004年至2010年12月来我院经内镜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121例病例,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6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诊断与术前活组织检查诊断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63例患者中,术后诊断为浸润性腺癌的患者共有23例(36.5%),腺瘤患者共有40例(63.5%);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共有58例患者中,术后诊断为浸润性腺癌的患者共有50例(86.3%),腺瘤患者共有8例(13.8%)。73例浸润性腺癌患者中,有2例伴有肝脏转移,4例有组织转移,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患者9例。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术前术后诊断差异较大,诊断时应警惕存在浸润性癌的可能性,对于一些疑似病例可进行临床综合诊断以排除癌变的可能,避免造成诊断失误耽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