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69篇
  免费   5390篇
  国内免费   3536篇
电工技术   4785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3325篇
化学工业   15187篇
金属工艺   1325篇
机械仪表   2413篇
建筑科学   3989篇
矿业工程   2633篇
能源动力   2144篇
轻工业   1513篇
水利工程   1264篇
石油天然气   9423篇
武器工业   270篇
无线电   47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78篇
冶金工业   3280篇
原子能技术   151篇
自动化技术   10203篇
  2024年   1430篇
  2023年   4577篇
  2022年   5353篇
  2021年   5252篇
  2020年   3895篇
  2019年   3370篇
  2018年   1312篇
  2017年   1553篇
  2016年   1579篇
  2015年   1725篇
  2014年   3313篇
  2013年   2610篇
  2012年   2845篇
  2011年   2731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602篇
  2008年   2656篇
  2007年   2211篇
  2006年   2070篇
  2005年   2126篇
  2004年   1853篇
  2003年   1641篇
  2002年   1354篇
  2001年   1231篇
  2000年   1019篇
  1999年   832篇
  1998年   779篇
  1997年   674篇
  1996年   639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300篇
  1989年   29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针对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新型技术燃煤烟气脱氯工艺过程对烟气温度的影响问题,在300 MW机组搭建现场试验台,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发现,当脱硫废水实现有效减量,达到动态平衡时,烟道内的始末烟温降约为2.5~2.7℃,降温后的烟气温度依然远高于尾部酸露点温度,从烟气温度的角度论证了燃煤烟气脱氯工艺的可行性。现场试验还比较了顺喷和逆喷两种不同的雾化方式,发现逆喷能增大烟气与碱液接触面积、使其混合均匀,流场烟温能够更快的向原始烟温靠近,且更加适应变工况运行;若考虑实际工艺运行中的喷嘴磨损过程,顺喷方式仍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62.
冯惠文 《齐鲁石油化工》2006,34(3):333-335,341
阐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方法和预硫化对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介绍了国外公司在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领域的发展近况,同时对国内相关单位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3.
 以Si-MCM-41、Al-MCM-41(1) (n(Si)/n(Al)=15)、Al-MCM-41(2) (n(Si)/n(Al)=10)以及用NH4NO3或HAc的醇溶液分别与Si-MCM-41离子交换所得的H-MCM-41(N)和H-MCM-41(H)为载体制备了系列Ru/MCM-41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和H2-TPR表征了负载Ru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及Ru在各种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以0.5%(质量分数)苯的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298K、3.0MPa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苯液相加氢反应性能,并与Ru/HY、Ru/H和Pt/MCM-41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载体MCM-41的n(Si)/n(Al)和表面化学组成等性质对Ru在其表面上的分散状态、还原性及催化性能均有影响。对苯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其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加氢反应速率常数按照Ru/Al-MCM-41(2)相似文献   
64.
2006年6月17日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总承包的神华煤液化炼油工程中重达2100t的加氢反应器顺利吊装就位。2100t加氢反应器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重的加氢反应器;反应器总高57.77m,主体材质为2.25Cr-1Mo^-1/4V锻钢;采用应力分析法设计。  相似文献   
65.
作者在文中评述了天然气净化使用的几种主要方法如醇胺法、膜处理法等.指出了各方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天然气净化工艺发展的一些建议。认为应在成熟的天然气脱硫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现同时脱硫脱碳。并且指出膜分离过程与常规分离过程的组合是今后膜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动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6.
储层泥浆侵入深度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浆侵入半径的确定尚缺乏严格的验证标准.以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离子扩散方程为基础,结合储集层特点,研究了不同储层参数下泥浆滤液对地层的侵入特性.数值模拟侵入时间选取10 d和20 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侵入半径在渗透率不变的情况下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孔隙度不变的情况下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渗透率和孔隙度都发生变化时,泥浆侵入半径一般随孔隙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依据这种关系对测井资料约束处理,得到的泥浆侵入半径较客观地反映了地层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67.
Na+、K+离子交换对Co-Mo/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偏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作硅源制备了MCM-41(分别记作MCM-41(S)和MCM-41(T))分子筛,并用Na2C2O4和K2C2O4对MCM-41(S)进行了碱金属离子交换改性。以质量分数0.8 %的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不同MCM-41担载的Co-Mo硫化物催化剂对DBT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CM-41担载的Co-Mo催化剂加氢活性较低,DBT主要通过直接脱硫反应路径脱硫。其活性顺序为:Co-Mo/MCM-41(T)>Co-Mo/MCM-41(S)>Co-Mo/MCM-41(K)>Co-Mo/MCM-41(Na)。UV-Vis结果表明,部分Co与MCM-41(S)中少量Al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CoAl2O4,是造成Co-Mo/MCM-41(S)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而在Co-Mo/MCM-41(K)和Co-Mo/MCM-41(Na)中,除CoAl2O4物种之外,碱金属的引入还促进了Co3O4物种的形成,使其活性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68.
以草酸乙醇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不同的沉淀次序(并流、反加和正加)制备了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3种复合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反加法和正加法均形成类胶体沉淀,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较大。IR研究发现,催化剂在1101cm-1处表现Cu/Zn/Al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之间相互作用的IR吸收峰强度与其催化活性间存在对应关系。XRD结果表明,并流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中有铜锌同形取代现象,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9.
载体对钯基选择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基催化剂,考察载体结构、织构及组成对其加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技术(TPR-H2、TPDCO)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相应分析。结果表明,Al2O3载体中以高温1100℃焙烧后形成的占晶型具有更高的乙烯选择性。Pd基催化剂的Al2O3载体预先修饰MgO或CeO2后,能获得良好的金属分散度和适宜的反应物的吸附及产物的脱附特性,使得在高氢/炔体积比下催化剂样品上乙烯收率也维持在80%左右。在非Al2O3型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与金属Pd存在强相互作用的TiO2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越,最优样的乙烯收率达到95%。催化剂表面的Pd^hHx物种和Pd—C结合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H2吸附活化和乙烯脱附能力,这对选择加氢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加工高酸油品加氢反应进料加热炉炉管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加氢装置反应进料加热炉炉管经常出现的晶间腐蚀的形成原因、控制方法以及近年来油品中出现的环烷酸对炉管的腐蚀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综合考虑强度和防止这两种腐蚀的炉管选材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