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595篇 |
免费 | 14204篇 |
国内免费 | 709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741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3612篇 |
化学工业 | 24806篇 |
金属工艺 | 15426篇 |
机械仪表 | 18351篇 |
建筑科学 | 31994篇 |
矿业工程 | 9769篇 |
能源动力 | 9619篇 |
轻工业 | 13878篇 |
水利工程 | 10340篇 |
石油天然气 | 12331篇 |
武器工业 | 4274篇 |
无线电 | 1085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920篇 |
冶金工业 | 11131篇 |
原子能技术 | 2219篇 |
自动化技术 | 46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6篇 |
2024年 | 3462篇 |
2023年 | 6239篇 |
2022年 | 7211篇 |
2021年 | 9031篇 |
2020年 | 8190篇 |
2019年 | 6337篇 |
2018年 | 2920篇 |
2017年 | 4753篇 |
2016年 | 5460篇 |
2015年 | 6549篇 |
2014年 | 12098篇 |
2013年 | 9540篇 |
2012年 | 11573篇 |
2011年 | 11249篇 |
2010年 | 10016篇 |
2009年 | 10423篇 |
2008年 | 12157篇 |
2007年 | 9796篇 |
2006年 | 8687篇 |
2005年 | 8646篇 |
2004年 | 7357篇 |
2003年 | 6592篇 |
2002年 | 5956篇 |
2001年 | 5617篇 |
2000年 | 4780篇 |
1999年 | 4227篇 |
1998年 | 3861篇 |
1997年 | 3929篇 |
1996年 | 3729篇 |
1995年 | 3525篇 |
1994年 | 3153篇 |
1993年 | 2772篇 |
1992年 | 2718篇 |
1991年 | 2680篇 |
1990年 | 2279篇 |
1989年 | 2094篇 |
1988年 | 363篇 |
1987年 | 229篇 |
1986年 | 136篇 |
1985年 | 108篇 |
1984年 | 95篇 |
1983年 | 93篇 |
1982年 | 75篇 |
1981年 | 70篇 |
1980年 | 46篇 |
1979年 | 13篇 |
1965年 | 4篇 |
1959年 | 6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本文论述了颗粒大于0.08mm的粗粉煤灰的形貌特征,物理特性,压碎试验及在混凝土,砂浆中的掺用效果,提出了掺用意见。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不排水强度低于20kPa的超软弱河道边坡的施工方法,碎石桩单桩和复合地基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提供了由测试数据获得的抗剪强度指标与面积置换率的关系、充盈系数与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的关系。用实测碎石桩复合地基抗剪强度计算了施工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其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实例表明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人工河堤淤泥土层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6.
造壳砼是近年来国内推出的一种砼搅拌新工艺,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次投料,在骨料表面造成一层水泥浆壳。该工艺可明显改善砼内部的孔隙结构,增强骨料与基材的界面粘结.减少了初始裂缝。可以在不增加设备和延长搅拌时间的前提下.利用现有施工条件提高砼强度15%-25%,并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他物理力学性能,或可节约水泥10%-15%。 相似文献
97.
对沥青混合料不同级配组成、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行沥青混合料耐流动性改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可供国内道路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
简要介绍油漆车间全面通风设计概况,以及如何解决空气处理流程、气流组织方案、风量及热负荷计算等。 相似文献
99.
PG—308道路聚合物混凝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大量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在道路、桥梁、下水道、隧道、地铁等市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环境污染及长期超负荷使用等诸多因素,致使在市政设施中原有或新建的一些水泥混凝土构筑物出现一些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缺损,如常见的蜂窝麻面,漏浆露筋,裂缝剥落,化学锈蚀以及各类构筑物在功能方面引起的缺损。 本研究针对各种常见缺损的特性分别进行了路面的评价;筛选补强材料;确定工艺参数;制定补强工艺;组织典型缺损补强效果评估等试验与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 相似文献
100.
钢筋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的抗火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考察钢筋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的火灾反映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均须进行高温试验,高温(抗火)试验需要测定和控制试件及其所处环境的温度,其具有一定特点和难度。本文介绍了高温下、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条件、量测手段、结构构件的失效判别等方面内容,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