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5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04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提高乳制品中益生菌的存活力是目前益生菌乳制品研制与开发的技术关键.本文根据益生菌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国内外益生菌乳制品研究开发进展,探讨了菌种(株)、菌种(株)之间的相互关系、营养基质、生产工艺、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对乳制品中益生菌存活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与技术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益生菌乳制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通过研究分析功能性酸乳中双歧杆菌和各种乳酸菌在BBL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及菌体形态,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准确对每种益生菌单独计数的新方法,从而可直观地观察到各种益生菌的生长活度,免除了传统方法计数不同有益菌数要用不同培养基的繁琐,为生产和检测提供了依据;还对功能性酸乳的混合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菌种比例,按嗜热链球菌3%、保加利亚乳杆菌2%、嗜酸乳杆菌4%、双歧杆菌10%接种,39℃发酵11~13h,酸乳产品既保持了普通酸乳的良好口感和风味,又保证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活菌数在贮存期内均大于108cfu/mL,增强了酸乳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3.
以青稞酶解液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起始pH、发酵温度、益生菌接种量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并以发酵酸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益生菌发酵青稞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起始pH值为7.3,发酵温度41 ℃,接种量4.7%,发酵时间72 h,可得到酸度68.67 °T活性益生菌发酵青稞饮料。  相似文献   
34.
益生菌对奶酪和酸奶的营养价值、感官特性和生理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综述了益生菌的选择标准以及益生菌对奶酪、酸奶生产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益生菌发酵剂配比条件下酸奶制品的质地和综合口感.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噬热链球菌为411;分别制作发酵种子用于酸奶的生产,可以使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4.9x107 cfu/ml.采用添加菊粉、大豆低聚糖和低聚果糖等益生素,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活菌数目提高.  相似文献   
36.
复合益生菌发酵雷竹笋是以雷竹笋为主要原料,经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四种益生菌发酵,研制出的一种集四种益生菌和雷竹笋营养的养生保健于一体的新型发酵竹笋食品。通过试验添加了四种益生菌的竹笋风味得到明显改善,研究在不杀死益生菌的前提下低温冷藏不变质的时间。  相似文献   
37.
将嗜酸乳杆菌PB1、A878和链球菌以1∶1比例混合培养后,测共生菌株发酵液对肠道致病菌的抑制性,以单菌株做对照,同时测定了共生菌株降解培养基中胆固醇的能力。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PB1和链球菌M1、A30具有较好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38.
采用交叉划线法、径向划线法、琼脂扩散法及液体共培养法评价各益生菌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4 株具代表性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从20?株益生菌中筛选出同时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及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将筛选出的益生菌添加到羟丙基纤维素、丙三醇及魔芋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制备生物活性抑菌膜,并对抑菌膜中益生菌的存活情况及抑菌膜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交叉划线法及径向划线法实验结果一致: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株,特别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对4?株目标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琼脂扩散法实验表明: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培养液、上清液和菌悬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液体共培养法实验表明:乳酸菌L. paracasei CICC 20241先于致病菌接种时表现出更高的生长活性和拮抗活性。此外,本实验制备的抑菌膜是L. paracasei CICC 20241菌株的良好载体,适宜该菌株的生长存活并对目标致病菌表现出持续的抗菌活性,对于开发鲜食食品的包装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9.
从传统乳酸菌中分离获得6株产α-半乳糖苷酶的益生菌,研究了它们分解代谢豆乳中α-低聚糖和醛类物质的特性。首先分析了益生菌所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接着探讨了益生菌在豆乳中37℃培养48 h期间,样品中α-低聚糖代谢水平,醛类物质的降解率。pH值变化和蛋白水解活性。结果表明,益生菌表现出不同的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乳双歧杆菌B12.0501所产α-半乳糖苷酶活性最高,达到21.8U/mL。豆乳中α-低聚糖和醛类物质的降解程度依赖于菌株类型和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40.
背景:近20年来,工业国家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目的: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益生素在早期炎症反应有潜在的控制作用.方法:27名平均年龄4.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未曾接触过其他婴儿或其他配方奶粉)确诊患有特应性湿疹.患儿停止母乳喂养后分组,分别服用含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或乳酸杆菌LGG(ATCC 53103)或不含益生菌的完全水解乳清配方奶粉.本实验分别检测了炎症范围和程度,婴儿生长和营养情况,循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浓度,血清中可溶性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甲基组胺和尿嗜酸粒细胞蛋白-X.结果: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评分)可显示特应性湿疹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母乳喂养期,SCORAD指数为16(7-15),中位数(四分位差).同服用未添加益生菌配方奶的患儿相比,两个月后,服用添加益生菌配方奶的患儿有明显好转;X<'2>=12.27.P=0.002.添加双歧杆菌Bb-12组的患儿SCORAD评分降至0(0~3.8),乳酸杆菌组的SCORAD降至1(0.1~8.7),与未添加组评分形成对比--13.4(4.5~18.2),中位数(四分位差).同时检测发现可溶性CD4的血清浓度和尿嗜酸性粒细胞蛋白X均降低.结论:本实验首次证明特异益生菌种对过敏炎症反应的帮助.数据进一步说明益生菌可能抵抗炎症反应的肠道环境.当宿主体内新产生的抗体敏感性不强时,这些益生菌株联合作用,可帮助婴儿度过断奶期.因此益生菌为过敏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食物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