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01篇 |
免费 | 1875篇 |
国内免费 | 24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94篇 |
综合类 | 2157篇 |
化学工业 | 8080篇 |
金属工艺 | 4069篇 |
机械仪表 | 1882篇 |
建筑科学 | 1274篇 |
矿业工程 | 949篇 |
能源动力 | 679篇 |
轻工业 | 1157篇 |
水利工程 | 330篇 |
石油天然气 | 939篇 |
武器工业 | 206篇 |
无线电 | 639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62篇 |
冶金工业 | 3898篇 |
原子能技术 | 503篇 |
自动化技术 | 19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4篇 |
2023年 | 835篇 |
2022年 | 1035篇 |
2021年 | 1204篇 |
2020年 | 816篇 |
2019年 | 910篇 |
2018年 | 439篇 |
2017年 | 684篇 |
2016年 | 651篇 |
2015年 | 891篇 |
2014年 | 1777篇 |
2013年 | 1372篇 |
2012年 | 1753篇 |
2011年 | 1844篇 |
2010年 | 1669篇 |
2009年 | 1761篇 |
2008年 | 1982篇 |
2007年 | 1711篇 |
2006年 | 1770篇 |
2005年 | 1774篇 |
2004年 | 1607篇 |
2003年 | 1492篇 |
2002年 | 1260篇 |
2001年 | 1192篇 |
2000年 | 1077篇 |
1999年 | 921篇 |
1998年 | 963篇 |
1997年 | 880篇 |
1996年 | 881篇 |
1995年 | 960篇 |
1994年 | 914篇 |
1993年 | 709篇 |
1992年 | 722篇 |
1991年 | 668篇 |
1990年 | 632篇 |
1989年 | 596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硅晶片是微电子工业的基本建筑模块。用于制备集成电路的硅晶片的尺寸在稳步增大, 因为晶片越大,每一加工步骤中所产生的部件也就越多。当晶片的直径增加到300mm或者更大时,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损坏,而且在制 相似文献
992.
聚合物共面波导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聚合物材料BPAN-NT设计并初步成功制作了共面波导(CPW)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用反应离子刻蚀(RIE)的方法制作脊波导,通过电晕极化使芯层有电光效应,利用电镀方法制作厚行波电极。对调制器的各项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测得调制器的微波损耗系数0α=0.9 dB/cm.(GHz)1/2、在1.317μm波长上Vπ=250 V,由此算得芯层材料的电光系数3γ3=3.7 pm/V,同时测得消光比为13.49dB、插入损耗为18.6 dB,在8 GHz的微波频率上观察到了调制光信号,理论计算3 dB光调制带宽为43.77 GHz。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硅材料在1.1~8.5 μm有非常低的吸收损耗,因此硅基光电子学有望扩展到中红外波段。并且随着通信窗口扩展、气体分子检测、红外成像等应用需求的出现,硅基中红外波段器件研发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在中红外波段硅基光电子器件中,硅基调制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长波光通信链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还可以应用在片上传感系统中提高信噪比、实现光开关等功能。研究发现,相比于近红外波段,硅和锗材料在中红外波段有更强的自由载流子效应和热光效应,因此,基于硅基材料的中红外调制器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系统总结了中红外硅基调制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基于硅和锗材料的电光调制器以及热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中红外硅基调制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8.
999.
A vertical two-terminal silicon PNPN diode is presented for use in a high-density memory cell. The device design for high-speed operations was studied with experiments and calibrated simulations, which proves that the proposed memory cell can be operated at nanosecond rang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ower dissipations were also studied, which indicated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mory cell for VLS1 applications. Moreover, the memory cell is compatible with CMOS process, has little impact from process variation, and has goo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000.
硅通孔(TSV)三维封装因其独特的工艺而备受关注,然而内部缺陷的检测一直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无接触、高效率等优点,为实现对TSV内部典型缺陷的识别与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主动激励的TSV内部缺陷分类识别方法。以激光为辐射热源,充分激发TSV内部缺陷,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掌握不同内部缺陷在主动激励下的外部温度分布表现规律;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外部温度分布结果的训练,实现内部缺陷的分类识别。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典型TSV内部缺陷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识别准确率可达97.12%。利用主动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实现了对TSV内部缺陷的有效检测,为三维封装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