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64篇 |
免费 | 786篇 |
国内免费 | 5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59篇 |
综合类 | 1174篇 |
化学工业 | 6021篇 |
金属工艺 | 1199篇 |
机械仪表 | 552篇 |
建筑科学 | 774篇 |
矿业工程 | 751篇 |
能源动力 | 224篇 |
轻工业 | 1353篇 |
水利工程 | 365篇 |
石油天然气 | 548篇 |
武器工业 | 68篇 |
无线电 | 5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06篇 |
冶金工业 | 993篇 |
原子能技术 | 203篇 |
自动化技术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4篇 |
2023年 | 454篇 |
2022年 | 699篇 |
2021年 | 617篇 |
2020年 | 552篇 |
2019年 | 513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357篇 |
2016年 | 389篇 |
2015年 | 504篇 |
2014年 | 961篇 |
2013年 | 757篇 |
2012年 | 994篇 |
2011年 | 934篇 |
2010年 | 897篇 |
2009年 | 917篇 |
2008年 | 922篇 |
2007年 | 885篇 |
2006年 | 839篇 |
2005年 | 750篇 |
2004年 | 715篇 |
2003年 | 570篇 |
2002年 | 421篇 |
2001年 | 376篇 |
2000年 | 343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255篇 |
1997年 | 281篇 |
1996年 | 294篇 |
1995年 | 288篇 |
1994年 | 229篇 |
1993年 | 210篇 |
1992年 | 190篇 |
1991年 | 181篇 |
1990年 | 141篇 |
1989年 | 134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饮水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供水安全与水质稳定的基本需求,应进一步完善净水工艺,加快市政给水厂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转型。考虑到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超滤膜净水工艺的显著净水效果与应用优势,文章结合我国安徽地区某市水厂的改造建设工程,就该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0 引言这项研究的测定工作,是于1941~1942年期间由国家标准局完成,已公布的N_2除外。十种蒸气是:N_2、O_2、H_2、Ar、CO、CO_2、CH_4、C_2H_6、C_3H_8、C_4H_(10)。十二种炭吸附剂的原料包括:椰子壳、褐煤、烟煤、木料和骨。仪器及N_2吸附(78°和90°K)的结果已于 相似文献
66.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多铁性材料已经成为传感器、微波器件、数据存储、自旋电子学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智能材料与器件方向显示出可观的应用潜力。BiFeO_3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材料Bi_(1-x)AxFeO_3(A=La,Nd,Sm)、BiFe_x B_(1-x)O_3(B=Ni,Mn,Co)的发现使得多铁性材料获得了更迅猛的发展。这类材料属于单相钙钛矿氧化物型多铁材料,在室温以上同时具有铁电、压电、介电、电光、铁磁、光伏、磁电耦合、光催化等效应。BiFeO_3作为一种单相多铁性材料,与同类的多铁性材料相比,其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尼尔温度以及较小的光学禁带宽度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然而,在制备BiFeO_3的过程中,部分Fe~(3+)向Fe~(2+)转变,并且铋元素熔点较低容易挥发,产生大量的氧空位,造成漏电流较大,很难得到具有较高剩余极化强度的样品;并且BFO薄膜室温下弱的磁性等性质使其实际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改善制备条件和参数,使用更先进的制备方法,改用更合适的衬底材料及进行离子掺杂等,以制备多层复合薄膜。其中,离子掺杂对减小漏电流,提高铁电性及室温磁性方面的效果最为理想。各国研究者已经制备出比纯BiFeO_3材料性能更好的掺杂和复合BiFeO_3材料。在不同的位置掺杂多种元素较掺杂单一元素能更好地改善材料的性能。最新报道的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个混合掺杂离子Bi_(0.88)Sr_(0.03)Gd_(0.09)Fe_(0.94)Mn_(0.04)Co_(0.02)O_3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增加到108μC/cm~2,显著高于La、Mn、Zn等元素单掺杂得到的极化强度(69.47μC/cm2)。同时,掺杂BiFeO_3薄膜的磁化强度比纯BiFeO_3薄膜提高了3~4倍。这可能是源于:掺杂离子抑制Bi3+的挥发和Fe3+的还原,减小氧空位和缺陷浓度,从而减小漏电流,进一步改善BiFeO_3薄膜的铁电性能;掺杂离子也会导致结构的畸变而打破其螺旋磁结构,从而产生较强的室温磁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BiFeO_3材料的结构及其掺杂元素的种类,然后讨论了A位、B位和AB位共掺杂离子对提高BiFeO_3薄膜弱的室温磁性以及减小漏电流、提高铁电性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负载氧化锌活性炭对苯的吸附性能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波活化处理废触媒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微结构分析,发现活性炭具有孔隙发达,微孔贯穿性好的结构,孔隙中负载了少量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氧化锌.采用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0℃、30℃和40℃活性炭对苯的吸附等温线,并用Langmuir方程进行了数据拟合,且适合于该方程.同时计算了平均吸附热(△H),吸附自由能(△G),吸附熵... 相似文献
68.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水厂中生物活性炭池和砂滤池反冲洗水占水厂总水量的2%~6%,反冲洗水中的生物风险对其安全回用至关重要。该研究对生物活性炭池和砂滤池反冲洗水进行了一年的调查和跟踪,滤池反冲洗可以有效去除滤料表面的生物量,随着季节、反冲洗周期和反冲洗时间的变化,滤池反冲洗水中生物量随之变化。利用16S rDNA基因测序表征反冲洗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活性炭池和砂滤池反冲洗水中门水平的优势菌种均为变形菌门,在变形菌门中主要为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生物活性炭池反冲洗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较大。随着反冲洗时间的延长,反冲洗水中的生物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期冲洗水中的生物量远高于后期,建议在反冲洗初期,更多关注反冲洗水的生物风险。 相似文献
69.
利用小试试验和实际水厂调研结果,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应对典型藻源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突发污染的处理效能,探讨了该工艺对水厂应对突发污染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O3氧化可有效去除水中2-MIB,实际水厂设计条件下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其去除效果与O3投加量和氧化时间直接相关。BAC单元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2-MIB,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其去除效果与活性炭使用年限及过水流速有关。O3-BAC工艺整体改善了出水水质,并可以有效提升水厂应对2-MIB的能力,其最大应对质量浓度在1 000 ng/L以上,对2-MIB的去除率高于99%。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在应急处理后活性炭可能出现的污染物持续释放问题以及活性炭的适当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70.
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工艺是水厂深度处理的方法之一。文中通过对某上向流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水厂的活性炭粒径、孔积率、比表面积强度、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强度、装填密度及灰分等参数选择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对该水厂出水水质进行了总结。结论如下:(1)在进水负荷为500~1 000 m3/h情况下,炭层膨胀率为11.8%~30.8%,炭层可整体处于微膨胀状态;(2)进水TOC质量浓度为1.30~3.60 mg/L情况下,深度处理工艺对TOC平均去除率为71%,较常规工艺提升25%;(3)进水CODMn质量浓度为1.18~4.66 mg/L情况下,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臭氧活性炭工艺单元对CODMn的去除率约为25%;(4)以CODMn去除效果作为炭池反冲洗指导参数,在气温为17~33℃条件下,过滤周期为8 d较为合适。以上结论可为亚热带地区上向流活性炭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