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5篇
化学工业   760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68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9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成果。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磺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合二中区ASP驱,给出了ASP配方中磺酸盐在油水比(体积)为1:1时的分配系数,文中还介绍了用多维液相色谱法分别原油中的石油磺酸盐,该项研究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ASP的现场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驱油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在矿物上的吸附是引起表面活性剂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机理,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田几种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4种岩石骨架矿物上的最大吸附量多数为1mg^*g^-1 以下,而2种黏土矿物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mg^*g^-1以上,反映出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损失多发生在黏土上。曲线拟合分析表明,Freundlich模型不能描述重烷基苯磺酸盐在矿物上的静态吸附特征,有关Langmuir模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3.
以海明1622为滴定剂,以亚甲基蓝一甲基橙混合物为指示剂,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通过对影响滴定因素的考查,确定了滴定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5:1,配成含有0.1%亚甲基蓝和0.02%甲基橙的混合指示剂,加量在4~8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终点颜色变化,其变化特点为上相由粉红色至蓝色,下相由蓝色至绿色。用该方法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终点清晰,干扰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74.
孤岛油田东区属于高温高钙普通稠油油藏,地层温度71℃,配注水钙镁离子230 mg/L,地面原油粘度1 500 m Pa·s~3 000 m Pa·s,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本文针对孤岛油田东区II类油藏温度高,钙镁离子含量高,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通过增加石油磺酸盐(SLPS)相对分子质量、调整SLPS及非离子活性剂gd-1复配比例提高体系界面活性和抗钙能力,设计出了适合用于目的区块的高效二元驱配方,其抗钙镁能力大于500 mg/L,界面张力4.4×10-3m N/m,室内提高采收率17.4%。配方于2010年应用于孤岛东区北Ng3-4单元,矿场取得了很好的降水增油效果,已经累计增油87.7万t,提高采收率5.98%。孤岛东区二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的成功为今后高温高钙稠油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5.
混合溶液中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石油羧本盐与磺酸盐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不同的存在形式,研究并建立了石油羧酸盐-磺酸盐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方法,即分步滴定的方法,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用百里酚蓝-次甲基蓝酸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磺酸盐的含量,从总含量中扣除磺酸盐的含量即为羧酸盐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性强,已成功运用于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体系中无机盐和聚合物的存在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6.
高温高盐油藏S/P二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斌 《油田化学》2005,22(4):336-339
针对高温(98℃)、高盐(矿化度122.4 g/L)、不宜使用含碱驱油剂的中原胡12块砂岩油藏,实验考察了S/P二元复合驱替液的配方和性能。实验温度98℃,实验溶液用矿化度122.4 g/L、Ca2++Mg2+1.0 g/L的油田污水配制,实验原油地下密度0.8236 g/cm3,地下粘度9.11 mPa.s。从11种商品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的石油磺酸盐MJ2和DQ,0.4%溶液的界面张力平衡值达10-3mN/m超低值。M=1.7×107、2.4×107的商品HPAM Y1、Y2与MJ2、DQ(0.3%)的二元体系粘度(7.34 s-1,下同)很低,<4 mPa.s,疏水基摩尔分数为0.20%、0.25%的商品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AP-P5的二元体系粘度高,当聚合物浓度为1.5 g/L时MJ2/AP-P5体系的粘度>50 mPa.s。1.5 g/L AP-P5/MJ2和DQ体系在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1%~0.3%时出现宽的高粘度峰。AP-P5/MJ2和DQ体系在11000 r/min剪切0.5分钟后静置时,60分钟粘度恢复率为80%,10小时为85%。在天然岩心中注入0.25PV 0.05%~0.50%MJ2/1.5 g/L AP-P5体系,采收率随MJ2质量分数增大而提高,MJ2为0.25%时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图5表2参1。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求石油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后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选出直链和支链的石油磺酸盐与石油羟酸盐复配,并测定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复配后的界面活性。发现直链的石油磺酸盐复体系要优于支链的碘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由此讨论了复配效果和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分子结构及亲水亲油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表面出很好的复配效应,而支链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8.
助剂SJT-B是10%的磷硅酸盐胶体溶液,含有Na^+和K^+、SiO3^2-和PO4^3-等离子,在活化状态下一部分SiO3^2-和PO4^3-生成具5个负电荷的聚磷硅酸根链状阴离子,后者可结合Ca^2+、Mg^2+而形成纳米磷硅酸盐胶态粒子,避免结垢并防止金属腐蚀。以助剂SJT-B代替NaOH,用大庆油田回注污水配制SJT-B/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三元复合溶液,取SJT-B浓度为1.0-8.0 g/kg,石油磺酸盐浓度为0.5-4.0 g/kg,聚合物浓度为1.2 g/kg,按排列组合法得到25个实验配方。对照NaOH/石油磺酸盐/聚合物溶液组成为12/3.0/1.2 g/kg,初配黏度(45℃,7.34s^-1)27.3 mPa·s,界面张力(45℃)3.20×10^-3mN/m。初配各实验配方溶液黏度31.2-44.8 mPa·s,45℃老化30天后黏度降低率2.71%-36.97%;初始界面张力最低值1.13×10^-3mN/m,最高值4.34×10^-2mN/m,在界面活性图上,10^-3mN/m超低界面张力区出现在高SJT-B和烷基苯磺酸盐区,老化后该区扩大。筛选出的SJT-B/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组成为4.0/3.0/1.2 g/kg,其初始黏度为37.1 mPa·s,老化后黏度降低3.77%,初始界面张力1.79×10^-2mN/m。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79.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在大庆投入现场试验。该项三次采油试验具体被称为“三元复合驱弱碱化矿场试验”,试验区的面积达3.58km2,石油地质储量达548.6×104t,地质储量丰度达153.24t/km2,区内共有采出与注入井60口。这样的试验规模,国内外罕见,可称世界第一。一般地,在注水油田实行聚合物驱,原油采收率比单纯水驱可以再提高8%~12%,而三元复合驱的原油采收率比单纯水驱可以再提高20%~25%.克拉玛依油田曾在二中区成功地开展过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据测算原油采收率比水驱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80.
 采用旋转液滴法测定了在不同碱浓度下自制的3种结构烷基芳基磺酸盐(C19-4S、C19-6S、C19-8S)与大庆六厂原油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分别考察了磺酸盐结构、强碱和弱碱浓度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最小值(DIFTmin)和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DIFTequ)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自适宜碱浓度下,3种结构烷基芳基磺酸盐均可使大庆六厂原油-表面活性剂-碱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值 (10-3mN/m);随芳环在烷基芳基磺酸盐长烷链上的位置向烷链中心移动,达到DIFTmin、DIFTequ所需的强碱或弱碱的浓度降低,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