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21篇 |
化学工业 | 3027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66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轻工业 | 60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9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428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437篇 |
2013年 | 415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56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1.
宜兴紫砂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逐渐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经日臻完美、丰富。紫砂陶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经历代艺人的相传,在造型艺术制作上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82.
紫砂陶艺自明代供春以来.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可谓源远流长,且由于历代众多艺人的创造性劳动.技艺水平不断提高,每个时期均有新品问世.并出现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名工巧匠。现今已呈现名手林立、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紫砂陶艺造型丰富、变化无穷,各式茶壶、花瓶、花盆和陈设品是我国陶瓷美术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品种。按其不同的形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83.
公元十二世纪初,正值我国北宋(960—1279)时期,陶瓷生产十分发达,五大名窑已趋成熟。地处吴文化中心的宜兴.以产高温釉陶驰名南北。在太湖西岸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使陶瓷生产产生了独特的人文特征.丰富的陶土矿源和优越的地域环境是产生这种特征的基础。从陶土矿源中发现的紫砂陶土并由此制作的紫砂陶器引领了这种特征的:史化传统的形成。至公元十六世纪的初叶(明代正德年)。 相似文献
84.
紫砂花货作为宜兴紫砂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对动植物自然形态的真实写照。从宜兴紫砂早期的残器中不难发现有很多仿生形象作品.如狮、虎、羊头、龙兽之类的捏塑作为紫砂壶的嘴、盖、把、钮等附件,整个形体完美大方,有妙趣天成之感.现代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加进了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文化意蕴.强调纯朴天真之自然表现,所谓“方圆不拘于规矩, 相似文献
85.
紫砂泥是大自然赋予江南宜兴的恩泽,因其丰富的天然色彩被称为“五色土”,本文简要介绍紫砂泥的分类、颜色、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6.
87.
代表作是指在一个或一种艺术流派众多的作品中,最能反映出作者独特风格或流派特色的一件或少量的作品。在紫砂领域能为时人、后人所公认的,对后世能产生深远影响的代表作也是比较多的。如明代时大彬的"如意纹盖三足壶"、"雕漆四方执壶",惠孟臣的"朱泥水平壶",清代陈曼生的"曼生十八 相似文献
88.
一把竹刀修整,在陶艺者娴熟、轻巧的制作下,一团紫砂泥巴瞬间变成了一个精美的紫砂壶雏形,从此牵动了多少爱陶者的心,这是多么美妙而又真实的生活场景啊!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里,就有这样一把名为"风卷葵"的紫砂壶(见图1) 相似文献
89.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和文字之后,命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命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一个简单的命名,浓缩着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紫砂作为一种从生活品逐渐升华到艺术品的特色陶瓷,自宋代出现 相似文献
90.
随着紫砂艺术的发展,紫砂艺术家对紫砂艺术诸多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作为紫砂后人,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紫砂艺术中的继承与创新。大家在这一方面都已各抒己见,深入讨论。很多前辈在这方面也有了很深的研究,这些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潜心学习。回顾十多年来从事紫砂陶艺制作的漫漫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枯燥乏味的艰辛,为总结经验,更好的前进,经反复思考,得出以下几点感悟,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