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96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74篇
武器工业   57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截至2004年4月26日,美国聚丁二烯橡胶(BR)产能总计为81.0万t/a纯胶(包括弹性体烃和增量油,不包括炭黑)。美国合成橡胶、Bridgestone/Firestone和Goodyear等3家公司的装置可生产溶聚BR或溶聚丁苯橡胶(SBR),Bayer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奥兰治的装置包括2.5万t/a乙烯基BR,  相似文献   
22.
液体橡胶     
液体橡胶因呈液态而得名。历史上最早的液体橡胶出现在1923年,是通过天然胶的干胶解聚而得。这种做法大量耗能,属于不具备实用意义的徒劳之举。到了1943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用合成方法制备的液体橡胶,即聚硫橡胶。不久又陆续出现了液体聚氨酯(PU)、液体硅橡胶、液体丁腈橡胶、液体氯丁橡胶等,还有无官能团液体聚丁二烯,以及两端带活性基团(如烯基)的遥爪型二烯烃类液体橡胶,它们的分子量仅几千。分子量越大,则粘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23.
以α-甲基萘锂(α-MNLi)为引发剂,二哌啶乙烷(DPE)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体系,研究了DPE/α-MNLi聚合温度与聚合物1,2-结构含量关系,合成了1,2-结构近100%的1,2-聚丁二烯(1,2-PB)和1,2-1,4-1,2-PB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1,4-PB与1,2-PB中单体浓度与反应速率呈一级方程关系;40℃时,生成1,4-PB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M)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国内外聚丁二烯橡胶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为1222.3kt/a。聚丁二烯橡胶生产企业有7个,总生产能力为404.8kt/a,其中燕山石化公司、齐鲁石化公司、锦州石化公司、巴陵石化公司、高桥石化公司、大庆石化公司和独山子石化公司的聚丁二烯橡胶装置生产能力分别为120,25.8,50,30,96.50.33kt/a。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聚丁二烯橡胶的用量、种类和结构以及粒径对高抗冲聚苯乙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环氧聚丁二烯胺化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醇胺为胺化剂,以酚类为催化剂制备了环氧聚丁二烯(EPB)的胺化反应产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胺用量及环氧值等因素对产物胺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90~160℃)、反应时间(0 5~9h)、m(催化剂)∶m(EPB)=(0~0 1)∶1、m(二乙醇胺)∶m(EPB)=(0 1~0 8)∶1,以及环氧值(3 0~7 6g/100g)可以提高产物胺值(20~100mgKOH/g)。  相似文献   
28.
秦秀敏  黄宝琛  闫枫  姚薇 《弹性体》2002,12(2):19-22
本工艺以Ti(OC4H9)4-Al(i-C4H9)3为催化剂合成乙烯基聚丁二烯,采用催化剂陈化方式,考察了陈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本体系高温陈化后可提高催化活性,降低Al用量;Ti-Bd-Al三元陈化的催化活性高于Ti-Al二元陈化;最佳陈化条件为n(Ti):n(Bd):n(Al)=1:20:20,70℃陈化1h;与未陈化和低温陈化聚合的产物相比,高温陈化产品的分子量和1,2-结构含量较高,凝胶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9.
12.3聚合物化学结构解析 高分子的性质与构成高分子性质的单体单元或异构(微观结构)单元的组成、健合形式、排列、分子量等有密切关系。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质与高分子的一次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聚丁二烯由1,3-丁二烯聚合制得,其生成物的键合形式有顺式-1,4-丁二烯单元及反式-1,4-和1,2-丁二烯单元,每个单元的含量在90%以上的高分子的拉伸强度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30.
《世界橡胶工业》2005,32(9):58-59
绝缘硅橡胶海绵胶片;内部涂层以改善脱戴性的弹性手套;大底及其制备;用作化妆粉扑的硅橡胶海绵;性能得到强化的聚丁二烯胶鞋部件及其制备;摩擦系数低的耐油乳胶海绵及其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