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Planning》2017,(8):1363-1367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膀胱癌大鼠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细胞膜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s A2,c PLA2)、前列腺素脱氢酶(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PGDH)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苦参碱高剂量组、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各20只。给予亚硝基胺灌胃建立膀胱癌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所有大鼠的膀胱质量、质量>200 mg膀胱所占比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并对各组大鼠COX-2、c PLA2及PGDH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的膀胱质量、质量>200 mg膀胱所占比例较低,其中塞来昔布组、苦参碱高剂量组低于苦参碱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肿瘤细胞凋亡指数较高,其中塞来昔布组、苦参碱高剂量组高于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COX-2阳性表达率较低,其中塞来昔布组、苦参碱高剂量组低于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COX-2、c PLA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其中塞来昔布组、苦参碱高剂量组低于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P<0.05);各药物组大鼠PGDH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其中塞来昔布组、苦参碱高剂量组高于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低剂量组(P<0.05)。结论:苦参碱能够明显抑制亚硝基胺诱发的大鼠膀胱癌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通路相关蛋白COX-2、c PLA2表达、促进PGDH蛋白表达有关,且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膀胱癌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结果15例膀胱癌中4例表现为膀胱壁增厚;10例表现为腔内结节及肿块,其中1例为多发,共3个病灶;1例为肿块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结论CT扫描能够准确诊断大部分膀胱癌病例。CT是膀胱癌手术及放化疗前及随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3.
光动力学疗法与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病理分期T1,T2的膀胱癌病人60例,随机分成3组进行治疗.试验组A[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光动力学治疗(PDT)]17例和试验组B(TURBT+PDT+膀胱内灌注化疗)15例,常规治疗对照组(TURBT+膀胱内灌注化疗)28例.试验组A和B(PDT组)在口服光敏剂CDHS801(200 mg/50 kg)24 h后进行PDT,能量密度为50 J/cm2.72 h后行TURBT手术,治疗期间不避光.试验组患者分别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或者不进行内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式进行TURBT手术和膀胱内灌注化疗.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A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A和B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5年生存率和肿瘤进展率两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在治疗T1,T2期膀胱癌时,作为常规手术切除的辅助治疗,术前进行PDT治疗与术后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相比,可能存在肿瘤复发率低、患者生存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4.
抗氧化营养素对疾病的预防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尤其是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几种抗氧化营养素预防膀胱癌相关研究进展,分别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及硒与膀胱癌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Planning》2019,(2):25-30
目的:分析采取经尿道电切手术和2μm激光切除手术治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40例采取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研究组48例采取2μm激光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术前,两组TNF-α、IL-10、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TNF-α、IL-6均明显低于参照组,IL-10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83%,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尿道电切手术和2μm激光切除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2μm激光切除手术各项指标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Planning》2019,(2):136-137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联合乌苯美司胶囊预防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BC)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的41例NMBC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18)。两组均给予TURBT联合THP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乌苯美司胶囊。比较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的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联合乌苯美司胶囊能有效降低NMBC患者TURBT术后血清VEGF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构建靶向G偶联蛋白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R)87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根据NCBI基因数据库中的GPR87基因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靶向GPR87基因的shRNA,同时设阴性对照GPR87-HK序列,分别与线性化质粒pGenesil-1.1连接,构建靶向GPR87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GPR87-1、GPR87-2、GPR87-3及GPR87-HK,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分别转染BIU87膀胱癌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PR87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表达抑制率。结果 3种重组质粒经单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BIU87膀胱癌细胞48 h后,镜下观察均可见绿色荧光;GPR87-1组、GPR87-2组和GPR87-3组细胞中GPR8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GPR87-HK组(P0.01),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6%、52%和50%,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90%、45%和41%。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GPR87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为后续研究GPR87基因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耐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刘雷  李轶枭  万波  曾青 《金属学报》2018,23(5):510-516
目的:探讨miR-200c表达与膀胱癌细胞阿霉素(DOX)耐药的关系。方法:过表达或抑制miR-200c表达后,检测DOX对膀胱癌细胞(RT4、RT112、T24和TCCSUP)生长抑制作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iR-200c对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检测Wnt/β-连环蛋白信号激活剂Wnt3a干预对miR-200c诱导膀胱癌DOX耐药作用的影响。结果:抗miR-200c转染后,T24和RT4细胞DOX的耐药性显著下降。DOX干预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抗miR-200c转染组膀胱癌细胞凋亡和S期积累明显增加。此外,抗miR-200c转染组膀胱癌细胞中Dkk1,Kremen2和sFRP2等Wnt/β-连环蛋白信号的负调控蛋白表达明显升高,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活性明显下降。Wnt3a干预能够拮抗抗miR-200c转染的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论:miR-200c表达与膀胱癌细胞DOX耐药密切相关,且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激活介导了miR-200c诱导的膀胱癌细胞DOX耐药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以咖啡因为代谢探针,研究膀胱癌发生发展的N-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的统计学相关性。方法 根据人尿液中咖啡因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嘧啶(AFMU)和甲磺嘌呤1X)的峰高比值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和概率单位图,寻找区分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截点,确定人的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结果 健康志愿者和膀胱癌患者概率分布直方图和概率单位图呈明显多态性,截点为1.10,即大于1.10为快乙酰化代谢表型,小于1.10为慢乙酰化代谢表型。健康志愿者中快、慢人乙酰化表型分别为149例(73.7%)和54例(26.3%)。膀胱癌患者分别为36例(53.7%)和31例(46.3),两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志愿者和膀胱癌患者基因频率分别为0.51和0.68,优势比为2.376(95%可信区间为1.3513和4.1776)。结论 中国人乙酰化代谢表型分布呈多型性。慢乙酰化代谢表型个体可能为膀胱癌多发和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表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7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入表阿霉素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表阿霉素灌注组患者术后6h之内行表阿霉素(60mg)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不进行药物灌注,只在术中进行噻替派(10mg)浸润。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复发次数与首次复发时间和毒副反应状况。结果:随访率100%。表阿霉素灌注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1例,表阿霉素灌注组术后复发率为6.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2%(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阿霉素灌注组患者首次复发时间和平均复发次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76±2.06个月对3.57±0.84个月;1.56±0.27次对3.85±0.57次),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阿霉素灌注组血尿和膀胱炎症的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膀胱肿瘤患者复发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一些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