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8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篇 |
综合类 | 198篇 |
化学工业 | 2378篇 |
金属工艺 | 22篇 |
机械仪表 | 61篇 |
建筑科学 | 54篇 |
矿业工程 | 22篇 |
能源动力 | 20篇 |
轻工业 | 348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600篇 |
武器工业 | 25篇 |
无线电 | 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9篇 |
冶金工业 | 42篇 |
原子能技术 | 17篇 |
自动化技术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168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202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环烯醚萜是一类可以与含伯胺基的化合物发生交联呈色作用,在染色机理上与现有各类染料有本质区别的"交联呈色染料"。本文从鸡屎藤中制备了三种含硫的环烯醚萜苷,研究了它们与含伯氨基化合物的呈色反应条件,并初步推测了其呈色机理。结果表明:(1)与前期研究的不含硫的环烯醚萜(如京尼平)不同,这三种含硫环烯醚萜苷与含伯胺基化合物的交联呈色反应必须以水解和呈色反应同浴的方式进行;其中鸡屎藤苷和鸡屎藤酸甲酯即使不用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水解,也能在弱酸碱性条件下与含伯胺基化合物呈色;(2)三种含硫环烯醚萜苷与可溶性的牛血清蛋白和皮粉等蛋白质纤维反应所呈现的颜色,与它们和甲胺反应时生成的颜色相同,这说明环烯醚萜苷自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着生成的颜色,这一特性与以前研究的不含硫的环烯醚萜是相同的。(3)含硫环烯谜萜苷在与含伯氨基化合物呈色时,可能是含硫环烯醚萜苷在伯氨基和β-葡萄糖苷酶的协同催化下于酸/碱介质中胺解形成色素中间体后,再发生中间体的聚合而产生颜色。 相似文献
72.
73.
74.
多级分子蒸馏精制姜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姜黄挥发油中姜黄酮与姜黄烯的含量,采用多级分子蒸馏的方法对姜黄挥发油进行精制。方法: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姜黄油为原料,考察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等因素对姜黄油蒸馏效果的影响,再逐步提高真空度与蒸馏温度,对姜黄油进行多级蒸馏。结果: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一次蒸馏条件为蒸馏温度70℃,进料速率1.5mL/min,转子转速250r/min。经五次蒸馏后,姜黄油中姜黄酮和姜黄烯的质量分数提高到80%以上,总得率为30.29%。结论:多级分子蒸馏技术使姜黄酮和姜黄烯分别与单萜等轻质组分、脂肪酸等重质成分依次分离,为姜黄挥发油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4 种生育酚和4 种甾醇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硅胶柱净化,首次采用C30柱(250 mm×4.6 mm i.d.,5 μm)同时分离9 种组分,流动相为乙腈-叔丁基甲醚(70∶30,V/V)溶液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使用,角鲨烯和甾醇烯的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和235 nm,生育酚的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90 nm,发射波长为340 nm。结果表明:9 种化合物在其线性范围(生育酚为0.05~100 mg/L、角鲨烯为5~500 mg/L、甾醇烯为0.02~1.0 mg/L)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3 种添加水平(生育酚为1、100、500 mg/kg,角鲨烯为10、100、500 mg/kg,甾醇烯为0.075、0.15、0.5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85.5%~10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生育酚0.03 mg/kg、角鲨烯3 mg/kg、甾醇烯0.012 mg/kg;定量限分别为:生育酚0.1 mg/kg、角鲨烯10 mg/kg、甾醇烯0.04 mg/kg。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已用于植物油中9 种脂溶性化合物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9个不同品种的138个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维生素E组分及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不同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组分及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9个油脂品种、101个一级油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范围为5.9~1 246.6 mg/kg,平均值652.4 mg/kg,维生素E总量的平均值排序为大豆油棉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米糠油花生油芝麻油山茶油;不同油脂样品中维生素E的组分有明显差别,米糠油含有最齐全的8种维生素E组分,并且生育三烯酚含量的平均值占维生素E总量平均值的44.2%;玉米油含有3种生育酚和2种生育三烯酚,棉籽油中含有3种生育酚和1种生育三烯酚,但这两种油脂中生育三烯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仅占维生素E总量平均值的5.8%和2.8%;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均含有α-、γ-、δ-生育酚3种组分;山茶油中含有α-、γ-生育酚2种组分;芝麻油仅含有γ-生育酚1种组分。除芝麻油之外,所有油脂中均含有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其中葵花籽油中α-生育酚含量最高,大豆油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同一油脂品种、不同等级的油脂中维生素E含量也存在差异,总体趋势是维生素E含量随油脂精炼程度的加深而降低,但个别二级菜籽油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低于一级菜籽油,这与所采集油脂样品的来源不同有关。不同油脂品种、不同等级的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组分及含量因油料品种、油脂精炼工艺的不同显示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研究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MTT法评价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对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荷瘤小鼠静脉注射20,40,80 mg/kg剂量的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观察小鼠对异种移植实体瘤、腹水瘤及P388白血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BEL-7402肝癌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的S180肉瘤、Lewis肺癌、B16黑色素瘤的生长,并明显延长EAC腹水瘤、H22肝癌腹水瘤、P388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诺尼果汁中车叶草苷酸和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含量的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in/mL,检测波长为237 nm。在此条件下,车叶草苷酸和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分离良好,浓度分别在5μg/mL~50μg/mL和25μg/mL~2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和102.15%,RSD值为1.58%和2.40%。西沙诺尼果汁车叶草苷酸和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平均含量为0.204 mg/mL和1.640 mg/m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