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7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94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237篇
化学工业   205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417篇
矿业工程   177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381篇
石油天然气   293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8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3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方法应用客积法、产量特征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辽河油区杜66块、齐40块、高3块三种典型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合理井距及经济极限井距进行了计算研究。目的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结果利用容积法计算杜66块、齐40块、高3块的合理开距分别是123.3、125.0、105.4m;利用产量特征法计算三个区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11.6、109.5、113.0m;利用数值模拟法计算三个区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00、100、1051。结论三种计算方法适用可行;综合确定三个区的经济极限井距分别为86.7、89.9、67.7m;在目前正方形井网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杜66块、齐40块、高3块的合理井距分别是100、100、105m。  相似文献   
72.
方法 针对杜 84块既无套管气又无外供天然气的情况 ,借鉴杜 32块地面导热油油循环伴热工艺 ,进行燃煤介质炉地面伴热工艺试验研究。目的 解决曙一区超稠油区块开发前期采用电加热方法进行地面原油加热保温吨油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问题。结果 该技术在杜 84块 42 #平台试验成功后 ,在杜 32块新井平台和杜 84块平台进行了推广应用 ,截止 2 0 0 0年 5月 ,已推广使用 5 5个平台 ,吨油成本下降了 15 .5元。结论 该技术加热效果和效率已受到 1999年两次寒流的考验 ,生产运行状况良好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渤中坳陷存在多套烃源岩,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演化史分析、盆地模拟及地化分析技术对渤中坳陷活跃烃源岩的分布作了研究。渤中坳陷沙河街组活跃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黄河口凹陷、庙西凹陷和渤东凹陷,而渤中凹陷主体区域沙河街组烃源岩已经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仅在边缘分布少许活跃的烃源岩。东下段活跃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庙西凹陷的北段、渤东凹陷以及渤中凹陷的东部边缘。活跃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来源,PL19-3油源及油气成熟度研究表明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周边活跃烃源岩,渤中坳陷周边沉降中心高成熟度地区对其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74.
长昌—鹤山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断裂幕式活动、构造沉降阶段性演化以及古构造格架变化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长昌—鹤山凹陷古近纪构造具有分期异向多幕式裂陷特征,且在不同构造幕,地层沉积受断裂控制作用不同,形成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早期裂陷幕,沉积地层完全受断层控制,断陷活动强烈,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物源;晚期裂陷幕,断陷活动大大减弱,主要发育近源辫状河三角洲,且该时期圈闭较发育;断拗转换幕,沉积地层分层发育,早期地层完全受断层控制,主要发育浅海三角洲,晚期沉积部分受断层控制,开始接受海相沉积,陆架边缘三角洲伴随陆架不断向海迁移,陆坡的坡度逐渐变陡,开始发育重力流深水扇。  相似文献   
75.
地震反演技术是储层预测的主要手段。辽河滩海东部凹陷勘探程度低,成果少。综合运用地震、测井、钻井等地质资料,通过建立绝对波阻抗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较好地预测了研究区内东营组各层段的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结合前期地质资料,认为研究区内葵花9井区、太阳3井区、龙王井区以及海12井处的三角洲砂体为主要的储层发育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76.
高阳  金强  王浩  陈玉荣 《断块油气田》2011,18(3):326-329
生物气是特殊成因天然气,由于生成机理尚未明确,成因法难以准确预测其资源量.在对生物气成因类型和生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评价单元,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的待发现生物气资源量预测的新方法,即应用截头移位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各评价单元待发现生物气藏的规模分布,然后构建三角分布函数预测待发现生物气藏数量,最后用Monte Carlo...  相似文献   
77.
为了有效解决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井壁失稳问题,从盆地构造带分布、古沉积环境、岩性特征、流体性质等方面入手,对多年来大量实钻井失稳的井段进行地质归类分析,找出了井壁失稳的地质条件和地质因素。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根据井壁失稳情况,研究得到了5种解决井壁失稳的钻井液技术。同时,结合目前高温高压钻井液现状,针对新生界地层特有的高地温梯度情况,对如何解决深部硬脆性泥岩垮塌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钙质硬脆性泥岩地层井壁失稳、钻井液高温耗土、有效封堵、钻井流体性能合理控制等技术思路。实践表明,5条应对井壁失稳的技术对策,对于解决与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类似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沉积体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济阳坳陷中生界油气藏日益受到重视。针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缺乏详细地质分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勘探开发受到地震资料解释和层位对比严重限制的实际问题,以该区近130口钻录井、测井层序、古生物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下一中侏罗统坊子组、中侏罗统三台组、上侏罗统蒙阴组和下白垩统西洼组4个层位;建立了沾车地区中生代地层充填系列,并识别出主要发育的河流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和辫状河)、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系统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点、分布和空间演化。  相似文献   
79.
辽河坳陷沙三、沙四段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研究辽河坳陷次级凹陷沙河街组三、四段泥页岩储层孔隙特征及成藏意义,选取了5口泥页岩钻井岩心样品进行了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FIB-SEM)、氦气吸脱附、X-衍射全岩分析、干酪根镜检及配套有机地化等实验,从微观孔隙结构到成藏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层段共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有机孔、微裂缝6种孔隙类型。孔隙发育不仅与沉积压实、胶结、溶解作用相关,另外还与页岩岩性、矿物组构、有机质类型、有机地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粘土矿物集合体粒间孔和层间微孔缝对页岩油气的赋存和运移贡献最大,且是页岩储层各向异性(渗透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溶蚀孔及晶间孔次之;有机孔因相对不发育,对页岩油气的渗透贡献较小,但仍然是吸附态页岩油气的主要场所;微裂缝的影响不容忽视,是沟通宏孔与中孔的主要微通道。另外,低熟条件下粘附-结合态有机质中有机孔的大量发现表明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早期催化生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机质与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紧密共生的保存特点,也反映了有机质保存形式与油气生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实验同时表明无定形体是研究层段生成页岩油气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80.
控制储量升级已成为济阳坳陷探明储量最重要的来源。勘探增加、老井复查与测试技术进步是济阳坳陷石油控制储量升级的主要原因,储量规模、储量丰度、产能、油藏埋深是影响控制储量区块升级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储量规模大于500×104 t、储量丰度大于50×104 t/km2、油藏埋深小于3 500 m、千米井深稳定产量大于2.8 t/km·d(陆地)或20 t/km·d(浅海)的石油控制储量区块基本可升级为石油探明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