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郑衍芳 《中国宝石》2009,(1):207-208
花丝工艺在苗族银饰工艺中的地位 苗族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苗族的装饰艺术是靠父辈或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苗族银饰作为一部苗族特殊的熠熠生辉的历史,以特殊手法将对历史、祖先、故土、战争、迁徙等的回忆和缅怀,或以具象的形态,或以抽象的符号制作在饰物内,形成徽记,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82.
《Planning》2014,(24)
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针对贵州苗族地区铜鼓造型、源起、制作工艺以及纹样进行阐释和解读,分析铜鼓纹银饰的制作工艺,以展示铜鼓的文化特征、铜鼓和外来文化的互动、工艺技术的转型、审美设计的演变和延展。  相似文献   
83.
M^2的世界 “M^2”因两个MM对银饰近平偏执的热爱而得名,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美的捕捉.对本土文化的感知与思考。一支笔、一个速写本、一杯咖啡.设计师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她用心和笔描绘相遇的故事.一场关于色彩的相遇,材质的相遇.传统与现代的相遇……  相似文献   
84.
刘建华 《中国宝石》2014,(11):160-165
苗族银饰以其精湛的手工工艺和繁复精美的造型,为世人称赞,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手工苗银又是怎样一番光景?请随China Gems走进天下苗族第一县——贵州台汀县,聆听来自那穿透时空的清澈银铃声。  相似文献   
85.
《中国贵金属》2010,(6):53-54
2009年的环球金融危机令整体银饰产量下降12%,至729.8Moz。贵金属研究公司GFMSLtd在最近推出的《世界白银调查20109(WorldSilverSurvey2010)。调查指2009年,首饰用白银量下降1.1%,至156.6Moz,而印度和中国对首饰需求上升,抵销了其他市场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86.
吕行佳 《西部皮革》2024,(3):126-128
湘西苗族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除贵州之外的第二大苗族聚集地。银饰作为苗族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传承和发展着苗族文化,其纹样图案融合了当地人们对自然、社会、神灵等的理解与探索。苗族女性审美意识体现在衣食住行、民俗神话、宗教仪式等各个方面,在银饰图案上有着集大成的映射展现。  相似文献   
87.
彝族的银饰     
  相似文献   
88.
《中华手工》2006,(2):40-53
侗族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民族特色,至今为止,他们仍保留着服装、侗锦、银饰、绣花等较为古老的民族工艺。  相似文献   
89.
刘素琼  梁惠娥 《饰》2004,(3):33-34
民族服饰是指一个民族着装的整体状态,它包括服装及其相配的饰品、化妆艺术等内容。它通过漫长的历史流程,经由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以及艺术传统,形成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特有的人文环境产生了多样化的民族服饰。银饰艺术作为民族服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特质在产生、形制上和民族服饰一样,是受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产生并形成了多样化的银饰形制。本文将从银饰的产生,以及藏、苗银饰文化的比较,对银饰艺术文化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90.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为例,在分析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为目标,对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非遗特色课程进行创新研究,对教育模式进行改善,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实践性教学,建设专业师资,将技艺的传承融入到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不断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工作培养人才,提供新生力量,通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