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669篇 |
免费 | 3675篇 |
国内免费 | 239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809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2972篇 |
化学工业 | 9955篇 |
金属工艺 | 7205篇 |
机械仪表 | 3014篇 |
建筑科学 | 3675篇 |
矿业工程 | 1878篇 |
能源动力 | 7703篇 |
轻工业 | 2636篇 |
水利工程 | 399篇 |
石油天然气 | 3271篇 |
武器工业 | 1252篇 |
无线电 | 148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90篇 |
冶金工业 | 5646篇 |
原子能技术 | 923篇 |
自动化技术 | 9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138篇 |
2023年 | 1852篇 |
2022年 | 2025篇 |
2021年 | 2384篇 |
2020年 | 2068篇 |
2019年 | 1484篇 |
2018年 | 776篇 |
2017年 | 1137篇 |
2016年 | 1295篇 |
2015年 | 1541篇 |
2014年 | 3194篇 |
2013年 | 2416篇 |
2012年 | 2928篇 |
2011年 | 3007篇 |
2010年 | 2664篇 |
2009年 | 2899篇 |
2008年 | 3187篇 |
2007年 | 2821篇 |
2006年 | 2565篇 |
2005年 | 2488篇 |
2004年 | 2317篇 |
2003年 | 2095篇 |
2002年 | 1803篇 |
2001年 | 1685篇 |
2000年 | 1559篇 |
1999年 | 1384篇 |
1998年 | 1300篇 |
1997年 | 1236篇 |
1996年 | 1159篇 |
1995年 | 1064篇 |
1994年 | 875篇 |
1993年 | 716篇 |
1992年 | 644篇 |
1991年 | 629篇 |
1990年 | 624篇 |
1989年 | 529篇 |
1988年 | 90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为提高杀菌鱼糜制品的品质,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木薯原淀粉和四种变性淀粉(羟丙基化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磷酸交联淀粉,羟丙基化淀粉)对120℃高温杀菌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分别添加5%,10%和20%淀粉后复合鱼糜凝胶的破断力,破断距离,凝胶强度,白度,持水率,曲折实验和扫描电镜等指标,研究不同淀粉对杀菌鱼糜凝胶质构性,色泽和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淀粉适宜的添加量均为10%。在各种淀粉添加剂中,木薯羟丙基化二淀粉磷酸酯和木薯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对高温杀菌后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凹陷距离的改善效果最好,能显著增强鱼糜的凝胶强度(p<0.05)。添加淀粉均会改善鱼糜凝胶的白度,使白度增加。添加木薯原淀粉,木薯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和木薯羟丙基化二淀粉磷酸酯可不同程度提高鱼糜的持水力。 相似文献
73.
74.
75.
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位置微地震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有矿山微地震监测技术基础上,首次采用微地震技术对重庆中梁山北矿煤炭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进行实时探测试验.利用井下三维布置的8个传感器,并通过专门定位软件来对微地震事件进行时空定位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火焰工作面的结构和燃烧波的位态.结果表明,地下气化炉中火焰工作面为"S型事件云",长为25~32m,厚为2.2~3.6m;燃烧波的平均传播速度0.3m/d,火焰工作面向上推进距离累计为25.6m.现场实测效果表明,矿山微地震火区探测系统比现有其它物探方法更具有性能稳定、干扰噪音低、时空定位性能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6.
77.
78.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α-MnO2/Mn2O3/AIS304丝网整体式催化剂,首先通过尿素水热法在AISI304丝网上生长Mn2O3涂层;然后在涂层表面原位生成以α-MnO2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整体式催化剂结构和碳烟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培烧温度为700℃时,Mn-Nit-700的活性组分以α-MnO2纳米棒为主具有更加丰富的表面活性氧物种(焙烧温度<500℃),有利于碳烟的催化燃烧反应。在O2/N2氛围下,Mn-Nit-700催化剂的催化燃烧碳烟性能最佳(T50=388℃),CO2选择性为100%同时具有较佳的抗水性能。 相似文献
79.
是我国四大画系中重要的一项,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端倪,且山水画与山绘画理论差不多相继同时期出现。从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和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可以看出当时画家开始研究山水画理论;从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中画面中背景出现山水的内容,可以说明山水画已经出现,只是以人物的背景作陪衬。真正山水画独立成科是在隋唐,从展子虔的青绿山水《游春图》到王维和张璪的水墨山水标志着山水画开始成为主要的画科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水墨画在纸本和陶瓷山水画中都有出现,影响到当代。陶瓷高温颜色釉创作中也是讲究国画水墨山水的分五色,更切确的说法是分五彩,高温颜色釉在绘制过程中直接影响烧制后的效果,这就需要创作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积累对高温色釉的了解,了解釉性,了解釉与泥坯和窑火三者结合的特性。这就要创作者在掌握国画水墨山水的技法基础上在此升华,才能创作漂亮的陶瓷高温颜色釉山水画。 相似文献
80.
中高温热利用技术是太阳能光热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在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技术,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系统,并就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为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