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6篇 |
化学工业 | 51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213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玫瑰茄红色素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果胶酶对玫瑰茄红色素的微波提取液进行酶解,以优化玫瑰茄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工艺,提高色素提取率。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最适加量为0.05%,最适条件为30~40~C,12h。所得提取液粘度为7.8mPa.s较对照降低了88.73%,色素粗提取率为3.1%。 相似文献
14.
15.
以玫瑰茄的花萼为原料,通过气相色谱嗅闻技术筛选出11种可能呈现与甜味感知相关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己醛、糠醛、苯甲醛、1-辛烯-3-醇、辛醛、芳樟醇、壬醛、α-松油醇、癸醛、香叶基丙酮和橙花叔醇。由感官描述筛选出6种甜味感知相关的香气成分,分别为糠醛、苯甲醛、芳樟醇、癸醛、香叶基丙酮和橙花叔醇,且除癸醛以外的5种香气成分在30 g/L蔗糖溶液中均有显著增甜作用,其中芳樟醇的增甜效果最佳。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玫瑰茄中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玫瑰茄样品中香气成分达56种,占峰面积的95.51%,其中醛类17种、碳氢化合物10种、醇类10种、酯类8种、酸类3种、酮类4种和其他化合物4种。糠醛(12.64%)、苯甲醛(1.69%)、芳樟醇(1.75%)、癸醛(4.10%)、香叶基丙酮(1.36%)以及橙花叔醇(1.01%)的相对含量均高于1%。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对玫瑰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为考察因素,以玫瑰茄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玫瑰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为27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固液比1∶20(g/mL),提取2次,最佳提取条件下玫瑰茄多糖提取率为60.35%。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以玫瑰茄花萼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纯天然营养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方法配方设计和产品性能。成份分析测定及医学临床应用等研究表明,玫瑰茄花萼营养丰富,并具有营养保健作用,提取浸汁后的残花,还可以制作玫瑰茄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