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56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随机、双盲的原则,以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为观察组,磷酸缓冲盐水为安慰剂对照组,进行临床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结果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接种后无严重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观察组经2针全程免疫后2周和12周,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27%和79.74%;GMT分别为1∶3783.55和1∶2983.3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较免疫前平均增长倍数分别为12.47倍和9.83倍。全程免疫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抗体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抗体滴度平均增长倍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福氏2a痢疾结合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32.
目的 比较编码流感病毒A/PR/8/34(H1N1)蛋白的各类DNA疫苗在BALB/c 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 分别将编码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1)、核蛋白(nucleoprotein,NP)以及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I)基因克隆入表达质粒。用基因枪轰击法将构建的重组DNA转入小鼠表皮,共2次,间隔3周。第2次免疫7d后,用同源病毒攻击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肺部病毒量和小鼠存活率来评价上述各类DNA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结果HA、NA DNA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并提供有效的保护。而 M1、NP、NS1 DNA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尽管其中用 M1、NP DNA免疫的小鼠能检测到抗体应答。结论 病毒表面糖蛋白HA、NA DNA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33.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试验组分为联合疫苗组、卡介苗组、乙肝疫苗组,对照组分为空白组和保护剂组,各组小鼠分别于接种后1个月及2个月,取脾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检测。结果联合疫苗组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IL-2含量均明显高于卡介苗组和乙肝疫苗组;CD4+/CD8+值高于单价乙肝疫苗组,而与卡介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能有效地诱导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734.
卡介苗加α-干扰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加α 干扰素 (α IFN)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 66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分为BCG组与BCG加α IFN组 ,分别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BCG组复发率为2 6.7% ,BCG加α IFN组复发率为 8.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3 .96,P <0 .0 5 )。结论 BCG加α IFN联合用药能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35.
人用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毒理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用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的毒理及药效学作用,以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对布氏菌活疫苗进行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全身过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及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并免疫小鼠,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小鼠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的最大耐受量为1·0×109个菌,用布氏菌素注射足底,可引起明显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局部刺激试验,只有注射1·0×109个菌的部位会在48h后化脓,但在1~2周内可自愈。全身过敏试验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毒性试验、各项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未见显著差异,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亦未见病理改变。免疫12周后,对豚鼠骨髓造血细胞亦无影响。对皮内免疫12周的豚鼠作背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24~48h结果为阳性。皮内免疫小鼠14d后可测得小鼠体内有抗体产生,50d后测得小鼠体内抗体均呈强阳性,对照组小鼠14d与50d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毒理和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布氏菌活疫苗用皮内注射的途径进行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6.
目的构建人黏蛋白1串联重复区(MUC1 VNTR)17重复序列肿瘤抗原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HeLa和Lewis细胞中表达。方法设计1对分别含Sal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法合成1重复MUC1 VNTR片段,克隆入pGEM-Teasy载体,依据SalⅠ和XhoⅠ酶切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特性,依次连接,构建17重复MUC1 VNTR(17m),再亚克隆至VR101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R1012-17m。分别转染COS-7、HeLa和Lewis细胞,并进行检测。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含17m序列,经转染的COS-7、HeLa和Lewis细胞,RT-PCR检测均有17m 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均有17m蛋白的表达,并与MUC1 VNTR单抗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已成功构建17m肿瘤抗原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HeLa和Lewis细胞中得到表达,可用于MUC1疫苗和肿瘤生物学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7.
为了求解车间调度这一NP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疫苗库的免疫遗传算法。本算法改变了以往的基于工序的编码方式,采用基于优先权的编码方式,设计了相应的交叉和变异方式。同时,在不断地调整基因库和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来判断基因库中基因片段的优劣,以此来不断动态地调整疫苗库,使得更好的疫苗进入疫苗库中,更好地指导种群的进化。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738.
EIAV(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疫苗是世界唯一成功的慢病毒疫苗.通过对强毒株和疫苗株EIAv相关蛋白结构的比较研究,可以促进对其致弱过程及免疫机制的了解.gp45(glycoprotein 45)是EIAV介导与宿主膜融合过程的关键蛋白.以EIAV强毒株LN40和疫苗株FDDV13为研究对象,对gp45核心结构域进行了克隆、表达,并时纯化和晶体生长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的三维结构解析,更好地理解EIAV减毒疫苗的免疫机制及相关疫苗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9.
目的 对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 14 2株生产毒种及其疫苗病毒滴度、脑内毒力和E区核苷酸序列进行回顾性测定。方法 应用乳金黄地鼠肾传代细胞 (BHK 2 1)结晶紫蚀斑法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 ,小鼠脑内法检测疫苗脑内毒力。应用RT PCR方法扩增SA14 14 2生产毒种和疫苗E区的核苷酸 ,经凝胶层析纯化的PCR产物直接用于测序或克隆到pGEM T载体中 ,经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 疫苗在 - 2 0℃保存长达 10多年 ,疫苗病毒滴度下降不超过 0 5lg;脑内毒力未见毒力回升。病毒蚀斑形态仍保持较SA14野毒株形态小的特性 ;以不同批次疫苗和生产毒种提取的病毒RNA作为模板进行RT PCR扩增 ,扩增的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 ;E区基因序列与野毒株差异的 8个氨基酸没有一个发生回复突变。结论 SA14 14 2生产毒种及其不同年度不同批次疫苗的生物表型和E区核苷酸的特性是十分稳定的  相似文献   
740.
对ND疫苗3只高免猪脾脏进行了转移因子(TF)分离,对分离出的转移因子做理化性质检验及含量测定,并与正常猪脾转移因子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D高免猪脾脏与正常猪脾脏转移因子理化性质基本一致,但高免猪脾转移因子产率高于正常猪脾转移因子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