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54篇 |
免费 | 699篇 |
国内免费 | 32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33篇 |
综合类 | 563篇 |
化学工业 | 2391篇 |
金属工艺 | 784篇 |
机械仪表 | 399篇 |
建筑科学 | 359篇 |
矿业工程 | 133篇 |
能源动力 | 607篇 |
轻工业 | 597篇 |
水利工程 | 193篇 |
石油天然气 | 147篇 |
武器工业 | 67篇 |
无线电 | 3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46篇 |
冶金工业 | 591篇 |
原子能技术 | 543篇 |
自动化技术 | 3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253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200篇 |
2017年 | 313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435篇 |
2013年 | 1127篇 |
2012年 | 507篇 |
2011年 | 659篇 |
2010年 | 442篇 |
2009年 | 483篇 |
2008年 | 478篇 |
2007年 | 612篇 |
2006年 | 552篇 |
2005年 | 452篇 |
2004年 | 384篇 |
2003年 | 344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9年 | 6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 RPP 测试原理。选用
25 种阻燃面料进行测试,分析辐射热源强度与阻燃织物 RPP 值
的关系。借助于 SEM 测试对受热实验后织物微观变化进行表
征,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后织物的宏观变化。结果表明:在热流密
度较低的情况下,影响织物辐射热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织物物
理结构参数;本征型阻燃织物的 RPP 值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
减小,非本征型阻燃织物的 RPP 值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出现减
小、增加交替现象。热流密度增大时,烧伤时间减小的幅度大于辐
射热流密度增加的幅度,RPP 值总体上呈减小趋势。RPP 值不
宜作为评价织物在宽分布辐射热流量下的辐射热防护性能的唯一
指标。随着辐射热源强度的增加,本征型阻燃织物外观几乎没有
变化,而后整理织物和混纺织物炭化分解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92.
二次消谐装置在国内配电网系统中应用广泛,但部分现场应用效果不理想,存在消谐失败的情况。文中通过对配电网电压互感器(PT)谐振时的电压和磁通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基于磁通变化规律的二次消谐控制新方法,即在零序磁通过零点时刻投入二次消谐回路,有效避免了PT非线性对二次消谐的影响,能够快速消耗谐振能量,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针对实际系统中零序磁通无法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零序电压的零序磁通过零点识别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二次消谐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二次消谐的成功率,减少二次消谐回路的投入时间和投入次数,降低消谐回路投入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94.
Advanced thermoelectric (TE) cooling technologies are now receiving more research attention, to provide cooling in advanced
vehicles and residential systems to assist in increasing overall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leakage by current R-134a systems. This work explores the systems-related impacts, barrier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micro-technology solutions integrated with advances in nano-scal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in advanced TE cooling systems.
Integrated system-level analyses that simultaneously account for thermal energy transport into and dissipation out of the
TE device, environmental effects, temperature- dependent TE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thermal losses, and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tact resistances are presented, to establish accurate optimum system designs using both p-type nanocrystalline-powder-based (NPB) Bi
x
Sb2−x
Te3/n-type Bi2Te3-Bi2Se3 TE systems and conventional p-type Bi2Te3-Sb2Te3/n-type Bi2Te3-Bi2Se3 TE systems. This work established the design trends and identified optimum design regimes and metrics for these types of
systems that will minimize system mass, volume, and cost to maximize their commercialization potential in vehicular and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portant design metric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specific cooling capacity,
and cooling heat flux requirements, upper limits, and critical differences in these metrics in p-type NPB Bi
x
Sb2−x
Te3/ n-type Bi2Te3-Bi2Se3 TE systems and p-type Bi2Te3-Sb2Te3/n-type Bi2Te3-Bi2Se3 TE systems, are explored and quantified. Finally, the work discusses the critical role that micro-technologies and nano-technologies
can play in enabling miniature TE cooling systems in advanced vehicle and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and gives some key relevant
examples.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operated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by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under contract
DE-AC05-76RLO1830.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烤燃对不填充和填充球形抑爆材料燃油箱的破坏效应,正确评估抑爆球的阻燃抑爆效果,模拟车辆、飞机的燃油箱受到炙烤的场景,对盛装-10号柴油(-10PD)、喷气燃料(RP-5)的油箱进行烤燃实验,并采用摄像机、高速照相机、红外热成像仪和热通量计等分别记录和测量了油箱的烤燃过程及其产生的喷射火球尺寸、表面温度和热辐射参数。结果表明:油箱在烤燃过程中将产生喷射火,甚至发生蒸气云爆炸,其破坏效应主要表现为喷射火球的热效应。对于填充抑爆球的-10PD、RP-5油箱,其油料受热初始燃烧的时间分别延迟了48 s和121 s,喷射火球的最大截面积分别减小了65.72%、42.44%,表面最高温度分别减小了26.13%、12.66%,其热通量伤害后果也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6.
采用漏磁法对在役管线进行无损检测时,所采集的信号中含有大量的噪声需要去除。文中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及检测信号和噪声信号在小波变换下的特性,说明了去除漏磁信号噪声的原理。在仿真试验中采用二阶双正交样条小波为小波函数,选用软硬阈值折中法和自适应阈值处理小波系数,结果表明将小波变换应用于在役管线漏磁检测中,能很好地去除噪声,提取出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97.
98.
输油管道运输中存在着管道腐蚀现象,对管道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因为常规漏磁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检测近表面和表面下缺陷较难.提出了利用脉冲漏磁的方法检测管道腐蚀缺陷,并对不同深度的缺陷管道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识别管道表面和表面下腐蚀缺陷,具有快速、定量检测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回顾了GaN体单晶材料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研究现状.主要讨论了HVPE法和气相传输法等气相生长方法,以及HNPSG、助溶剂法、氨热法、提拉法等熔体生长方法.针对每种生长方法,阐述了其生长原理、特点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0.
用助熔剂法制备了准同型相界附近的弛豫铁电体基钛铌铟酸铅(Pb(In1/2Nb12)0.63Ti0.37O3,简称PINT)铁电单晶体,研究了四氧化三铅(Pb3O4)与二氟化铅(PbF2)助熔剂对钙钛矿结构相稳定性的不同作用。用四氧化三铅(Pb3O4)和三氧化二硼(B2O3)作为助熔剂获得尺寸达5mm的纯钙钛矿相结构PINT单晶体,利用显微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单晶体的微观形貌和相结构,测量了〈100〉取向单晶体样品的介电温度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