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电工技术   60篇
综合类   143篇
化学工业   9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3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10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64篇
石油天然气   123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苏油田油水井套损机理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JS油田套管状况逐渐变差,套损井数量呈上升趋势的现状,综合分析了JS油田油水井套损机理;针对JS油田油水井套管现状阐述油水井套管综合保护的措施,并对JS油田套损井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及实践,提高了油水井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套损井综合治理提出一些有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2.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构造平缓,大型断裂欠发育,已发现的油气藏与背斜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川中地区香溪群主要发育岩性圈闭,根据圈闭形成主控因素,结合香溪群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和裂缝发育特点,将川中香溪群岩性圈闭划分为4种类型:①与地层尖灭相关的地层—岩性圈闭;②与沉积—成岩相变密切相关的成岩—岩性圈闭;③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岩性圈闭;④与断层转化调节相关的裂缝—岩性复合圈闭。其中成岩—岩性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是川中香溪群最重要的、分布最广泛的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33.
陈波  李旭华 《海洋石油》2006,26(2):88-92
中途测试是快速发现油气层的重要手段,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是以裸眼完井为主要完井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塔河油田在测试方式、测试管串、测试压差、测试制度、人工助排、试井解释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适合塔河奥陶系油藏长裸眼、深井、高温特点的中途测试方法。文章对这套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4.
聚合物驱偏心分质注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驱结束后,聚驱驱替对象已转向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的二、三类油层,分注技术面临着新的矛盾。高渗透率油层需要控制注入量,同时要降低粘损率;低渗透油层要适当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度,以保证不堵塞油层又有足够的注入速度。为此,研究了聚合物驱偏心分质注入技术,可实现对分层相对分子质量、注入量的双重调节,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5.
致密低渗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单井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采用变出口端回压应力敏感实验方法,具体实测了大牛地致密低渗气藏储集层岩样不同驱替压差下的渗透率,根据实测的结果回归出大牛地致密低渗气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幂函数关系式,总结了储层渗透率随气藏压力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影响的情况下,推导出新的产能方程,计算了渗透率变化对单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牛地致密低渗气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在30%-70%之间,在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条件下,气藏单井产能降低,平均绝对无阻流量是渗透率为常数时的76.49%。  相似文献   
36.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an effective matrix-fracture mass transfer is required for oil recovery. Surfactants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for oil recovery enhancement, mainly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These surfactants are effective when the fractured formations are water-wet, where capillary imbibition of surfactants from the fracture into the matrix contributes to oil recovery. However, another beneficial aspect of surfactants, namely their ability to alter wettability, remains to be explored and exploited. Surfactants capable of altering wettability can be especially beneficial in oil-wet fractured formations, where the surfactant in the fracture diffuses into the matrix and alters the wettability, enabling imbibition of even more surfactant into the matrix. This sequential process of initial diffusion followed by imbibition continues well into the matrix yielding significant enhancements in oil recovery.In order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of sequential diffusion–imbibition phenomenon, Dual-Drop Dual-Crystal (DDDC) contact angle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fractured Yates dolomite reservoir fluids, two types of surfactants (nonionic and anionic) and dolomite rock substrates. A new experimental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in which crude oil equilibrated with reservoir brine has been exposed to surfactant to simulate the matrix-fracture interactions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This procedure enables the measurements of dynamic contact angles and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the visual observations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crude oil trapped in the rock matrix as it encounters the diffusing surfactant from the fractures. Both the measurements and visual observations indicate wettability alterations of the matrix surface from oil-wet to less oil-wet or intermediate wet by the surfactants. Thus this study is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oil-wet fractured formations where surfactant-induced wettability alteration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oil recovery enhancement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has also identified the need to include contact angle term in the dimensionless Bond number formulations for better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rock–fluids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37.
叠置薄储层的沉积微相解释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凌云  孙德胜  高军  林吉祥 《石油物探》2006,45(4):329-341
中国陆相沉积盆地腹部油气勘探所面临的问题是:盆地面积小,断裂发育,沉积相变化快,储层薄,当地震勘探分辨率小于1/4波长时,在地震剖面上难以分辨出这些薄储层。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探索和研究,建立了一套针对薄储层的地震勘探技术思路。提出对于叠置薄储层(单层厚度小于3m,埋深2100m,5~7层)的勘探,最终目标是求解叠置薄储层沉积微相的思想。讨论了相对保持振幅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基本原理,即在有效消除近地表影响的条件下,获得相对保持振幅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成像数据;给出了基于层序地层学的储层演化解释方法,即沿参考标准层提取等时地震属性切片,通过动态演化解释方法研究在一个沉积旋回中的薄储层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展布特征。利用该方法对松辽盆地腹部下白垩系一套叠置砂体进行了沉积微相解释,划分了油气有利运移区和有利储集区,进行了油气富集区的预测。经多口开发控制井验证,预测的准确率在60%以上,说明地震对于薄储层勘探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气藏天然气输导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达西定律,利用天然气渗滤运移输导速度建立了一套气藏天然气输导效率的研究方法。以我国19个大、中型气田为例,对其天然气输导效率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输导效率差异较大,断裂输导的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输导效率明显高于砂体输导的大、中型气田的天然气输导效率,这主要是由于断裂渗透率和源岩-圈闭的垂直距离明显大于砂体渗透率和源岩-圈闭垂直距离的缘故。对我国19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与其输导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所需要的天然气输导效率应大于1.96nm/s,中效大、中型气田形成所需要的天然气输导效率应为1.96~0.15nm/s,低效大、中型气田形成所需要的天然气输导效率应小于0.15nm/s。  相似文献   
39.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是该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大的区块,也是其下一步开展精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制约这一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也日趋明显。通过对跃进地区油气成藏机理、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的重新认识和对新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在该区尕斯东南斜坡应寻找E13的岩性油气藏,即沿着斜坡背景的鼻状隆起继续下坡找油;跃西地区坡折带相对发育,下一步则应查明E23的藻灰岩分布范围,实施钻探,另外,该带基岩潜山也是值得探索的领域;跃进二号地区跃深11井以南斜坡背景上发育有鼻状隆起,与已获得油流的跃进四号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和成藏背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40.
BP神经网络在致密砂岩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须家河组地层岩性复杂,属于超致密低孔渗储层,所以储层识别是该地层天然气勘探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针对常规储层识别准确率不高的状况,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储层的气水干层识别,利用模糊聚类和产层测试结果标定建模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形成建模集与测试集,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23口井的储层进行气水干层预测,正确率达77.9%以上,明显提高了该地区的测井解释精度,并提供了一种准确率较高的储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