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42篇 |
免费 | 239篇 |
国内免费 | 1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2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59篇 |
化学工业 | 2925篇 |
金属工艺 | 347篇 |
机械仪表 | 725篇 |
建筑科学 | 231篇 |
矿业工程 | 364篇 |
能源动力 | 1416篇 |
轻工业 | 875篇 |
水利工程 | 19篇 |
石油天然气 | 2424篇 |
武器工业 | 41篇 |
无线电 | 2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17篇 |
冶金工业 | 262篇 |
原子能技术 | 157篇 |
自动化技术 | 5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250篇 |
2020年 | 301篇 |
2019年 | 257篇 |
2018年 | 293篇 |
2017年 | 276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257篇 |
2014年 | 542篇 |
2013年 | 669篇 |
2012年 | 610篇 |
2011年 | 944篇 |
2010年 | 570篇 |
2009年 | 591篇 |
2008年 | 532篇 |
2007年 | 551篇 |
2006年 | 544篇 |
2005年 | 613篇 |
2004年 | 528篇 |
2003年 | 478篇 |
2002年 | 348篇 |
2001年 | 322篇 |
2000年 | 320篇 |
1999年 | 320篇 |
1998年 | 278篇 |
1997年 | 218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油气有机成因说的发展日趋成熟,无机成因说则几经挫折。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和资料的不断积累,认为虽然有机成因油气资源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也不能排除存在着无机成因的油气资源。通过研究烷烃气和二氧化碳的死亡温度,说明在高温的地球深处有无机成因气存在。对无机成因气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物理化学条件和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侧重讨论不同于有机成因气的常规控制条件的特殊方面,并对无机成因气和有机成因气的成藏条件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2.
采用三种不同沉积韵律平面模型试验研究水驱后聚合物与水气交替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替特征。结果表明,聚合物与水气交替联驱对正韵律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很好;对反韵律油藏和复合韵律油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采收率效果。通过分析两种不同韵律砂岩油藏水气交替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成功实例,认为聚合物与水气交替联驱法可综合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在类似油藏中比单一方法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相似文献
43.
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压裂改造规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是其“增储上产”和产能评价的重要手段,然而,储层发育部分连通性不佳的微细裂缝在压裂后易于形成复杂裂缝,包括转向裂缝、鱼刺状小裂缝、不同方位的多裂缝、同方位的多裂缝及纵向上的多裂缝等。为此,利用诊断复杂裂缝的近井筒效应分析技术、压裂施工过程分析技术、压后压力分析技术,进行了10井次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口井压裂没有产生大的分支裂缝,但是全都产生了裂缝弯曲,其中有50%为轻微弯曲,20%为中等弯曲,30%为严重弯曲。进而得出了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压裂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分支裂缝,但是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弯曲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4.
45.
对异常烧损的麦尔兹窑煤气喷枪,进行了金相、化学和扫描电镜检验等分析。分析结论:喷枪严重烧损主要是由于用材不当、超温运行、氧化腐蚀和硫化腐蚀所致。介绍实施的改进措施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46.
A chemo-thermo-mechanically coupled analysis of ground deformation induced by gas hydrate dissoci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yuri Kimoto Fusao Oka Tomohiko Fushi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2010,52(2):365-3536
We present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gas hydrate dissociation in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in the seabed ground. Behavior of multiphase materials has been describ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macroscopic continuum approach through the use of the theory of porous media. The proposed simulation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chemo-thermo-mechanically coupled analysis, taking into account phase changes from solids to fluids, that is, water and gas, flow of water and gas, heat transfer, and ground deformation. From the numerical result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round deformation is induced by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water and gas, and by reduction of soil strength due to the loss of hydrates. 相似文献
48.
绒囊转向剂通过改变岩石强度控制裂缝走向,已在现场应用获得印证,但是缺乏裂缝转向理论研究。转向剂强度与转向角的关系是转向裂缝准确地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关键之一。室内进行转向剂封堵实验和岩石三轴实验,用囊层剂+1.5%绒毛剂+0.3%成核剂+0.5%成膜剂配制绒囊转向剂,测得注入量为4、8、10、12 mL时,封堵后承压达到10.15、12.37、16.52、25.14 MPa;绒囊转向剂封堵直径75 mm致密砂岩岩心人造裂缝,通过三轴试验机测得封堵前后岩心径向应力应变曲线拐点从0.004 8 mm/mm升至0.012 7 mm/mm,轴向曲线拐点从0.014 3 mm/mm升至0.018 6 mm/mm,说明岩心强度提高。测得转向角增量分别为24.9°、23.2°、37.5°和55.9°。根据4组岩心封堵后弹性模量19.55、16.65、19.61、19.77 GPa和泊松比0.36、0.30、0.46、0.38,选择影响转向角度的参数为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用最小二乘法方法拟合参数与裂缝转向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得到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商的自然对数与转向角度呈线性关系,进而得到注入量与转向角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绒囊流体的注入量可以控制转向角度,进而实现转向裂缝准确延伸至目的层位。 相似文献
49.
我国的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与油气管道捆绑运营,没有单独的定价机制,计算储气库储气费时也未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油气藏型、盐穴型储气库垫底气的回收价值,导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欠佳。未来储气库实行独立、市场化运营是必然趋势,因而需要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储气库运营模式的储气费定价机制。为此,以国内某盐穴型储气库建设投资项目为例,采用二分法建立了一种考虑垫底气可回收的储气费计算模型,计算出该储气库在不同内部收益率下的储气费,并分析了影响储气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当储气费为1.02元/m~3时,可满足内部收益率8%的要求;(2)在盐穴储气库工作气量确定的情况下,年储转次数(储气库年实际注采气量与年设计工作气量的比值)是影响储气费的最重要因素,地下及地面工程等建设投资的影响次之,而经营成本的影响最小;(3)在储转次数大于1.4时,盐穴储气库注采运行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建议将盐穴储气库的储转次数设定为1.4。结论认为:该储气费计算方法在保证能获得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垫底气的回收价值,计算得到的储气费较为合理,可推广到类似盐穴型储气库的应用计算。 相似文献
50.
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A井区为例,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井网控制程度、储层物性及地层废弃压力对气藏采收率影响及其主次关系。结果表明,井网控制程度是影响采收率的首要因素,井网控制程度每增加10%,采收率提高8.5%;渗透率是影响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渗透率每增加10%,采收率平均增加6%;废弃压力对采收率亦有较大影响,废弃压力每降低10%,采收率可提高1.6%。三者对采收率影响综合排序为:井网控制程度>储层物性>废弃压力。分析认为,渗透率是储层固有属性,很难从根本改变;而废弃压力受井口外输压力和增压开采成本制约,降低幅度有限。因此,优化井网及增加井网控制程度是提高气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意义,可为改进气田开发方式和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