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1篇
  免费   1437篇
  国内免费   346篇
电工技术   79篇
综合类   713篇
化学工业   12389篇
金属工艺   273篇
机械仪表   117篇
建筑科学   177篇
矿业工程   159篇
能源动力   203篇
轻工业   1777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227篇
武器工业   43篇
无线电   2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08篇
冶金工业   106篇
原子能技术   140篇
自动化技术   11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643篇
  2021年   787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076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881篇
  2007年   1034篇
  2006年   1138篇
  2005年   940篇
  2004年   824篇
  2003年   752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气相聚合流化床内静电与结片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气相聚合流化床内静电及结片现象的研究进展,对流化床内结片现象进行了描述,将静电与流化床的壁面结片现象关联,并从流化床流体力学行为与静电生成速率的关系出发对静电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流化床内静电分布分析,确定了流化床内静电积累和消散的位置。提出了流化床内静电检测、静电产生机理、静电信号与工业流化床中结片现象关联等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132.
离子液体催化C_5馏分中二烯烃的聚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伟  包宗宏 《石油化工》2007,36(3):232-236
合成了多种基于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的离子液体,并作为裂解C5馏分中混合二烯烃聚合反应的介质。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Lew is酸对混合二烯烃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根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对混合二烯烃的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阻聚作用;以六氟磷酸根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能明显促进混合二烯烃的聚合反应,提高二聚物的含量;添加Lew is酸(质量分数为1%的ZnCl2)的离子液体对混合二烯烃的聚合反应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仅次于酸性氯铝酸类离子液体,反应温度以30℃以下为宜,温度过高将促使二聚物进一步聚合,形成三聚物乃至多聚物,降低二聚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3.
A novel phenacyl anilinium salt, N-phenacyl, N,N-dimethylanilinium hexafluoroantimonate, (PDA),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photoinitiator for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of cyclohexene oxide (CHO), butyl vinyl ether (BVE) and N-vinyl carbazol (NVC). Plausible mechanism of the photoinitiation involves the decay of the excited PDA with both heterolytic and homolytic cleavages of carbon-nitrogen bond. Thus, phenacylium cations formed directly or subsequent inter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respectively, initiate the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134.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reveal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strain in a polymer coating supported by a plastically deforming and roughening metal substrate. To this end in-situ birefringence microscopy measurements have been executed. The measurements are performed in reflection and an alternative unwrapping scheme for the optical path difference is proposed. From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ated stainless steel it is concluded that strain localization appears below the macroscopic strain at yield and that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substrate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135.
陈兴权  薛冰  赵春香  赵天生 《石油化工》2005,34(11):1041-1045
采用X射线衍射、表面物理吸附、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热重分析方法对甲醇直接气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复合载体铜基催化剂(Cu(Ⅱ)/Naβ-AC)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的Cu(Ⅱ)/Naβ-AC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uC l2一方面与分子筛载体间发生了固相离子交换反应,并形成了铜分子筛物种,另一方面,可直接高度分散在复合载体表面。反应后Cu(Ⅱ)/Naβ-AC催化剂中部分Cu2+被还原为Cu+或Cu0,Cu2+的结合能峰向低结合能方向迁移,但微波辐射处理并未破坏分子筛载体的骨架结构。采用复合载体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产生一定量的微孔,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羰化反应活性。热重分析表明,当温度低于350℃时,Cu(Ⅱ)/Naβ-AC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6.
PVA平均聚合度波动因素分析及优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乙烯醇 (PVA)聚合反应过程中 ,平均聚合度波动的实际问题 ,在对聚合反应工艺、反应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了影响平均聚合度波动的主要因素 ,并逐一分析了对平均聚合度影响的情况 ,在理论和实验基础上找出了在多品种PVA生产中各主要因素变化对平均聚合度变化的规律 ,提出了包括运用先进仪表控制手段在内的优化控制措施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7.
蔡英明  张兴英 《石油化工》2007,36(6):579-583
采用石油醚为连续相、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建立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相微乳液体系。使用Zeta电位/粒度/相对分子质量分析仪对该体系的形成及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达到微乳液状态时,体系主要由10~100nm的单体微珠及少量粒径小于10nm的胶束组成;随聚合过程的进行,胶束消失,乳胶粒子体积增大。乳胶粒子体积的增大主要是通过扩散和碰撞两种机理完成的。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8.045,复合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33%,助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1.6%。在此条件下达到微乳液状态时的水相增容体积最大。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VAc的辐射乳液聚合动力学,并对其聚合工艺条件作了初步探索。得出VAc乳液在进行辐射聚合时,成核期结束较早(转化率在10%以下),有相当长的恒速期存在。乳胶粒子直径在0.5~3μm之间,比一般的乳液聚合乳胶粒子要大。同时从动力学数据还可以看出几种成核机理(胶束成核,水相成核和液滴成核)同时存在,由此对试验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9.
以苯胺为单体在等离子体条件下进行聚合,测量所合成的有机膜经100keV、5×1015cm ̄(-2)Ar ̄+注入后电阻率的变化,并用FTIR、XPS和核分析方法对离子注入引起的结构和成分改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环境下,聚合膜内仍含有大量环结构。由于Ar ̄+的注入,聚合膜表面损伤而碳化,使注入层内的体电阻率降低1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0.
FTIR spectroscopy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initial steps of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on reduced chromia-silica (0.5 wt% Cr/SiO2). To decrease the speed of the reaction small doses of ga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catalyst in each run and C2D4 was used to confirm band assignments. At the initial steps of the reaction only ethylene molecules coordinated to probably Cr A 2+ c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ch complexes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50%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r atoms in the sample. The FTIR spectrum of the polymer formed at the initial doses of C2H4 (when [C2H4] [Cr]) was found to be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at formed after excess ethylene was introduced onto the catalyst ([C2H4] > [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