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0篇 |
免费 | 205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6篇 |
综合类 | 160篇 |
化学工业 | 71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366篇 |
矿业工程 | 86篇 |
能源动力 | 84篇 |
轻工业 | 74篇 |
水利工程 | 351篇 |
石油天然气 | 387篇 |
武器工业 | 9篇 |
无线电 | 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篇 |
冶金工业 | 94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8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岩渗透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岩渠坡在处理和未处理条件下的渗透性状,分别开展了现场双环、 GUELPH 仪以及室内渗透试验。原位试验结果表明:泥灰岩的稳态渗透系数及入渗深度均大于黏土岩;格栅加筋处理场地的稳态渗透系数和入渗深度分别约为土袋处理场地的 1/4 , 1/2 。格栅加筋处理可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膨胀岩边坡处理措施。室内重塑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含水率下相同干密度的重塑泥灰岩的渗透系数大于黏土岩,其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的速率小于黏土岩,且测得重塑膨胀岩样渗透系数均小于场地的原位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03.
塔北隆起奥陶系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促进了地质学家对该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的探讨。早古生代不整合的地理、几何和时间变量解析有助于认识塔北古隆起的形成过程。基于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解析了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厘定了古隆起在晚奥陶世末和中泥盆世末的形态和展布范围,最终探讨了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变。研究表明,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面都具有"下削上超"不整合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被削截,而年轻地层超覆于不整合面之上。隆起范围在晚奥陶世末期近东西向展布,而中泥盆世末期在南部斜坡上转变为3个古凸起(英买力低凸起、轮南低凸起、库尔勒鼻状凸起),整体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晚奥陶世末近东西向的古隆起在中泥盆世末叠加了北东-南西向的构造,表明挤压应力场由晚奥陶世的南北向逐渐转变为北西-南东向。为已取得的关于塔北晚加里东期古隆起格局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给予了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向深层的拓展,超深层油藏赋存温度上限是有机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关注的科学问题。使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顺北7井奥陶系超深层原油开展了50 MPa、90 MPa两种压力和2℃/h、20℃/h两种升温速率的热模拟实验;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应用Kinetics软件进行化学动力学计算,对比不同温压条件下原油热裂解进程,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同一原油具有基本相似的裂解过程和基本一致的终点温度裂解总生气量。在原油裂解中,早期有重烃气的生成,晚期重烃气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升温速率对原油裂解进程影响显著,较高的升温速率下,原油裂解进程向高温推移,并且具有较高的油相保存温度上限。压力对原油裂解的影响较小。同一升温速率条件下,裂解早期压力对原油热裂解稍有"抑制"作用,而裂解晚期,压力则稍有"促进"作用。原油在不同温压条件下裂解过程的差异,可以用裂解活化能分布的差异进行解释。顺北7井原油在两种压力条件下均具有相对集中的活化能分布,表明原油发生裂解转化过程的"温度窗"相对较窄。顺北一区油相保持的温度上限高于180℃,在埋深9 000 m的深部仍可保持油相。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流体包裹体在研究柴北缘油气运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对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有机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及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色-质谱分析,恢复储集岩中初始(古)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储集岩中油气组分地球化学演化过程,追踪油气藏的油源及油气的热演化程度,最后分析柴北缘油气的充注期次认为,冷湖构造带和南八仙油气田在成岩演化及油气的充注、运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冷湖构造带内冷七1井N12地层只有一期油气充注,潜参1井、冷四1井和深86井均有E3和N1-N12两期油气充注,而南八仙油气田仙5、仙6、仙7井样品中两期充注的油气分别形成于E3-N1和N2时期. 相似文献
108.
南美洲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潜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目前年产油气总量在3×108t以上(油当量),剩余探明原油可采储量为134×108t,剩余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7×1012m3,储产比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委内瑞拉、巴西、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通过讨论南美洲的地质背景,从盆地分析出发,将南美洲沉积盆地分为5个类型,并讨论它们的分布特征与含油气性的差别。根据南美洲各国油气资源状况和勘探程度,认为南美洲必将成为目前及未来若干年内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无论从资源状况还是投资环境看,南美洲各国均是中国在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国家地区中占有极强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9.
为系统总结华北地区各煤类的主要物性特征,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对该区各种煤类共205件煤样进行了压汞实验,分析了各煤类孔径结构的比孔容、比表面积特征。基于180件煤样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了朗格缪尔体积(VL,daf)、朗格缪尔压力与煤级的关系,发现朗格缪尔体积与煤级的关系呈现出两段式变化模式,即煤化程度在Ro,max<4%之前,VL,daf随Ro,max的增加而增大,当Ro,max>4%后,VL,daf随Ro,max的增加而减少,而朗格缪尔压力与煤级的关系复杂,数据十分离散。基于该区煤层气试井成果(170层次试井储层压力、204层次试井渗透率),划分了煤储层试井储层压力、试井渗透率类型:该区以欠压储层为主,占69.4%左右,正常压力储层占27.1%,超压储层仅占3.5%,储层压力梯度总体随埋深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超低渗透储层占26.0%,低渗透储层占36.8%,中渗透储层占18.1%,高渗透储层占19.1%,试井渗透率总体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0.
实验考察了8种市售水溶性破乳荆对长庆油田陕北区有代表性的宝塔区、安塞和子长原油(均为低硫中间基-石蜡基原油)的脱水效果(加量100mg/L,脱水温度55℃,时间3h)。目前长庆采油一厂使用的YT-100和延炼集团使用的GT-940对这3种原油的脱水效果均较好,但对子长原油的脱水率不高,分别为69.7%和58.9%。在由所选性能较好的破乳刺组成的4种二元复配物中,GT-940 HQ96-1对3种原油的脱水效果均高于单剂,最佳配比分别为4:1,4:1,3:2;其余3种复配物则对原油有选择性,其中GT-940 YT-100相近(97.5%);YT-100 HQ96-1仅能改善子长原油的脱水效果,配比为4:1时脱水率最高(76.4%);SP-169 HQ96-1仅能改善宝塔区原油的脱水效果.配比3:2和2:3时脱水率最高(92.9%)。表5参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