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5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307篇
电工技术   485篇
综合类   607篇
化学工业   771篇
金属工艺   815篇
机械仪表   1188篇
建筑科学   377篇
矿业工程   211篇
能源动力   299篇
轻工业   382篇
水利工程   106篇
石油天然气   335篇
武器工业   89篇
无线电   11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6篇
冶金工业   314篇
原子能技术   53篇
自动化技术   692篇
  2025年   50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南丹铁陨石样品的X射线荧光微区扫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军  巢志瑜 《核技术》1992,15(8):485-490
  相似文献   
902.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a micro‐channel vaporizer,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layer thickness that formed between the heating surface and vapor generated was important. The micro‐layer thickness was measured applying the laser extinction method for channel gap sizes of 0.5, 0.3, and 0.15 mm. It was clarified that the gap size, the rate of bubble growth,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cipient bubble site have an effect on the micro‐layer thickness in a micro‐channel boiling system. The initial micro‐layer thickness grew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velocity of bubble forefront to moderate the value of the velocity. In the region of greater velocity, the thickness was constant for each gap.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initial thickness of micro‐layer on the heat transfer surface were shown.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at Trans Asian Res, 35(1): 35–46, 2006;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htj.20096  相似文献   
903.
李莹莹  张兴梅 《节能技术》2012,30(6):483-488
介绍了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以上海某示范性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系统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和系统全年的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性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系统过渡季节不运行时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904.
圆弧腰形孔一般采用分度头铣削加工,但效率不高,批量生产中可能成为限制生产能力的工序。针对BQ喷油泵法兰式套筒零件的圆弧腰形孔,使用专用夹具,采用先钻孔再铣通的方法,效率可明显提高。同时,还可节约刀具磨耗的费用。  相似文献   
90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integrated micro/ macro mechanical study of the thermo-elastic-uiscoplastic behavior of unidirectional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The mic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lastic moduli are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unit cell approach with comparisons also drawn with the composite cylinder assemblage model. These “ homogenization ” results are later incorporated into the vanishing fiber diameter model develop the macroscopic stress-strain relation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employed for the analys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odner and Partom thermo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associated macroscopic analysis and a “ smeared” element approach. Comparisons are made against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whenever feasible.  相似文献   
906.
微能源网以能源的梯级利用为原则,可实现风、光等多种新能源的高比例消纳,满足区域内电、热、冷等多种能源需求。微能源网中存在新能源出力与冷、热、电负荷的多重不确定性。为增强系统规划结果的鲁棒性,常采用不确定集表述新能源出力与多种用能需求的不确定性,实现针对微能源网的鲁棒规划设计,往往使系统规划结果过于保守,降低系统经济性。为克服以上问题,规避实际运行中不可能发生的场景,降低系统规划结果的保守性,文章提出一种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微能源网鲁棒规划模型。该模型在计及多重源荷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新能源出力与冷、热、电负荷的时间相关性。通过算例对传统不确定集与所提出的改进不确定集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7.
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太阳自动跟踪控制装置可提高太阳转换效率的空间;并阐述了采用不同于传感器方式的定时跟踪法的电路实现原理。这种电路不仅省去传感器和相关电路的能耗,更重要的是在该电路中可以实现最省电的休眠工作模式,使采用太阳自动跟踪控制装置后提高转换电能成为现实。该文还对比了固定安置的太阳电池板和采用了太阳自动跟踪控制装置的太阳电池板在相同条件下的转换效率。结果得出采用定时太阳自动跟踪装置的光伏发电系统能大幅度提高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908.
不同物性储层微观渗流特征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特低渗透储层开发难的特点,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高、低渗不同物性储层微观渗流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物性储层微观渗流特征差异显著,高低渗模型的驱油效率平均相差19%;储层物性及水驱油体系的能量耗散和能量释放、驱替压力、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是影响高、低渗模型微观渗流特征和驱油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低渗模型中采用降阻剂驱替后,驱油效率提高11%。经过分析,建议低渗储层通过储层改造,或通过非常规水驱来改善油层水驱效果。  相似文献   
909.
俞卫红 《机电工程》2001,18(5):81-83
详细介绍了轴类零件卧车加工中心深孔用外排屑板钻的结构形式和特点、设计参数和要求,同时介绍了板钻实际使用的切削用量。  相似文献   
910.
介绍了锦纶6细号短纤维的开发研制过程,以及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