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108186篇 |
免费 | 18518篇 |
国内免费 | 9844篇 |
电工技术 | 10034篇 |
技术理论 | 9篇 |
综合类 | 14254篇 |
化学工业 | 9018篇 |
金属工艺 | 3535篇 |
机械仪表 | 8065篇 |
建筑科学 | 10792篇 |
矿业工程 | 3714篇 |
能源动力 | 5040篇 |
轻工业 | 3600篇 |
水利工程 | 7069篇 |
石油天然气 | 5868篇 |
武器工业 | 1623篇 |
无线电 | 915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773篇 |
冶金工业 | 3730篇 |
原子能技术 | 1146篇 |
自动化技术 | 30119篇 |
2025年 | 47篇 |
2024年 | 2349篇 |
2023年 | 2405篇 |
2022年 | 3570篇 |
2021年 | 3981篇 |
2020年 | 4265篇 |
2019年 | 3800篇 |
2018年 | 3568篇 |
2017年 | 4265篇 |
2016年 | 4935篇 |
2015年 | 4954篇 |
2014年 | 6613篇 |
2013年 | 7107篇 |
2012年 | 7916篇 |
2011年 | 8449篇 |
2010年 | 6652篇 |
2009年 | 6824篇 |
2008年 | 6896篇 |
2007年 | 7750篇 |
2006年 | 6727篇 |
2005年 | 5828篇 |
2004年 | 4726篇 |
2003年 | 4158篇 |
2002年 | 3286篇 |
2001年 | 2716篇 |
2000年 | 2379篇 |
1999年 | 1794篇 |
1998年 | 1504篇 |
1997年 | 1265篇 |
1996年 | 1174篇 |
1995年 | 1016篇 |
1994年 | 836篇 |
1993年 | 595篇 |
1992年 | 472篇 |
1991年 | 382篇 |
1990年 | 299篇 |
1989年 | 262篇 |
1988年 | 158篇 |
1987年 | 113篇 |
1986年 | 80篇 |
1985年 | 84篇 |
1984年 | 80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56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38篇 |
1978年 | 14篇 |
1974年 | 8篇 |
1959年 | 12篇 |
为研究含水率、粒径、温度等因素对煤样吸附瓦斯特性的影响,选取黄陵二号煤矿2#煤层煤样,通过HCA型高压瓦斯吸附仪,采用正交实验法开展不同含水率、粒径、温度作用下煤样瓦斯等温吸附实验,得到了影响瓦斯吸附性能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粒径、温度条件下,煤的瓦斯吸附曲线均符合Langmuir理论;各因素对吸附常数
针对煤矿井下钻孔作业场景特点,分别选取了基于煤岩图像特征和基于钻进参数反馈的识别方法。为了提高煤岩界面识别准确性,对前述的2种识别方法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2种异构信息的耦合识别。耦合识别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以CNN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扩展得到深度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其结构主要由骨干网络、颈部网络、头部网络3个部分构成。通过数据库模型训练,得到最终识别方法。通过在煤矿井下进行现场钻孔试验,验证了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其中煤岩界面识别准确率达92%。
相似文献为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水平,对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多参量集成监测预警平台本地化建设方案。该平台基于B/S架构并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应用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运维平台4个模块,具备监测预警一张图、实时监测、综合预警、报表系统、设备管理、语音报警等功能,且融合了冲击地压多系统多参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平台本地化建设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监测、挖掘、融合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可进行微震、地音、应力等监测数据的深度研判和危险预警的智能发布,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大幅度提高了预警效率和效果,为矿山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