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125篇
化学工业   801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76篇
建筑科学   136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55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5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Optical fluorescence imagi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virus–host interaction. However, current fluorescent tag labeling strategies often dampen viral infectivity.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an in situ fluorescent label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preserve viral infectivity and precisely monitor viral infection in vivo. In contrast to pre‐labeling strategy, mice are first intranasally infected with azide‐modified H5N1 pseudotype virus (N3‐H5N1p), followed by injection of dibenzocyclooctyl (DBCO)‐functionalized fluorescence 6 h l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DBCO dye directly conjugated to N3‐H5N1p in lung tissues through in vivo bioorthogonal chemistry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efficacy. More remarkably, in situ labeling rather than conventional prelabeling strategy effectively preserves viral infectivity and immunogenicity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Hence, in situ bioorthogonal viral labeling is a promising and reliable strategy for imaging and tracking viral infection in vivo.  相似文献   
72.
73.
74.
将邻联茴香胺(ODA) H2O2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应用于测定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cMosaicVirus Ar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 CMV)、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BeanMosaicVirus SBMV)和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rus TuMV)等四种重要植物病毒,其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显色光度法(ELISA)。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公安部2010年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的数据作为基础,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国家级恶意代码样本库作为支撑,结合信息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成员单位汇总的情况和各反病毒研究机构发布的安全报告,阐述了2010年我国恶意代码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了2010年我国恶意代码出现的新特点,探索了今后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对互联网的监测,2011年1月计算机病毒整体情况呈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77.
2011年8月计算机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对互联网的监测,2011年8月计算机病毒整体感染情况呈平稳态势,主要传播途径仍以电子邮件、“网络钓鱼”和“网页挂马”为主。  相似文献   
78.
由于全台网是业务整合、信息整合,其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安全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致使安全生产播出成为电视台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重点。网络安全一般是指防范黑客攻击和病毒传播等造成的安全威胁,需要通过采用适合的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该文通过对电视台的网络系统进行描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到一套适合电视台的网络安全系统策略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9.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当前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对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计算机网络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因而,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日常生活中Windows的病毒已经习惯而且有着诸多的处理办法,但对越来越多的Linux病毒研究和处理办法较少。对本文着重分析了Linux下五种病毒的类型和原理,并对Linux病毒的防范提出了病毒防范并非仅仅是查杀病毒,而是要对Linux平台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的理念,同时具体给出了Linux病毒防范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