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02篇
  免费   6352篇
  国内免费   3464篇
电工技术   251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049篇
化学工业   13026篇
金属工艺   6416篇
机械仪表   2598篇
建筑科学   5772篇
矿业工程   1002篇
能源动力   1192篇
轻工业   2105篇
水利工程   514篇
石油天然气   1117篇
武器工业   757篇
无线电   30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457篇
冶金工业   1744篇
原子能技术   188篇
自动化技术   4282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802篇
  2022年   1369篇
  2021年   1731篇
  2020年   1822篇
  2019年   1787篇
  2018年   1675篇
  2017年   2165篇
  2016年   2287篇
  2015年   2170篇
  2014年   2798篇
  2013年   2812篇
  2012年   3491篇
  2011年   3657篇
  2010年   2873篇
  2009年   3112篇
  2008年   2580篇
  2007年   3541篇
  2006年   3299篇
  2005年   2777篇
  2004年   2248篇
  2003年   2099篇
  2002年   1915篇
  2001年   1830篇
  2000年   1474篇
  1999年   1162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742篇
  1996年   601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综述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PLA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合成工艺、加工方法及相对应的力学、生物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梳理了PLA复合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对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2.
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与微纳层叠共挤出成型设备制备了聚丙烯/聚酰胺6/碳纳米管(PP/PA6/CNTs)复合材料和原位微纤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电阻测试仪对其微观结构、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共混相比,微纳层叠共挤出法使得分散相PA6/CNTs形成了微纤,微纤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复合膜的动态流变性能,并且增加了基体PP相的结晶度,提高了PA6相的结晶温度,提升了复合膜的结晶性能;当CNTs含量为0.5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2.17 MPa和857.82 %,体积电阻率(R)下降到104 Ω·cm,综合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73.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对芦苇纤维(RF)进行磷酰化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磷酰化芦苇纤维(MPRF)与聚乳酸(PLA)共混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MPRF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阻燃性、燃烧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元素成功接枝到芦苇纤维表面,800 ℃时的残余质量增加;随着MPRF添加量的提高,PL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随着MPRF的加入而逐渐增加,当MPRF添加量为40 %(质量分数,下同)时,其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可达266.9 MPa和44.7 MPa,极限氧指数为24.6 %;最大热释放峰值下降到366.9 kW/m2,与PLA相比下降了39.3 %,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974.
制备了晶须增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铝(EVA/PE-LD/ATH)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CCT)、万能拉力机和高阻计等对添加不同晶须的EVA/PE-LD/ATH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TH颗粒在复合材料中未出现明显团聚,复合材料中晶须呈交错分布并与基体界面结合致密;晶须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提高源于晶须热解产物网络状骨架对炭层的增强作用;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硼酸铝晶须(ABW)和硫酸钙晶须(CSW)添加质量比为13.5∶6.75∶6.75的复合材料的800 ℃质量保留率为32.7 %,极限氧指数为26.8 %,热释放速率峰值为364.4 kW/m2,总热释放量为20.8 MJ/m2,总烟释放量为187.2 m2/m2,阻燃性能相对最优;MHSH具有降低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烟释放量和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作用,而CSW能够延迟点燃时间,减弱出现轰燃的趋势,但增大了总烟释放量,同时,CSW还具有提高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增韧作用;混合晶须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邵氏硬度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975.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换相阶段转矩脉动严重问题,提出基于教与学算法的转矩分配函数优化策略。以开通角、关断角、换相重叠角为寻优对象,输出转矩跟随参考转矩能力为评价指标,结合转矩分配函数与直接瞬时转矩控制,构成转矩闭环。为提升系统动态性能,转速环采用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将其输出作为转矩环参考转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教与学算法优化后,转矩可在相绕组换相阶段平滑过渡,且输出转矩脉动得到明显抑制;分数阶滑模较PI控制而言,系统转速迅速进入稳态,且上升过程无超调,有利于提升系统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76.
颗粒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氧化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以TiC颗粒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的氧化特性。指出TiC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在650℃以上高温有着其它耐热钛合金不可比拟的高温抗氧化性能;TiC/Ti的反应界面层有利于氧原子的扩散,使复合材料在650℃以下的氧化初期氧化速度较快;但在650℃以下经长时间保温,其氧化特性和其它耐热钛合金相似。  相似文献   
977.
造孔剂含量对无压浸渗法制备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舟  李红船 《铸造技术》2006,27(11):1188-1191
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SiC/Al复合材料,研究了造孔剂含量对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造孔剂对残余气孔率的影响不同,随着造孔剂加入量的增加,残余气孔率先减小后增大,但试样抗弯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在SiC/Al复合材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造孔剂时,SiC/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出现最大值,其残余气孔率达到最小值0.9%左右。  相似文献   
978.
979.
Fe-Al intermetallics with remarkable high-temperatureintensity and excellent erosion,high-temperatureoxidation and sulfuration resistance are potential lowcost high-temperature structural material.ProducingFe-Al/WC composite coating by high velocity arcspraying(HVAS)on structural materials would notonly obviate the problems faced in fabrication of thesealloys into useful shapes,but also allow the effectiveuse of their outstanding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which might thus promisingly mak…  相似文献   
980.
Fe-Al/WC intermetallic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prepared by high velocity arc spraying (HVAS) technology on 20G steel and the oxidation performance of Fe-Al/WC composite coating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kinetics curve of oxidation approximately follows the logarithmic law and the oxidation velocity of Fe-Al/WC composite coatings is less than that of 20G steel after 5 h. The composition of oxidized coat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Al2O3, Fe2O3, Fe3O4 and FeO. These phases distribute unevenly. The protective Al2O3 film firstly forms and preserves the coatings from further oxi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