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5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54篇 |
化学工业 | 457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33篇 |
建筑科学 | 26篇 |
矿业工程 | 15篇 |
能源动力 | 10篇 |
轻工业 | 44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204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 |
冶金工业 | 18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穿流板结构参数对复合塔板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开孔率、不同孔径的穿流筛板与250Y规整填料组成的各种复合塔板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孔率越大,复合塔板的处理量越大;压降越小,操作弹性越小;存在流体力学性能较佳的孔径8mm,孔径小于等于8mm时,孔径越小,压降越大,操作弹性越小;孔径大于8mm时,孔径越大,压降越大,操作弹性越小。孔径对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立体传质塔板在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扩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通量新型高效塔板——立体传质塔板(CTST)。该塔板与浮阀塔板相比具有的优势为:处理能力提高80%~100%,分离效率高10%~40%,操作弹性高一倍,压降低20%~30%。该塔板在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环氧乙烷EO/乙二醇EG装置扩产改造中已经成功应用,在原塔外壳不变的条件下,仅用CTST塔板替换原浮阀塔板,改造后生产能力提高30%~80%。EO精制塔C302空塔动能因子超过3.0Pa^0.5。 相似文献
14.
15.
筛板塔板的性能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板塔板较小的孔面积结构和气液流动方向相垂直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塔板上的雾沫夹带和由此引起的塔板压力降,可通过选择单、双溢流确定塔板上的操作工况来适应不同物料,以获得较高的塔板点效率,减少了塔板上的降液管面积和气体流动对塔板上液体流动的干扰,提高了塔板效率。筛板塔板的计算方法完整,可以计算降液管出口处液体的含气量、降液管的压力降和降液管的平均含气量,判断塔板的操作工况和各种工况下的雾沫夹带量和由此引起的塔板压力降。 相似文献
16.
17.
在100 mm塔径的筛板塔内,采用加速结垢的方法研究了Ca(OH)2-H2O-CO2-Air体系内4种不同材质的塔板表面上CaCO3的结垢行为,考察了液相浓度、温度、CO2浓度、F因子、时间及材质对结垢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塔板上的CaCO3结垢为方解石晶形. 结垢过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起始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 各因素对结垢速率影响可拟合成方程u=Ae-E/(RT)ca1cb2qcv,lqdv,gte,但第三阶段中t不出现. 实验条件下,CaCO3在筛板上结垢的活化能变化范围为8.01~28.4 kJ/mol,结垢第三阶段的活化能最大,第一阶段最小,整个过程由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以及煤气洗涤水的水质分析和工艺处理;分析了煤气洗涤水含尘量大且不易沉降的原因,提出了在煤气洗涤水原处理工艺上增加微涡流塔板澄清器的改进方案,总结了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了直径12.6 m的四溢流大型塔板上液相流动结构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溢流塔板上液相流动和传质状况的理论化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传统等鼓泡面积设计方法条件下单块塔板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所模拟四溢流塔板的左侧翼塔板出现返流区,而右侧翼塔板流动结构相对均匀未出现返流区。为进一步优化塔板结构,提高传质效率,对左侧翼塔板提出了加设导流板的改进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塔板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塔板上液相的流动结构,使得塔板效率较传统设计方法提升了4.53%~9.22%(当Q1/Q2=[0.5,1.5]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