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3篇
  免费   1353篇
  国内免费   638篇
电工技术   903篇
综合类   916篇
化学工业   6143篇
金属工艺   370篇
机械仪表   778篇
建筑科学   644篇
矿业工程   757篇
能源动力   1714篇
轻工业   526篇
水利工程   627篇
石油天然气   1209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6篇
冶金工业   599篇
原子能技术   143篇
自动化技术   7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871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765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基于滑动窗的混合高斯模型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场景下,传统混合高斯模型能较好地检测出运动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参数收敛缓慢且难以适应场景中真实背景的实时变化,从而导致运动目标的错误检测率增加。该文利用滑动窗技术的短时历史记忆特性,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滑动窗的混合高斯模型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混合高斯背景模型不能及时形成新背景的缺点,提高了运动检测的完整性,并进一步降低了算法对场景光照变化的敏感性。多场景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准确、完整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并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63.
在高10.6m、内径100mm的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底部预提升气以及喷嘴进气量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循环量的影响,对比了3种不同喷嘴位置结构下系统循环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提升管底部和喷嘴附近气固流动行为的差异,描述了预提升段内气体分布及流动结构。结果表明:预提升气和喷嘴进气是颗粒向上输送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喷嘴进气口高度的提高,预提升气对颗粒循环速率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对于喷嘴进气口位置最低的结构,其系统循环量、喷嘴附近颗粒浓度以及气固接触状况均优于其它结构;在提升管底部,气体多次形成逆流接触,内循环流动和局部涡流作用有效促进了颗粒沿径向混合,有利于颗粒循环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针对四川盆地周缘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黄金坝区块2口页岩气水平井套管严重变形的情况,基于24臂井径套管变形测量、裸眼井径、电阻率电测、钻时及气测录井、固井CBL/VDL及CBL成像等资料,分析引起套管变形位置附近地层的地质与工程特征,利用三维成像分析软件分析24臂井径测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得到了变形套管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极严重套管变形井段发生在构造裂缝发育区;(2)套管变形形态为上下方向为主的"S"形弯曲;(3)极严重套管变形呈现明显的遭受岩石高角度滑移挤压而横向剪切变形特征。据此提出建议:(1)该区应重点防范由岩石沿裂缝面滑移引起的剪切套管变形,利用产层段构造等值线图,设计井眼轨迹避开地下局部高陡构造的"脊部"或"谷底"位置;(2)利用产层段蚂蚁体分布图预测的裂缝带分布信息,使井眼轨迹沿裂缝带走向钻进;(3)推荐采用免钻磨大通径桥塞或全通径无限级完井工艺技术,避开压裂后常规桥塞钻磨工序,以确保压裂后的各级压裂层都能投产。  相似文献   
65.
成岩环境是控制红层储层孔隙类型及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量镜下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正演”与“成岩产物类型及数量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段红层储层成岩环境时空演化规律,定量表征了成岩改造孔隙量,分带建立了多重成岩环境控制下的红层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时间上,由于原始沉积环境、有机酸和烃类注入时期的控制,红层储层成岩环境可划分为原始碱性和埋藏酸性两个变化阶段;平面上,由于盐湖区释放碱性水及有机酸浓度随运移距离的变化,自湖盆区向凹陷边缘可划分为4个成岩环境变化带:中强碱性-弱酸性带、中强碱性-强酸性带、弱碱性-中强酸性带、弱碱性-弱酸性带。受控于成岩环境平面变化规律,在不同构造部位原生孔隙降低和次生孔隙增加的幅度具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东营凹陷东段红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6.
作为催化裂化过程热量平衡的有效调节手段,再生催化剂取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再生催化剂取热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介绍了外取热技术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再生催化剂调温技术和传热强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发现,取热器的控制性热阻为换热管外部流化区域。因此,根据取热负荷公式,分别从传热温差、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3个方面介绍了传热强化技术的进展。重点阐述了环流床传热强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借鉴气 固环流思想,能够有效增大颗粒团在换热表面的分率和减小颗粒团的平均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传热系数,强化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67.
基于子波变换提取全波列声波测井信号波前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平滑过渡信号作为全波列声波测井信号中的各种波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连续子波变换的波形特点,提出了一种提取其起始点的新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精确地提取全波列声波测井信号的滑行纵波、滑行横波及斯通利波的波前。  相似文献   
68.
阎学文  侯如杰 《电子工艺技术》1997,18(3):118-120,123
新横切机垛板台采用西门子S5-115U可编程序控制器构成PC控制系统,其中侧导板采用智能模板IP241位置编码器进行定位控制,与PC控制器构成DDCS分布式PC控制系统。文中主要介绍智能模板IP241在侧导板控制系统中应用的硬件,控制功能及软件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69.
地化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国英 《测井技术》2006,30(6):551-553
低电阻率油层因其储层电阻率偏低,油层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直接分析储层样品所含流体的特征.以济阳坳陷第三系陆相储层低电阻率油层为例,介绍了用地化热裂解、色谱及热解色谱地球化学分析和气测录井得到的资料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在低电阻率油层的实际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煤层在层序划分与对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为例,通过对该地区几个聚煤时期的碎屑物质的供应程度、古地貌格局、湖平面变化(基准面变化)、气候及古植物等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分析,并结合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认为该地区侏罗系煤层受多种因素控制,并主要发育于基准面稳定上升的早期,且与层序的时空演化存在着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