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9篇 |
免费 | 808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75篇 |
综合类 | 402篇 |
化学工业 | 1335篇 |
金属工艺 | 214篇 |
机械仪表 | 185篇 |
建筑科学 | 460篇 |
矿业工程 | 573篇 |
能源动力 | 1087篇 |
轻工业 | 301篇 |
水利工程 | 84篇 |
石油天然气 | 331篇 |
武器工业 | 695篇 |
无线电 | 7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97篇 |
冶金工业 | 186篇 |
原子能技术 | 283篇 |
自动化技术 | 2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74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189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438篇 |
2013年 | 417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580篇 |
2010年 | 470篇 |
2009年 | 428篇 |
2008年 | 356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394篇 |
2005年 | 334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54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在水下爆炸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约3倍时间范围内,利用LS_DYNA软件对水下爆炸气泡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对仿真结果及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水下爆炸气泡膨胀或收缩,爆炸产物气体从外板破口处流入或流出舷侧空舱,外板也相应地向里凹陷或向外凸出运动;舷侧空舱内部空间被外板花瓣隔成两个区域,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在花瓣前面和花瓣背面具有不同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评估舷侧空舱外板的最大破坏程度时,可将计算时间取为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5%. 相似文献
42.
针对战斗部爆炸场破片速度等参数测试中需要多点分布测试方法存在精度差,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爆炸火光作为触发信号源的多通道同步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了光电触发模块将爆炸火光经过光电转换,信号调理形成触发信号源,多个数据采集单元的触发模块参数相同,保证其响应时间一致;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单元配合激光光幕破片数据采集可以构建多点测试系统;通过多次战斗部破片速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TNT当量为5 kg时,测试系统分别布设在距离爆心不同距离处,可以完成可靠触发并获得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43.
通过有限元软件Autodyn模拟了梯度波纹夹层板在空中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分析了芯层排列顺序对其响应模式和抗爆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抗爆性能最优的芯层组合填充聚氯乙烯泡沫,研究了填充方式对其抗爆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夹层结构的吸能特性。结果表明:芯层壁板厚度从迎爆面到背爆面逐渐减小的组合具有最优的抗爆性能,且只在第一层填充泡沫的梯度波纹夹层板的下面板变形最小;从迎爆面到背爆面单层填充时,聚氯乙烯泡沫的吸能不断下降;随着填充层数增加,下面板变形以及聚氯乙烯泡沫和下面板的吸能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4.
为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测量爆炸冲击波的壁面反射压力,将光子多普勒测速仪(PDV)与压杆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压力测试系统。采用滑动安装结构消除探头在应力波作用下产生的轴向速度,根据杆中弹性波多次反射的压杆自由面速度曲线,提取起跳点,拟合得到了压杆声速。对压力测试系统进行了响应特性、有效测量时间和测量下限分析,并采用该系统测量了球形炸药爆炸的冲击波反射压力。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频响低于杆表面粘贴的应变片电测系统,测量下限优于应变片电测系统;测得的球形炸药爆炸的冲击波最大反射压力为463.5 MPa,上升沿为5 μs;PDV和压杆相结合的冲击波壁面反射压力测试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45.
粘结剂作为PBX炸药中重要的添加剂,对炸药的力学性能、能量特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为研究不同粘结体系对PBX炸药水下爆炸能量特性的影响,首先对不同粘结体系炸药配方进行优化设计,然后进行不同粘结体系PBX炸药的水下爆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HTPB惰性粘结体系炸药相比,含能粘结体系应用于PBX炸药后,比冲击波能提高了12%~23%;但是由于含能粘结体系力学和工艺性能的限制,使得炸药固含量降低,降低了炸药的气泡能.总的来看,TEGDN、GAP、HTPB粘结体系的PBX炸药总能量分别达到了2.01、1.99、2.15倍TNT当量. 相似文献
46.
为分析大质量破片对多层盖板炸药冲击起爆阈值的影响因素,采用SPH和FEM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不同盖板厚度和不同盖板间隔情况对起爆阈值影响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级轻气炮作为加载手段,进行了大质量钨合金破片冲击不同盖板及间隙情况下炸药冲击起爆试验研究,获得了起爆阈值。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采用SPH与FEM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此类问题。通过拟合得到了大质量破片冲击起爆阈值速度与冲击角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分析结果表明,大质量破片冲击产生的大量二次破片对起爆阈值速度和起爆延迟时间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文中描述了水下爆炸信号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单次瞬态信号,由类似于单边指数衰减的冲击波信号和近似半余弦脉冲的二次脉动波信号组成。冲击波信号频率不大于10kHz,脉动波信号频率不大于0.1kHz。在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基础上,提高信号采样频率可以改善信噪比。据此原理确定了冲击波过采样频率为1MHz,二次脉动波过采样频率为40kHz。MAX153是基于半闪速技术的高速8位模数转换器,它与8位单片机AT89C51构成的采样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冲击波和二次脉动波的采样并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文中还设计了采样频率、采样时间、通道放大倍数等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48.
The rate of emission of hydrogen from the metal surface and from the oxide surface has been determined during the oxidation of ferrous alloys at 501°C. The kinetic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sumption of a parabolic rate law, and the rate constant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calculated from the thickness of the oxide layer at the end of the reaction. The proportion of hydrogen emitted from the metal to that from the oxide surface showed a dependence on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steam for the 9%Cr-1%Mo alloy at 501°C. The ratio was dependent on the alloy composition, and also on temperature, as shown by results for the 9%Cr-1%Mo alloy at 450 and 552°C. For this alloy,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rate constan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rate-determining step dependent on cation diffusion. The oxide film is almost impermeable to hydrogen gas. A possible oxidation mechanism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49.
本文着重介绍了蒸汽加氧吹洗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该方法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解决了基建炉过热器、再热器的酸洗难题,并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是提高我国吹管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水汽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能确保机组在投产后安全、经济地运行,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如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0.
The friction sensitivities (FS) of five linear and eight cyclic nitramines have been determined.These FS valu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pective detonation velocities,D,and with the dimensionless ratio created by relating the heat of explosion,Qreal,to the activation energy,Ea,of non-autocatalyzed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explosives concerned.For the nitramaines studied,these comparisons show a general trend of FS decreasing with increasing energy cont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