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8篇 |
免费 | 812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75篇 |
综合类 | 402篇 |
化学工业 | 1336篇 |
金属工艺 | 214篇 |
机械仪表 | 185篇 |
建筑科学 | 460篇 |
矿业工程 | 573篇 |
能源动力 | 1087篇 |
轻工业 | 303篇 |
水利工程 | 84篇 |
石油天然气 | 331篇 |
武器工业 | 695篇 |
无线电 | 7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97篇 |
冶金工业 | 186篇 |
原子能技术 | 283篇 |
自动化技术 | 2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74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189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438篇 |
2013年 | 417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580篇 |
2010年 | 470篇 |
2009年 | 428篇 |
2008年 | 356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394篇 |
2005年 | 334篇 |
2004年 | 275篇 |
2003年 | 254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阐述了目前重力流输水管道系统中防水锤的常用方法,并对各类防护方法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和总结,提出了能减少长距离重力流管道爆管的防护措施,达到降低工程总造价,保证此类工程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53.
燃气爆炸的反应过程与荷载特征与炸药爆炸明显不同。为研究燃气爆炸对钢筋混凝土板行为响应及竖向承载力的影响,采用FLACS模拟得到了室内燃气爆炸典型的超压时程曲线,结合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的楼板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板在燃气爆炸下的动态响应、破坏模式及在抗倒塌过程中的受力机制和承载能力,以及混凝土、钢筋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板在燃气爆炸荷载作用下呈典型的弯曲破坏模式,且与能量等效的TNT爆炸相比,动态响应及损伤相对较小;燃气爆炸后楼板在抗倒塌过程的初期以薄壳受力机制为主,随后由受弯机制发展为受拉薄膜机制,但因受拉薄膜效应无法有效开展而导致爆炸后楼板的承载能力出现中度下降;增大钢筋直径,减小钢筋间距,采用双层配筋方式,以及在高强度钢筋对应的适筋范围内增大混凝土强度,可有效提高楼板抗燃气爆炸的能力,并降低爆炸对板承载力的影响;增大钢筋强度虽能提高楼板抗燃气爆炸能力,但亦会增强爆炸对板承载力的影响,而在低强度钢筋对应的适筋范围内增大混凝土强度基本不会改变爆炸对板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文章介绍了两起电捕焦油器气爆炸的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了事故原因,明确了事故责任,讨论分析了电捕焦油器特殊操作必须遵循的规则,归纳出运行与检修相互切换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55.
30m3试验装置的瓦斯爆炸试验研究--"安全采煤法"的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30m^3正方体爆炸试验装置内用天然气完成了15次爆炸试验。试验采用内径ф50mm管在距底面约0.015m高的水平面几何中心输入天然气,使装置内天然气的平均浓度为2.8%~12.9%。装置内无通风,用2个位于距地面1.5m和2m高度的电火花发生器点火。试验表明,从输气停止算起,点火开始时间≥10s点火的试验都不能爆炸;在0,5s,7s点火的试验发生燃烧和爆炸。证明煤矿采煤面附近没有通风是防止瓦斯爆炸的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内部爆炸条件下爆炸波受舱室壁面多次反射叠加作用,其破坏作用大大加强,破坏机理也与空中(自由场)爆炸有明显区别。对内部爆炸作用下舰船多舱室结构的破坏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舰船十字形舱室的舱壁和甲板对爆炸能量具有导向作用,爆轰产物压力分布与破坏范围均呈比较明显的十字形分布;内爆炸作用下爆点所在舱室的舱壁可能发生整体冲切破坏,在爆轰产物推动下,冲切破坏的舱壁能够达到较高的飞行速度,并在飞行过程中对相邻舱壁造成碰撞破坏;具有泄爆孔和外侧加强筋的舱壁其破坏程度可有效降低,而内侧加强筋对舱壁则无加强效果,同无配筋情况相比,设内侧加强筋的舱壁的破坏程度要稍大。 相似文献
57.
58.
介绍了大载重量防爆载货电梯设计开发过程中对部件的设计计算(包括对悬挂绳安全系数、曳引力.轿厢架结构.导轨的设计计算)对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包括防爆制动器.减速箱,防爆安全钳、防爆导靴和防爆夹绳器)作了点燃危险评定,从而验证了该型号防爆载货电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和良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59.
《The IES Journal Part A: Civil &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13,6(4):265-275
In recent studies, the uniform simplified distribution blast load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have proven to be prevalent in the use of investigat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 dynamic behaviour during blast events, whilst neglecting the negative phase pressure.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steel column's response during the total pressure period to that of its response during only the positive stage. Moreover, the real blast pressure has varying values depending on the point distance and explosion incident angle. The real blast load curve was derived by using a specialised program to calculate pressure at different points on the steel column vertical line; and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compare its impact with the uniform and concentrated cases. Also ABAQUS finite element code was used to check the validity of the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analysis method when the column is subjected to axial and transverse blast load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e SDOF inability through dynamic reaction calculations. In addition, SDOF has limitations in dealing with dynamic steel response when the axial load ratio was greater than 0.5. Damage prediction methods and equations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different concepts and the ductility ratio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damage level of 100 kg TNT at 4.5 m stand-off distance. The strain rate eff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material with different scenarios based on the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相似文献
60.
新建公路隧道从既有供水隧洞上方穿过,在空间上形成交叉隧道,上下隧道最小净距21.5 m,为评价上穿隧道偶然爆炸对下方供水隧洞稳定的影响,应用ANSYS/LS-DYNA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上穿公路隧道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爆炸时,下方供水隧洞的拱顶、拱腰对爆炸冲击波的响应较大,最大振动速度约为10.1 cm/s,拱腰和拱底的振动速度分别为8.9 cm/s和3.9 cm/s,拱顶、拱腰部位的最大振动速度大于水工隧洞的安全质点振动速度;此时隧洞最大的动拉应力点位于拱顶,为1.01 MPa,加上隧洞衬砌静态应力(约1.0 MPa),超过了C25砼的抗拉强度设计值1.27 MPa,故油罐车偶然爆炸会造成供水隧洞结构的破坏,影响其稳定性,须采取一定的交通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