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10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7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061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鲜果蔬经过切割处理后,组织极易变软、腐烂,致使产品品质下降。鲜切果蔬的腐烂主要是由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引起的。新鲜果蔬表面一般存在的致腐菌主要包括:欧文氏菌(Erwinia)、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单胞菌(Xantho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等细菌以及灰酶(Bortytis)、青霉(Penicillium)、根霉(Rhizop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等霉菌。目前应用于鲜切果蔬中的主要非热杀菌技术主要有物理杀菌、植物源杀菌和生物杀菌。据此对引起鲜切果蔬腐烂的致腐微生物种类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控制鲜切果蔬腐烂的非热杀菌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的多种类型农药残留同时分析的新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基质固相分散(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e,MSPD)替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从蔬菜水果中提取、净化三种类型31种常用农药残留(包括11种有机氯、5种拟除虫菊酯、15种有机磷),用GC-ECD和GC-FPD分析检测,用GC-MS(SIM)进行确证。31种农药的回收率在80.4%~11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验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样品的农药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43.
百菌清单抗与稀土铕荧光纳米微球通过竞争法供价偶联,合成荧光标记免疫探针,开发了一种现场定量检测百菌清的高敏荧光检测卡,建立了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快速定量检测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实验筛选了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百菌清抗原抗体,优化了纳米荧光微球与百菌清单抗的标记条件、百菌清抗原在硝酸纤维膜上包被浓度、稀释复溶液配方等条件。研制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与荧光检测仪配套使用,样品前处理有机溶剂用量少。该研究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抗体0.05 mg/mL,NC膜上百菌清抗原包被质量浓度0.8 mg/mL、pH值7.2的PBS缓冲液(甲醇体积分数8%),并建立标准曲线,方法线性范围为2~100 ng/mL,检出限为0.2 mg/kg,与常用类型农药交叉反应率<1%。在基质限量加标水平下,百菌清的加标回收率为85%~98%,产品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8%~12%,批间精密度11%~17%,加标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高敏荧光分析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绿色环保的特点,适用于蔬菜水果中百菌清的现场快速定量筛查。  相似文献   
44.
果蔬比热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的比热容在其加工、流通、保鲜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同步法测定35种果蔬的比热容及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密度和含水率,并确定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果蔬比热容随着温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比热容的增长率逐渐减小直至不再变化。果蔬含水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比热容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果蔬密度与比热容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果蔬比热容随着果蔬含水率增加呈递增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的果蔬具有较小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45.
鲜切果蔬因具有新鲜方便、无添加剂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鲜切果蔬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食品品质劣变并缩短货架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本文综述了ACP对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对鲜切果蔬中酶活的作用,同时探讨了ACP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旨在为ACP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二氧化氯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性能优良、安全无公害的杀菌消毒剂和食品保鲜剂。国内关于二氧化氯在果蔬保鲜领域的研究多局限于液体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气体二氧化氯较液体二氧化氯有许多优势,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二氧化氯的杀菌保鲜机理及气体二氧化氯的特性与优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气体二氧化氯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的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鲜切果蔬切割之后容易发生表面褐变等问题,严重影响果蔬商品价值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成为制约鲜切果蔬发展的重要瓶颈。该文重点针对冷激处理、热处理、高氧处理、化学处理等切前处理技术在鲜切果蔬上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切前处理调控果蔬褐变的机制进行探讨,分析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开发更安全高效的褐变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
对猪肉牛肉果蔬复合重组肉干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经试验确定猪肉牛肉果蔬复合重组肉干的最佳配方为猪碎肉35%,牛碎肉25%,紫薯泥9%,山药泥9%,五香粉0.5%;最佳工艺为:TG酶150 U/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0 min,烘烤温度95℃,烘烤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49.
果蔬品质安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果蔬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首位, 生产和消费正由产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对果蔬品质安全检测的要求与日俱增。当前, 果蔬采后品质分级、安全检测和货架期评价尚处于人工或简单机械的粗略检测阶段, 果蔬的内在组分和内部缺陷采用破坏性抽检, 货架期采用人工经验式, 效率低且成本高。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具有无损伤、快速绿色、适于现场检测和在线分析等优势, 适于构建果蔬快速、高精度、智能化的检测系统。本文分析了果蔬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 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别从果蔬内部光传输特性、内在组分检测、隐形缺陷判识、货架期评价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解决思路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以菠菜、苹果和大豆为代表性分析物,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蔬菜、水果及粮谷等植物源性食品中8种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氟乐灵、二甲戊乐灵、仲丁灵、异乐灵、磺乐灵、氨基乙氟灵、氨磺乐灵和氨基丙氟灵)的残留量。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并使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测定低限均为10 μg/kg;在添加水平10~200 μg/kg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70.0%~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23.0%。该方法灵敏、有效,适用于蔬菜、水果和粮谷等植物源性食品中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多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