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4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电工技术   303篇
综合类   151篇
化学工业   85篇
金属工艺   240篇
机械仪表   514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46篇
能源动力   91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武器工业   43篇
无线电   8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17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的图像信息融合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方法在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不足。原始图像经过小波变换,分解成子图像,再进行分块处理,高、低分辨率图像根据全局方差准则分别计算融合的权值系数,进行图像融合重建,然后,对图像采用全局法进行信息融合,实验表明,方法切实可行,能使低分辨率图像接近于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22.
传播介质是指爆破震动赖以向外传播的地层介质 ,其基本特征是影响爆破震动时频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传播介质中有爆破震动通过时 ,其动态响应将会因其原地结构的不同而在响应持续时间、频谱、响应的衰减等特征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岩体 (岩土混合体 )基本质量指标BQ值以及完整性系数Kv 来量化传播介质特性。通过对不同岩层地质条件下产生的爆破震动进行小波包分析 ,探讨了传播介质特性量化参数与爆破震动时频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发现 ,传播介质特性对单段波形小波包细节信号的主振频带分布、峰值质点振速及衰减阻尼比等时频特征参数均有较大影响 ,其中主振频带分布范围随着传播介质的完整性系数Kv 值减小而增大 ,优势频率值随完整性系数Kv 值减小而增加 ,而峰值质点振速及衰减阻尼比与完整性系数Kv 值之间的规律性不强  相似文献   
23.
激光陀螺随机噪声参数估计和滤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激光陀螺(RLG)中随机噪声是影响其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其噪声的特殊性质,采用小波方法去除随机噪声,提高激光陀螺的精度。通过小波分析的参数估计方法获得噪声参数,并用小波阈值滤波方法去除噪声,对某型号的RLG的滤波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双正交小波在陀螺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鲁源  李士心  杨晔  汤巍 《信号处理》2002,18(4):386-388
本文在用双正交小波对陀螺信号进行不同尺度分解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信号分析方法,得出小波系数是由噪声产生的,从而提出合适的小波去噪方法。本方法在应用中得到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25.
地震数据通用压缩文件格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改善 《石油物探》1994,33(3):20-25
本文从生产实际需要提出了进行地震数据压缩和制定规范的压缩数据文件格式的要求,按照通用性,兼容性,可扩充性,操作简便,高缩效率几方面的要求设计了通用压缩数据文件格式及一种具体形式,讨论了数据压缩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试验表明,采用压缩数据文件格式,不但可以大比例地减小数据存贮空间(压缩比达4:1-10:1),而且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I/O速度(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6.
用小波变换抑制SAR图像中的斑点噪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斑点噪声一直是处理图像并得到准确图像信息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抑制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斑点噪声的方法,对原有的小波变换方法作了改进,能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并能简化计算量。在仿真实验中使用了合成的模拟图像和真实的合成孔径雷图像,并与以往的小波去噪滤波方法以及一些经典的斑点噪声滤波方法(包括中值滤波,Lee滤波,Frost滤波)进行比较,在综合考虑了滤波算法在均匀区域对斑点噪声的抑制能力以及保留边缘信息能力的情况下,提出的算法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利用小波变换去噪时小波系数方差的估计对去噪结果影响很大。自然图像小波分解后得到的系数在不同的分辨率中差异很大,所以利用邻域估计中心点方差时,不同分辨率应有不同大小的邻域。首先对在邻域中利用极大似然准则估计中心点方差进行分析,再结合自然图像小波分解后的系数在不同分辨率子带中,根据平稳性和重要性选择邻域的大小。最后进行去噪实验,并取得正交小波分解下理想的去噪性能。  相似文献   
28.
Properly selected transformation methods obtain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cutting data efficiently and simplify the classification. Wavelet Transformation (WT) and Neural Networks (NN) combination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experimental cutting force data of milling operations previously. Preprocessing (PreP) of the approxim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WT is proposed just before the classification by using the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ART2) type NNs.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weights of each coefficient of the PreP. The WT-PreP-NN (ART2) combination worked at lower vigilances by creating only a few meaningful categories without any errors. The WT-NN (ART2) combination could obtain the same error rate only if very high vigilances are used and many categories are allowed.  相似文献   
29.
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发展过程,对图像压缩编码,特别是自适应预测编码、模型法编码、分形编码、小波变换压缩编码、神经网络压缩编码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阐述图像压缩编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To apply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o CAD surface model composed of multiple surface patches, an algorithm called wavelet signal separation to preserve geometric constraints during wavelet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divides the B-spline control points into those associated and those unassociated with the geometric constraints. Through preserving the signal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aint control points, the geometric constraints can be automatically preserved after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investigates two types of the detail feature propagation technique in wavelet-based multiresolution CAD system. One is detail feature motion. The other is detail feature repetition. Finally, a comprehensive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ose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