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31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10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季铵盐改性凹凸棒土及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季铵盐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反应。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改性剂的用量对改性凹凸棒土去除含油废水COD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90min,改性剂的用量为6%时,改性凹凸棒土除油效果最高,COD去除率可达98.40%;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量越大,有机改性凹凸棒土的除油能力越大。并且通过TG-DTA、FTIR对改性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2.
孟英芹  赵晓兵  李霞章 《化工学报》2013,64(7):2679-2686
以凹凸棒石(ATP)为载体,Ce(NO3)3·6H2O和Ti(OBu)4为原料,冰醋酸为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TiO2/ATP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G-DSC、TEM、XRD和N2吸附/脱附仪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铈钛摩尔比对所制备样品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Ti≥5/5时,具有立方萤石结构的氧化物颗粒以固溶体形式均匀分布在ATP表面,颗粒尺寸约5~10 nm;随Ti4+的进一步增加,样品中的CeO2结晶不完全;当Ce/Ti<3/7时,样品中出现锐钛矿型TiO2的分离相。适量的Ti4+掺杂能促进CeO2产生较多的结构缺陷,有利于增加晶格氧空位的浓度,提高样品的催化活性。对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当Ce/Ti=5/5时,样品的催化性能较好,对罗丹明B溶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63.
凹凸棒石独特的纤维状或棒状晶体形态和层链状晶体结构使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吸附性、离子交换、流变性、催化性和可塑性等.但天然凹凸棒石粘土由于产地和组成不同而含有较多的杂质,严重影响凹凸棒石粘土的良好性能.经研究发现用提纯的方法对凹凸棒石改性可以除去其通道中的杂质,增加其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用热活化、酸化、碱化、有机改性、无机改性、混合法对原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可以使其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加,吸附性能也随之提高,因而对其改性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4.
魏科年  姚超 《非金属矿》2012,35(1):61-62,66
采用浸渍法和化学沉淀法,以凹凸棒石(ATP)为原料,制备了ZnO-CuO/ATP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该复合材料对酸性嫩黄G染料模拟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考察了ZnO和CuO负载量、复合材料用量、臭氧流量、反应时间以及pH值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O含量为50%,复合材料用量为1.5 g/L、O3流量为40 L/min、pH值为4.6时,催化反应3h后,酸性嫩黄G的色度去除率可达99.24%.  相似文献   
65.
米糠油脱胶和酸化凹凸棒土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米糠毛油脱胶工艺,得到的酸法脱胶工艺最佳条件为磷酸添加量0.3%、脱胶温度70℃、加水量3%、反应时间40 min,此时米糠油脱胶率为87.7%。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化凹凸棒土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化凹凸棒土添加量5%、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30 min条件下,米糠油脱色率达到96.6%。  相似文献   
66.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硝酸钇和二乙醇胺为改性剂原料,凹凸棒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凹凸棒土负载的Y-N-TiO_2/凹凸棒土光催化剂,通过IR和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光催化剂降解诺氟沙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N掺入了TiO_2晶格,其中部分TiO_2进入了催化剂载体凹凸棒土的层间并通过化学键与其成功复合。500℃焙烧的催化剂中锐钛矿型TiO_2比例相对较高,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2g/L,溶液pH值为6,在可见光或太阳光下反应2h后,该催化剂对25mg/L的诺氟沙星降解率分别达89.6%和91.3%。此外,该催化剂易于回收,再生性良好。  相似文献   
67.
为了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以凹土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oSe-凹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喷涂法制备CoSe-凹土薄膜,从而设计构筑出电催化性能优异的CoSe-凹土对电极。由物相与结构形貌表征分析可知,凹土在CoSe纳米材料中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CoSe与凹土质量比约为4∶1时,CoSe-凹土对电极表现出了比铂电极更加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同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光伏性能,其光电转换效率有效提高到6.05%,高于以铂电极为对电极的器件效率(5.78%)。  相似文献   
68.
利用酸改性凹凸棒石对红葡萄酒原酒进行澄清。主要考察酸的种类和浓度对凹凸棒石改性后对葡萄酒澄清的影响及凹凸棒石的添加量、不同澄清时间、不同澄清温度条件下葡萄酒的澄清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葡萄酒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澄清工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3mol/L硫酸对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后对红葡萄酒的澄清效果较好,凹凸棒石添加量0.56g/L、澄清温度19℃、处理时间11.2h,在此条件下获得澄清度为90.6%,葡萄酒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9.
黄石  钱东  万总  郑淑琴  程远坤 《矿冶工程》2011,31(3):104-107
以焙烧凹凸棒土、高岭土为原料, 采用水热原位晶化法成功合成了NaY分子筛。通过XRD、SEM、N2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 并着重考察了物料配比和晶化温度对分子筛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原位晶化体系中, 随n(SiO2)/n(Al2O3)的减小, 其相对结晶度增大; 体系中适当的碱度[n(Na2O)/n(SiO2)和n(Na2O)/n(H2O)]能提高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 其中n(SiO2)/n(Al2O3)为影响分子筛结晶度的主导因素。最主要的动力学因素为晶化温度, 随晶化温度的升高, 产品的相对结晶度显著提高, 晶化温度升至100 ℃时, 得到相对结晶度较高的NaY分子筛晶体。  相似文献   
70.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二次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丙烯酰胺)-g-凹凸棒土吸水树脂[P(AA/AM)-g-AT]。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大分子链成功地接在了凹凸棒土上;所制得的吸水树脂吸水倍率达125 g/g,吸盐倍率(0.9 %的NaCl溶液)达23 g/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凹凸棒土在树脂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也获得了很好的相容性;热失重分析表明P(AA/AM)-g-AT树脂的热稳定性要高于纯有机树脂;凹凸棒土的存在和二次引发剂AIBN的加入能够分别降低材料中的单体残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