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87篇
机械仪表   16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制备了n(Si):n(Ti)为30:1、n(Si):n(W)为25:1的钛钨双金属原位改性分子筛催化剂Ti/W-MCM-41,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是500℃焙烧4 h。利用Ti/W-MCM-41催化丙酸和正戊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丙酸正戊酯,当丙酸为0.2 mol,n(正戊醇):n(丙酸)为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25%,反应时间3.5 h,酯化率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酯化率基本稳定在79%。  相似文献   
312.
高频窄脉冲超声聚焦传感器的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双金属转子复合层全自动超声特征成像检测系统中,凶柱塞孔孔径小、孔肇薄,针对此类扩散焊检测,为了提高超声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和信号的信噪比,研制了用于检测双金属转子复合层扩散焊连接质量的超声传感器.本文提出了用声程相等的理论来设计超声传感器的聚焦,利用耦合剂和工件声速的不同,把内孔铜层作为传感器的声聚焦透镜,用光学方法对传感器的聚焦声场进行了验证.制作的传感器中心频率为10 MHz,波列只有2个周期,在实际的检测中可分辨0.5 mm当量的缺陷.  相似文献   
313.
介绍了最新专利产品—双金属自密封波齿复合垫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密封性能特点。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该垫片不仅保留了以往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的一系列优异性能,而且具有与普通"强制密封"型垫片完全不同的"压力自密封"特性,其密封性能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14.
为了方便获得双金属异形复合管,提出一种采用液压成形直接制备双金属复合三通管的新型工艺方法.研究中应用自行设计的简单成形设备,制备出具有一定高度的铜/铝双金属复合管,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成形结果的影响,获得了双金属液压胀形的成形规律,采用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复合界面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该方法避免了现有先复合再胀形的成形工艺的复杂性,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缩短成形周期,制备得到的双金属成形零件结合界面紧密,同时也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5.
双金属复合材料弯曲成形有限元模拟的材料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双金属材料中两层复合组织结构的非均质性,对其零件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材料模型问题.本文在经典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的基础上对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推导计算,根据材料具体的加工工艺,在有限元软件MSC Marc中,建立了等效层合板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双金属材料结构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316.
裂纹是影响电触点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AgSnO2/Cu复合铆钉触点的常见裂纹进行了归纳分析。从裂纹产生的部位来看,复合铆钉触点中的裂纹主要有两类,一类产生于AgSnO2触点层,其起源主要是Ag与SnO2颗粒界面;另一类产生于AgSnO2与Cu的界面,其起源一是结合界面本身,二是AgSnO2触点层裂纹扩展至界面而成。两类裂纹均缩短触点使用寿命,但AgSnO2/Cu界面裂纹危害更大。改善Ag与SnO2颗粒的高温润湿性和提高AgSnO2/Cu界面结合强度是改善复合铆钉触点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17.
叶丰  彭星煜  张丽江  冯梁俊 《焊接》2023,6(9):48-53

中国已探明的天然气气田近一半为高含硫气田,面临着严峻的腐蚀问题,双金属复合管凭借其优良的耐蚀性能、力学性能及较高的性价比,在天然气集输领域得以应用。然而,在高含硫气田的环境中,双金属复合管时常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现象。因此,研究复合管母材和焊缝焊接性能对安全至关重要。采用SYSWELD软件建立了热力学学耦合的双金属复合管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钻孔应变法测量了接头的残余应力,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妥当性,得到了双金属复合管多层多道焊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中央截面上,基层应力为压应力,且随着距熔合线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焊缝侧轴向应力和环向应力呈帽状分布,为拉应力,衬层峰值应力高于基层,径向应力较小。熔合线附近应力较高,基层和衬层的应力机制不同,高应力区域集中在熔合线及过渡层附近,且易开裂。

  相似文献   
318.
对用于轧辊的离心铸造高速钢一球墨铸铁双金属复合材料而言,结合层质量是衡量产品综合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对离心铸造高速钢.球墨铸铁双金属结合部位的试样进行热处理,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结合层的宽度和硬度,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层的宽度通过扩散逐渐增加,而硬度下降。经500℃稳定化处理的结合层,其硬度和结合强度均能满足轧制工艺要求,双金属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19.
研究液-固体积比对消失模铸造Al/Cu双金属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Al/Cu双金属界面的形成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液-固体积比为3:1时Al/Cu双金属材料无法形成有效的冶金结合,当液-固体积比超过5:1时,Al/Cu双金属材料连接区域部分位置开始发生冶金结合;在发生冶金反应的情况下,Al/Cu双金属界面面均由Al4Cu9层,Al Cu层,Al2Cu层和共晶反应层4层组成;随液-固体积比增大,由于凝固时间延长和铜基体的溶解增加的共同作用,共晶反应层组织出现先粗大后细化的变化。Al/Cu界面层的硬度在140~190HV之间,未呈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液-固体积比的增大,Al/Cu双金属材料的剪切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并在在7:1时达到最大值(81 MPa),且均从金属间化合物(IMCs)层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320.
Single atoms are superior electrocatalysts having high atomic utilization and amazing activity for water oxidation and splitting. Herein, this work reports a 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to introduce high-valence iridium (Ir) single atoms into bimetal phosphide (FeNiP) nanoparticles toward high-efficiency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and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The presence of high-valence single Ir atoms (Ir4+) and their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with Ni3+ species as well as the disproportionation of Ni3+ assisted by Fe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exceptional OER performance. In specific, at appropriate Ir/Ni and Fe/Ni ratios, the as-prepared Ir-doped FeNiP (Ir25-Fe16Ni100P64) nanoparticles at a mass loading of only 35 µg cm−2 show the overpotential as low as 232 mV at 10 mA cm−2 and activity as high as 1.86 A mg−1 at 1.5 V versus RHE for OER in 1.0 m KOH.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confirm the vital role of high-valence Ir to weaken the adsorption of OER intermediates, favorable for accelerating OER kinetics. Impressively, a Pt/C||Ir25-Fe16Ni100P64 two-electrode alkaline electrolyzer affords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at a low cell voltage of 1.42 V, along with satisfied stability. An AA battery with a nominal voltage of 1.5 V can drive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with obvious bubbles rel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