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47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21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51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任刚  李宜强 《化工进展》2013,32(11):2764
原油稳定站换热器结垢堵塞造成换热效率下降,降低原稳效果,影响外输油品质。为了解决大庆油田田某原稳站换热器堵塞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类型换热器和运行参数,收效甚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换热器堵塞物和进出口进行取样,采用化学分析、XRD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造成换热器堵塞的原因。即三采采油技术发展导致来油杂质含量高,一是油中无机组分特别是硅离子和铝离子经过一定化学反应形成硅铝垢层吸附在管壁;二是油品中重质组分含量高,易于从油中脱离出来吸附在管壁,重质油又加强了无机垢组分在管壁吸附力,加速了无机组分沉积,形成了一个有机和无机混合的堵塞物团,最终导致换热器堵塞,换热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2.
简要介绍了shell粉煤气化工艺的应用概况和渣系统的工艺流程,结合灰渣特性和气化炉操作,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堵渣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堵渣现象的判断方法,分析了堵渣发生的原因,从操作层面介绍了堵渣的处理方法,并对如何避免堵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针对已有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或F曲线分析方法在归一化过程中,将单流中间包流出百分比或多流中间包中各流流出百分比之和限定为100%,将示踪剂流出总量信息掩盖,导致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流出百分比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可以将物理实验结果转化为各流实时的流出百分比曲线。以流出百分比曲线为基础,计算得到时间加权平均方差和剩余示踪剂百分比,并以此对单流、四流中间包水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流出百分比方法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校对,进一步验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同时可对比双挡墙和U型挡墙控制装置设置下,四流中间包监测时间终点流出百分比差异及两倍理论停留时间时刻的死区比例大小。并可直观对比多流中间包不同挡墙下各流的一致性,及在单流堵塞后示踪剂在其他各流的分配及一致性。  相似文献   
24.
李友谊 《贵州化工》2009,34(6):47-49
针对200kt/a竹浆连续蒸煮装置在建成投料试运行中频繁出现料片在缓冲仓及分料螺旋中堵塞现象进行分析,在查出堵塞原因后对设备进行改造,解决了料片输送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青霉素酰化酶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在酶组装过程中添加小分子试剂对介孔泡沫硅载体表面过量的活化位点进行封闭。详细考察了小分子添加质量分数和种类对青霉素酰化酶负载率、催化活力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到:经精氨酸封闭的固定化酶活力提高至1.92倍;甘氨酸封闭的固定化酶5 h的50℃热稳定性提高至2.9倍,甘氨酸和谷氨酸封闭的固定化酶50℃热处理25 h仍保持87.9%和82.2%的残余活力;甘氨酸和谷氨酸封闭的固定化酶最适催化pH值向中性偏移且对pH值的耐受性增强。结果表明,在青霉素酰化酶共价组装过程中添加合适的小分子封闭能显著提高酶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障碍物阻塞率梯度对甲烷爆炸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主设计并搭建小型实验平台,研究障碍物阻塞率梯度依次为0、0.05、0.1、0.15时,甲烷火焰传播过程的火焰结构变化、火焰前锋动力学以及压力演变。结果表明:阻塞率梯度为0和0.05的工况,经过障碍物后的火焰前锋会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随后火焰前锋会向燃烧区凹陷;而阻塞率梯度为0.1和0.15工况的火焰在经过障碍物后,前端始终模糊,随后湍流燃烧加剧,迅速在整个管道爆燃,并无火焰前锋凹陷现象。阻塞率梯度对火焰瞬时速度影响较大,而对平均速度并无太大影响。随着阻塞率梯度从0增大到0.15,最大火焰速度会明显提升,而平均火焰速度却近似一致。此外,高阻塞率梯度的障碍物组有利于压力积聚,随着阻塞率梯度的增大,峰值超压也呈现规律性的增大,达到峰值超压所需的时间也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27.
针对中沙乙烯冷箱系统低压甲烷侧冻堵情况,基于乙烯装置因氮氧化物(NOx)导致冷箱冻堵,检测了在不同复热时期不同取样点的NOx、形态氮、总氮以及裂解原料中氮和氧含量.分析认为,冷箱中NOx的形成原因为进入深冷系统的裂解气从裂解单元带入NO,在冷箱中与O2反应,原料中的氮化物形成了NOx.  相似文献   
28.
The proportion of a river channel containing vegetation (termed the blockage factor) has historically been determined in three ways: cross‐sectional, surface area and volumetric. The first two versions are two‐dimensional measures. Meanwhile, the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version is biased towards deeper sections of a reach. A fourth version of the blockage factor is proposed that does not have such limitations: the multi‐cross‐sectional blockage factor. Between five and nine cross‐sections were sampled to determine the four blockage‐factor versions for 35 river sites containing the clumped submergent macrophyte, Ranunculus subgenus Batrachium (water‐crowfoot). The ability of these four measures to act as predictors of vegetative channel resistance was then assessed. The vegetated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 cross‐sections was poorly related to the vegetation resistance of a channel reach, primarily due to the high spatial variability of patch‐forming macrophytes. The weighted median of all cross‐sectional blockage factors measured at each site produced the strongest relationship with vegetation resistance, though this was not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volumetric or surface area versions. The resistance model using the surface‐area blockage factor gave a very high residual between predicted and calculated resistance for a mat‐forming macrophyte species, and this model is unlikely to hold for conditions other than baseflow. Likewise, the volumetric version is not expected to hold for sites that have more depth variability than those measured in this study.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9.
冀中坳陷深县凹陷深南背斜构造带精细油藏再评价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南背斜为冀中坳陷深县凹陷主要含油构造,油藏具有“小、碎、贫、散”的特点。在分析勘探开发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认识、精细评价和整体部署”的精细油藏再评价思路。通过开展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井震结合油组划分对比、多手段精细构造解释、精细砂体展布分析、精细老井复查等研究,发现有利钻探目标。重新认识深南背斜油藏特征,认为该区储集砂体发育适中,具有满构造含油特点,尤其在背斜翼部,可以形成牙刷状油藏模式,该模式具有含油层系多、累计厚度大、产量高的特征。断层侧向封堵是油藏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岩性配置和演化过程,继承性断层的演化过程有利于产生泥岩涂抹,因此侧向封堵性好。根据该区油藏特点,实施多靶点斜井钻探是提高勘探成效的有效方式,通过实施取得良好钻探成效。  相似文献   
30.
赵鹏涛 《人民长江》2011,42(17):72-75
引红济石隧洞工程中采用双护盾TBM掘进,因遭遇断层、岩体破碎带、软弱围岩共同作用造成多次、重复卡机事故。从卡机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隧道开挖与软弱围岩挤压变形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卡机原因;并针对卡机事故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两套卡机脱困的解决方案。工程实践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可较理想地解决卡机事故,同时还可为TBM在围岩坍塌地段的施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