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49篇 |
免费 | 1744篇 |
国内免费 | 8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69篇 |
综合类 | 1672篇 |
化学工业 | 1401篇 |
金属工艺 | 398篇 |
机械仪表 | 803篇 |
建筑科学 | 958篇 |
矿业工程 | 505篇 |
能源动力 | 319篇 |
轻工业 | 1292篇 |
水利工程 | 789篇 |
石油天然气 | 433篇 |
武器工业 | 156篇 |
无线电 | 67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55篇 |
冶金工业 | 333篇 |
原子能技术 | 37篇 |
自动化技术 | 20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343篇 |
2020年 | 348篇 |
2019年 | 362篇 |
2018年 | 357篇 |
2017年 | 450篇 |
2016年 | 442篇 |
2015年 | 474篇 |
2014年 | 617篇 |
2013年 | 635篇 |
2012年 | 886篇 |
2011年 | 857篇 |
2010年 | 732篇 |
2009年 | 708篇 |
2008年 | 630篇 |
2007年 | 832篇 |
2006年 | 701篇 |
2005年 | 604篇 |
2004年 | 512篇 |
2003年 | 418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281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195篇 |
1998年 | 155篇 |
1997年 | 141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市政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和校园环境改造资金有限等问题,提出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应依托校内已有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并结合校园改造项目,在节约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建立与校园景观和人文环境相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实验实训基地和专业特色实验实训基地的规划方案。其建设内容紧紧围绕市政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结合校外实践基地需求与校园建设改造规划,以各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项目为核心,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并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与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72.
以刚果(布)凯塔公路项目工程为例,对公路工程路基土方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路堑开挖方法及路堤填筑的施工工序,着重从高程控制,挖方边坡坡度控制、压实度等方面阐述了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大中城市向农村的功能辐射,是大中城市和农村联系的重要纽带。我国小城镇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自组织性,借助协同度指标能够较好地分析城镇化质量。通过对小城镇交通道路、通讯信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资源以及产业经济等六大核心子系统的界定和相互作用的分析,揭示小城镇系统协同发展机理,构建小城镇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协同度测度模型。模型对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通过具体小城镇的实地调研,长期监测并建立数据库,可为不同小城镇系统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4.
随着公路建设向山岭重丘区的转移,如何就地取材,利用风化岩进行路基填筑,以弥补山区路基填料的不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确保风化砂岩填筑路基长期使用性能,提出水温耦合作用下风化砂岩崩解和质量流失的试验测定方法,并将材料的干湿循环崩解率和质量流失率与风化程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剪切连接度对组合梁工作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模型,并通过组合梁模型计算分析了剪切连接度对滑移、截面应变分布、挠度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结合某基坑工程,采用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配合应力计监测土钉和预应力锚杆的应力分布、轴力变化,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土钉和预应力锚杆的应力应变随工况发生变化的规律、注浆效应对土体力学参数及其对基坑潜在滑裂面变化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在试验条件下,预应力锚杆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开挖完成后随时间变化,预应力锚杆轴力逐步减小、土钉轴力逐步增加,锚杆与土钉承载力发挥难以协调,降低了总的安全度;未考虑排桩插入深度对支护的作用,是导致预应力锚杆和土钉轴力较小的原因,排桩复合土钉应考虑排桩的支护作用。通过对排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的受力变形分析,提出了该支护设计的建议,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78.
边坡加固效果的评价是边坡加固的关键环节之一,边坡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岩石力学研究的定性或半稳定性方法,其不足在于在预测和评价准确度上很难得到保证;第二类是基于现场监测分析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缺点是在测点安装并作监测之后才有可能根据监测数据做出判断。加固需求度(DRD)是一种新提出的评价方法,由于可将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岩石力学研究评价和基于现场监测的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发挥两类方法的长处并弥补各自的不足,具有独特优势。广西龙滩水电站左岸开挖形成的组合坡高达435 m,边坡的变形和稳定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成败,以左岸A区边坡为例进行加固需求度评价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其加固效果较好,与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的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9.
80.
从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受除冰盐侵蚀破环的机理,提出了提高混凝土抗盐冻破环的主要措施,指出只要把混凝土内的饱水度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混凝土的盐冻剥蚀破坏就可以大为降低,从而为以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其养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